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试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实施
【内容摘要】农村小学的特殊性在于教育资源的相对落后、教育手段的传统性、学生知识面的相对狭窄,因此导致了教育教学效果低下,对于知识性、工具性、实践性较强的语文教学更是一个瓶颈。

虽然,网络、有限的多媒体设备、光盘以及逐年增加的图书给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条件,但是素质教育跟不上,仍然谈不上高效。

另外,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培养的缺失,导致学生身心负担加重,何谈“减负”。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施
身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一线多年的我深切感受到,农村的偏僻,信息的闭塞,学生接触到事物相对较少,以课本养课,大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特别是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的改变步子缓慢,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尤其重要。

下面我就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浅谈实施素质教育的看法。

首先,素质教育的实施应当从教师自身开始,教师必须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思想。

虽然考试制度暂时还改变不了,我们不得不考虑,但也不能一味的为了应试。

语文有着本质和规律,训练学生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才是教学目的,关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培养学生虚心听讲,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使学生学习轻松愉悦。

如识字教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给方法,培养能力。

必须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变被动的“要我识字”为主动的“我要识字”。

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其教学规律是,首先教会学生汉语拼音,使学生掌握自学字音的工具;其次让学生了解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独体字,
再次让学生掌握自学字形的工具;再是按音序、部首查字典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理解字义的工具。

要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培养学生独立掌握字的音、形、义的能力,提高识字效果。

其次,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改变封闭的课堂教学,走进开放的课堂教学。

作为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很少使用多媒体,但我们生活的大自然,就是很好的课堂,我们的语言也可描绘美好的画面,引领学生体会感悟。

如在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这里风景独好”。

学了一个词、一个句子、一篇课文、一个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看、听、验、品,然后研究创新、出新品,注入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机制。

应发挥农村广阔的大自然和生活的天地的优势,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动手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农村教育提出,“活的农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

”老师应该指导学生走进大自然,指导他们观察、想像;丰富的农村教学资源,给培养孩子动手能力提供了机会,老师应该适时地指导小学生动手操作,亲身实践。

所以有效地结合实际生活,充分调动和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训练,同样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同样也能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

再次,培养学生想象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丰富的联想与创新生活必须的一种本领。

有了这样本领,学生必将终身受益。

学了一篇课文,让学生联想大自然、家乡等相似之处;学了一个新词让学生与生活实践进行结合,这样便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让学生知道要去哪里寻找什么。

最后,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改变传统教学,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实施教学时,要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提倡采用教师因材施教,学生互帮互助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恰当运用小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自由讨论,由组员集中意见,选取组长发言,组长人员轮流更换,在评价时尽量从小组整体
评价。

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使学生全体参与,从而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避免两极分化。

农村有着独特的人文自然,使小学的语文教学丰富多彩。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资源,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定能使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我们喜欢《素质教育博览》素质教育博览 2002年08期常景如《浅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2000年
瞿薇《“引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六盘水日报 2010年
张民选王正平主编:《素质教育与上海教育发展》,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
胡寅生主编:《小学教育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