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自然地理学

现代自然地理学

超星学习通现代自然地理学章节测验答案,尔雅课后答案1【单选题】二十世纪地理学的发展包括(D)。

A、从经验地理学走向实验和实证地理学B、从定性描述地理学走向定量分析地理学C、从站在地表看地表的地理学走向从地表以外看地表的地理学D、以上皆是2【单选题】关于白光润教授对现代地理学的看法,下面说法错误的是(C)。

A、现代地理学是全球地理学B、现代地理学是建设、统一地理学C、现代地理学是圈层相互作用的地理学D、现代地理学是综合、高技术地理学3【多选题】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体现为(ABC)。

A、大众化B、中心化C、国际化D、精英化4【判断题】20世纪的地理学是以资源开发为目的的。

(×)5【判断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际上为地理学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性。

(√)1【单选题】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D)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区间内特殊圈层。

A、植物圈B、沙土圈C、气候圈D、生物圈2【单选题】以下(C)不是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A、环境演变B、灾害防治C、地方志D、区域可持续发展3【多选题】被应用于地理学研究和调查的科学技术包括(ABCD)。

A、遥感B、全球卫星定位系统C、信息管理技术D、信息分析技术4【判断题】现代地理学新体系相比过去地理学体系,研究任务主要是协调人地关系。

(√)5【判断题】地理学是从地域、空间和尺度的视角着重对人类社会和环境进行研究。

(√)1【单选题】地球表层系统科学是(B)提出的。

A、杨振宁B、钱学森C、任美娥D、李吉均2【单选题】生活中(C)与现代地理学的关系不大。

A、旅游B、健康C、风水D、预防灾害3【单选题】二十一议程的主题是(D)。

A、资源与环境B、环境与人口C、人口与可持续发展D、资源、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4【多选题】碳循环是通过(ABCD)相互作用形成的。

A、岩石圈B、大气圈C、水圈D、生物圈5【判断题】地理学研究和考察的重要对象是区域。

(√) 6【判断题】21世纪的地理学仅仅是人文的地理学。

(×)7【判断题】资源、环境的调查、利用和规划都离不开地理学。

(√)1【单选题】地理学研究特征包括(D)。

A、研究对象的复杂化B、研究维度的立体化C、研究尺度的多样化D、以上都是2【单选题】21世纪地理学面临的机遇不包括(C)。

A、素质教育B、国情教育C、全球教育D、科学发展观3【多选题】未来地理学家应具备(BD)两个基础。

A、自然地理基础B、文理工融合的学科基础C、人文地理基础D、地球系统科学专业基础4【多选题】地理学家需要具备(ABC)的技术。

A、地理调查与信息获取B、地理实验与分析C、地理综合与集成D、地理常识与研究5【判断题】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多元化和集成化。

(√) 6【判断题】研究地理学应该拥有区域视野。

(×)7【判断题】地理学面临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存在特色不明显、应用性偏弱等严峻挑战。

(√)1【单选题】自然地理学研究内容不包括(C)。

A、地表环境空间组成及分布规律B、地表环境成因及变化规律C、地表环境利用价值D、运行机制及相互作用2【单选题】自然地理学不具备(D)性质。

A、综合性B、区域性C、环境性D、统一性3【多选题】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ACD)为研究对象。

A、区域特征B、区域发展C、区域分异及其发生D、发展过程与变化规律4【判断题】长江口在全盛期中期以来一直会向北偏移。

(×)5【判断题】自然地理学最终研究目的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单选题】自然地理学的观点与方法体现为(B)。

A、统一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B、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C、系统的、统一的、规律的D、统一的、综合的、全球联系的2【单选题】地球上人类能够生存的原因不包括(C)。

A、日地距离、地球质量适合B、地球接近于球体C、地球空气适合D、地球自转、公转运动3【单选题】地外系统对地表环境由于引力影响会发生(D)。

A、潮汐B、固体潮C、大气潮D、以上都是4【单选题】陨石撞击不会引起(C)环境效应。

A、陨石坑、环型山B、地震C、火山D、板块分裂与运动5【判断题】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表自然系统的唯一学科。

(×)6【判断题】目前太阳系包括水星、金星、地球、海王星、冥王星等八大行星。

(×)7【判断题】地球公转运动会导致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调节地表温度等。

(√)1【单选题】地内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不包含(C)。

A、能量来源B、物质交换C、引力影响D、地内活动其他环境效应2【单选题】地球表层系统由(B)三态物质组成。

A、固态、液态、动态B、固态、液态、气态C、动态、静态、稳态D、固态、气态、稳态3【多选题】地球表层系统由(BCD)几个界类组成。

A、自然界B、人文界C、有机界D、无机界4【判断题】火山喷发是由于地热能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产生的。

(√)5【判断题】海平面实际上并不是完全平整的,由于重力场原因存在起伏落差,甚至可以相差100余米。

(√)1【单选题】下列选项关于人类在四个圈层中的地位表述不正确的是(C)。

A、人类是生物圈一部分B、四大圈层是人类诞生发展的基础和环境C、人类决定四大圈层的关系D、人类与四大圈层均有相互作用2【单选题】地球表层环境的结构特征包括(D)。

A、垂直分层、水平分异B、立体交叉、多级嵌套C、垂直分层、立体交叉、多级嵌套D、垂直分层、水平分异、立体交叉、多级嵌套3【多选题】地表过程主要包含(ABCD)。

A、物理过程B、生物过程C、人类过程D、化学过程4【判断题】地球表层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等这四个圈层组成的。

