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清华大学水文信息技术第二章降水观测课件
清华大学水文信息技术第二章降水观测课件
四、雨量站考证簿的编制
考证簿内容包括:测站沿革,场地的自然地理 环境,平面图,观测仪器,委托观测员的姓名, 住址,通讯和交通等。
测站沿革——观测场地勘选
设站或 迁移机关
设站或迁移
人员 年月日
测站类别
设站目的
观测 时制
变动距离 (km)
变动 原因
坐标
东北 经纬
习题6 1、降水形式、降水量。 2、降水日、日降水量。
第三节 仪器及观测
一、仪器组成、分类、适用范围 常用的降水量观测仪器:雨量器、虹吸式雨量
计、翻斗式雨量计。
? 雨量器 rain gauge
? 主要结构 由承雨器、储水筒、储水器、器盖等组成,并
配有专用量雨杯。 观测固态降水的雨量器,配有无漏斗的承雪器,
或采用漏斗能与承雨器分开的雨量器。
? 基本技术要求
各种形式的降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积 聚在地面上的深度, mm。
? 日降水量 daily precipitation 本日 8时至次日 8时的降水量,为本日的日降水量。
12日的降水统计时段
0
8
16
12日
12日的日降水统计时段?
24(0)
8
13日
? 降水量记录精度的规定 ? 控制雨日地区分布的雨量站,须记至 0.1mm。
? 场地周围有障碍物时,应测量障碍物的方位、
高度及其与仪器的距离。山区应测量仪器口至 山顶的仰角。
三、场地保护
? 场地四周一定范围内,不得兴建建筑物,不得 栽种树木和高杆作物。
? 保持场地平整清洁,无杂物、杂草。可能积水 的场地,周围开挖排水沟,防积水。
? 保持栏栅完整、牢固,定期油漆,及时更换 废损的栏栅。
h ? 2h
?山区、丘陵的观测场,选择平坦的场地,使承 雨器口至山顶的仰角不大于 30°。
? 300
? 难以符合上述要求时,设置杆式雨量器。杆式 雨量器应设置在当地雨期常年盛行风向过障碍物 的避风区,杆位到障碍物的距离,大于障碍物高 度的15 倍。多风的高山、出山口、近海岸地区, 不宜设置杆式雨量器。
? 降水日 日降水量大于或等于 0.1mm的日。 各种降水日:
?小雨(日): 0.1mm? P ? 10mm ?中雨(日):10mm? P ? 25mm
? 大雨(日): 25mm? P ? 50mm ? 暴雨(日): P ? 50mm
第二节 雨量站布设、降水观测场地
一、站地布设、场地查勘 1、站地布设
一段制
? 蒸发站,降水记录和蒸发记录精度相同。
? 不需要雨日资料的雨量站,可记至 0.2mm;多 年平均降水量大于 800mm 地区,可记至 0.5mm; 多年平均降水量在 400—800mm 地区,当汛期雨 强特别大,且降水量占全年 60%以上,可记至 0.5mm。
? 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 800mm 地区,可记至 1mm。
水文信息技术
Hydrolog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第二章 降水观测
本章内容
? 降水观测场所 ? 降水观测仪器与观测 ? 降水量资料整理 ? 降水观测误差
第一节 概述
该章内容可参考《降水量观测规范》 SL21-2006。 ? 降水的形式
降雨、降雪、降雹等。 ? 降水量 precipitation
承雨口内径为 ф200+0.60mm;
专用量雨杯的总刻度为 10.5mm。
? 虹吸式雨量计
? 主要结构 由承雨器、浮子室、虹吸管、自记钟、记录笔、
外壳等组成。 ? 基本技术要求
承雨口内径为 ф200+0.60mm; 分辨力一般为 0.1mm。 传感器降水强度测量范围在 0 ~ 4mm/min。
每有10mm降水量时,发生虹吸一次。虹吸时 间不大于 14s。
在水文分区的基础上,布设降水观测站。
测站的布设以能控制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满 足工程规划设计、确定降雨径流关系为原则。
2、场地查勘
? 观测场地环境的要求
? 避开强风区,周围空旷、平坦、不受突变地形、 树木、建筑物、烟尘影响。
? 不能完全避开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影响时, 雨量计到障碍物边缘的距离,至少为障碍物顶 部与仪器口高差的 2 倍。
? 原有观测场地如受各种建设影响已经不符合要 求时,应重新选择。
? 城镇、人口稠密等地区的专用雨量站,场地条 件可适当放宽。
? 场地查勘
? 查勘范围: 2~3km2。
? 查勘内容:
地貌特征,障碍物分布,河流、湖泊、水工程 的分布,地形高差及其平均高程。
森林、草地、农作物分布。
气候特征、降水和气温的年内变化及其地区分 布,初终霜、雪和结冰融冰的大致日期、常年风 向风力及狂风暴雨、冰雹等情况。
降水强度测量范围: 0 ~ 4mm/min;
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翻斗计量误差):
? ? Vt ? Vp ? 100%
Vp
Vt 翻斗的理论翻转水量, Vp 翻斗的实际翻转水量。
精度%
?t
翻斗翻转误差产生原因
2
1
0
1
2
3
4
-1
雨强mm/min
-2
某型翻斗雨量计雨强-精度误差
? 降水量观置
? 除试验和比测需要外,观测场最多设置两套不同
观测设备。
2m
2m
2m
2m
2m
2m
2m
安置两台雨量器
2m
2m
安置一台雨量器
降水观测场平面布置图
rain observation yard
? 场地平整,四周设置栏栅。
? 场内的仪器的安置互不影响,便于观测。
仪器走时精度:机械钟 5min/d,石英晶体钟 1min/d。
? 翻斗式自记雨量计
tipping bucket raingauge
? 主要结构
在翻斗侧壁上装有磁钢, 它随翻斗翻动时从干簧管 旁扫描,使干簧管通断。
翻斗每翻倒一次,干簧管 接通一次,送出一个脉冲 信号。
? 基本技术要求 本部分内容可参考《翻斗式雨量计》 GB118322002。 承雨口内径: ф200+0.60mm; 分辨力分为: 0.1mm、0.2mm、0.5mm 、1.0mm ;
? 雨量器:驻守观测的雨量站。
? 虹吸式自记雨量计:驻守观测的雨量站。
? 翻斗式自记雨量计:记录周期有日记和长期自 记两种。
? 日记型:驻守观测的雨量站。
? 长期自记型:驻守和无人驻守的雨量站,特别 适用于边远偏僻地区无人驻守的雨量站。
二、雨量器观测降水
1、观测时段
? 雨量器观测降水量采用定时分段观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