(×)5【判断题】地表系统只包含物质传输、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这三个功能。

(×)1【单选题】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分布线叫(C)。

A、大兴安岭线B、横断山脉线C、胡焕庸线D、白光润线2【单选题】“风蚀蘑菇”的形成和(A)无关。

A、地震B、溶蚀C、侵蚀的强度D、岩性3【单选题】在《中国二十一世界议程》议题视野下,地理学的发展包括(D)。

A、资源合理利用B、自然灾害防治C、人与环境协调发展D、以上都是4【多选题】人类与地表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人类对地表环境的深远影响体现为(ABCD)。

A、地表物质循环、自然资源消耗B、地表环境能量平衡、环境污染破坏C、地表环境结构D、地表环境演化方向和速率5【判断题】大棚技术是由于人类改变了地表环境的结构而出现的。

(×)6【判断题】天然烛台的形成重要因素是节理。

(√)7【判断题】高雄西子湾建造的堤坝是为了防止侵蚀。

(×)1【单选题】岩石可以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和(D)。

A、玄武岩B、花岗岩C、石英岩D、火成岩2【单选题】地球表面中覆盖面积最多的岩石是(B)。

A、灰岩B、沉积岩C、火成岩D、变质岩3【多选题】下面(AC)是浅色矿物。

A、石英粉B、辉石C、长石粉D、角闪石4【判断题】岩石圈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成分是硅。

(×) 5【判断题】大理石岩是由灰岩变质形成的。

(√)1【单选题】关于褶皱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C)。

A、会形成一系列连续弯曲B、分为背斜、向斜C、由岩石圈垂直运动形成D、类型有直立褶皱、歪斜褶皱等【单选题】大洋型的地壳平均厚度为(B)。

A、43.6千米B、7.3千米C、20千米D、23.7千米3【多选题】沉积岩与火成岩相比,区别在于沉积岩(BD)。

A、质地比较硬B、内部有化石C、分布广泛D、层面构造具有层理性4【判断题】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三大类岩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 5【判断题】岩石圈的垂直运动也称为“造山运动”。

(×)1【单选题】青藏高原是欧亚板块和(C)撞击形成的。

A、非洲板块B、南极板块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2【单选题】大洋向陆地演化的板块运动会经历(D)阶段。

A、4B、7C、5D、63【多选题】一般火山带分布在(ACD)。

A、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大陆裂谷火山带C、环太平洋火山带D、大西洋海岭火山带4【判断题】断层是岩石发生破裂,两侧没有明显位移。

(×)5【判断题】大陆漂移学说是由魏格纳提出的。

(√)1【单选题】现在公认的海底扩张动力在于(C)。

A、地壳断裂B、地核压力C、地幔对流D、火山运动2【单选题】构造地貌可以划分为大地构造、局地构造和(D)。

板块构造B、地表构造C、岩石构造D、区域构造3【多选题】岩石圈运动的特征有(BCD)。

A、相对活跃性B、非平稳性C、反对称性D、漂移定向性4【判断题】全球四分之三的大陆、地震活动带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 5【判断题】大陆面积越大,则平均海拔越低。

(×)1【单选题】大气中干洁空气成分包括氧、氮、二氧化碳和(C)。

A、水汽B、一氧化碳C、臭氧D、氪2【单选题】下列关于水汽的说法错误的是(D)。

A、在平流层近地面分布比高空多B、湿润地方比干燥地方分布多C、低纬度比高纬度成分多D、远离海洋区域比近海区域地方多3【多选题】大气圈的结构可以划分为(ABD)。

A、对流层、平流层B、中间层、暖层C、电离层D、散逸层4【判断题】氩在大气中平均滞留时间最长。

(√)5【判断题】二氧化碳会随着高度逐渐增加。

(×)1【单选题】平流层的高度为对流层顶以上至(A)千米处。

A、50-55B、60-65C、80-85D、90-952【单选题】推动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是(C)。

A、风向B、地转偏向力C、气压梯度力D、地面摩檫力3【多选题】北半球夏季近地面大气环流(BD)。

A、风从低压吹向高压B、风从高压吹向低压C、风从欧亚大陆吹向太平洋D、风从太平洋吹向欧亚大陆4【判断题】地球气流的循环是单圈环流。

(×)5【判断题】大气的辐散是指大气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1【单选题】下列(C)不属于大气圈所带动的物质输移。

A、水汽B、气溶胶C、臭氧D、二氧化碳2【单选题】高低纬之间的能量可以通过(D)来传输。

A、热流B、空气C、海洋、陆地D、洋流、大气环流3【多选题】大气能量的交换与传输形式包括(BD)。

A、纬间传输B、显热传输C、水汽传输D、潜热传输4【判断题】山谷风在晚上,山谷降温较慢,风是由山坡吹向山谷的。

(√) 5【判断题】干热风多发于迎风坡。

(×)1【单选题】同海洋性气候相比,大陆性气候的特点体现为(D)。

A、年较差、日较差大B、最热月、最冷月出现时间提前C、春温高于秋温D、以上都是2【单选题】全球夏季和冬季最大的区别在于(C)。

A、夏季赤道多雨带偏向南B、冬季赤道多雨带偏向北C、夏季赤道多雨带偏向北D、不确定3【多选题】人类活动对大气圈产生的影响表现为(ACD)。

A、改变大气组成B、改变大气圈运动动力C、改变大气圈结构D、改变局部和全球气候4【判断题】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影响,不同季节,海陆之间存在温度差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