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剖面图类的编制
一、实习目的
了解剖面图类编制方法。
以勘探线地质剖面图编制为例,掌握根据勘探工程的资料编制地质剖面图的方法。
二、方法简述
地质剖面图类所反映的是矿体或矿体群(工业矿带)在给定方向的断面内的地质情况,是研究矿体空间变化性,计算矿产储量的重要基础图件。
剖面图类包括:勘探线剖面图(横面图)、中段平面图、纵剖面图、,水平断面图等。
上述剖面图,按其编制时所依据的资料,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根据剖面内所观测到的直接资料编制;第二类是根据与之相垂直的剖面资料切制。
当然,也有这两种资料兼而有之的情况。
属于第一类的有勘探线剖面图、根据水平坑道的资料作的中段平面图等。
这类剖面精度相对较高,可作为储量计算图件。
属于第二的,有根据勘探线剖面图切制的水平断面图等。
图件精度相对较低,只是作为了解和研究在不同方向上变化规律的辅助图件。
为了便于叙述,我们将第一类地质剖面图称为直接资料剖面图,第二类地质剖面图称为内插资料剖面图。
这两类剖面图的编制方法各有不同。
(一)直接资料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所有直接资料剖面图,都是根据通过剖面的地表露头及勘探工程资料编制。
为了将勘探工程的资料准确空间定位,就必须对工程进行测量。
根据测量成果,将工程标绘在具有坐标网格的剖面图上。
由于钻探工程不可能严格地沿着剖面施工,这就产生将略微偏离剖面的工程的地质资料投绘到剖面图上的问题。
最后,根据地质体在空间展布的客观规律,将在各个工程或露头上见到的孤立现象加以综合、联接。
如果剖面图作为储量计算用图,则图上应有块段划分方面的内容。
一般在垂直剖面图上,要表现工程偏离剖面的情况,应该附平面图;而水平断面,则无此必耍。
剖面图应着重表现矿体的质量和空间展布,所以反映矿体质量的化验分析结果表则是必要资料,要附在图上。
最后,图件整饰上墨。
根据上述,将剖面图编绘的步骤分述如下:
1·建立坐标系统
水平剖面图采用x、y坐标的正方形坐标网(见图8-1)。
垂直剖面图则采用高程h及x或坐标的矩形坐标网。
x坐标或y坐标的选定原则,一般是选与剖面线相交锐角较大的那一组坐标。
单位距离Δx或Δy(例如,50m)所截的剖面线长度Δl,可以根据剖面两端点A、B 的坐标计算得到。
下面以y坐标为例加以说明。
令剖面两端点为,,坐标纵线与剖面线的夹角为α,则有
即(VIII-1)
此时,在剖面图上两个相距为ΔY点的距离ΔL,可用下式计算
(VIII-2)
图VIII-1建立坐标系统示意图
2.地表资料在剖面上定位
所谓地表资料,是指地形线、地表地质界线及地质现象、地表工程、地下工程在地表的出口等。
地表工程在剖面上定位,第一步是根据剖面端点的测量资料,将剖面两端点标到剖图上;第二步,根据剖面地表测量成果,将地表资料,按距剖面起点A或终点B的相对距离标到剖面图上;第三步,根据工程测量成果标绘工程位置,假如工程C偏离剖面,则从C向剖面线引垂线,得垂足C′,将C′点作为工程C的位置标绘到剖面图上;第四步,标注表工程的编号、采样位置及样品号。
3.地下资料在剖面上定位
如果勘探工程沿剖面施工,则直接按测量成果在剖面上标绘;如果偏离剖面,则要按实习7所述的方法将工程投影到剖面上。
地下勘探工程的地质资料的标绘,坑探工程则根据工程原始地质编录缩成与剖面图相同的比例尺标绘到图上;钻孔则根据岩心钻孔地质编录资料直接投影到剖面图上。
标注工程编号、采样位置及样品号。
4.地质界线及矿体边界的联接
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地质体在空间展布的客观规律,联接工程间的岩层界线、矿体边界和断层等构造界线。
为了使界线联接正确、合理,应注意相邻剖面的对比及在不同方向剖面上各种地质现象的联系。
5.如果剖面作为储量计算图件,则应在圈定的矿体内划分出各种矿石类型,各种储量级别的界线,标注矿体编号、各级储量块段的编号和面积以及块段的平均品位、矿量等信息。
6.如果是垂直剖面图,则应在剖面图下方编出平面图。
7.在图的一侧编制取样及分析结果表。
写上图名、比例尺、图签,绘图例(可以只绘矿区统一图例,不在每张剖面图上附图例)。
(二)内插资料剖面图的切制方法
现以水平断面图的切制为例,其它方向断面切制方法类似。
1.建立坐标系统,方法如前。
2.在绘有坐标系统的图上,绘出各勘探线剖面的位置。
如图8-2中的Ⅰ、Ⅱ、Ⅲ各剖面的位置。
3.确定所要切制水平断面的高程,如例中切制十50m水平断面图。
4.将所要切制的水平的标高线与各勘探线剖面交切的地质界线点,投到水乎断面图中相应的勘探线上。
5.将剖面上的勘探工程与所要切制水平的标高线的交点,投到水平断面图中相应的勘线上,并注记工程号。
6.联接岩层界线、矿体边界和断层等构造界线。
7.图件整饰、上墨。
绘上图名、比例尺、图签等内容。
图VIII-2+50m水平断面示意图图VIII-3切制+50m水平断面的剖面资料
三、实习内容
根据附录中提供的资料编制B一B’勘探线剖面图,图件的比例尺为1:2000。
四、实习步骤
1.在《大云山铅锌矿综合地质图》上,根据附录1的数据,将B、B’及ZK1、ZK1l、ZK12、ZK13各钻孔的孔口投到平面图上。
2.在方格纸上建立坐标网。
横坐标为高程,100 m(图上为5cm)画一条水平线。
纵坐标为x坐标,自左至右,依次自3140.9—3140.5,两条坐标线的间距可计算得到。
3.在配有坐标网格的方格纸上,根据附录1的坐标值,投剖面起、止点B、B’。
注意,高程可直接投,而x坐标值则需按公式8-2换算。
例如,起点B的x坐标为3140912.50m,此点距3140.9km坐标线的坐标差12.50m,但在图上,表现出的长度则为12.50/Sinα≈13.31m。
4.根据附录2剖面测量的结果,将地形点和地质界线点投到图上,联起来就是地形线。
地质界线的绘制,可参考大云岩铅锌矿区的B-B’剖面。
5.根据附录3资料,将所有钻孔的资料绘上。
其中ZK14是斜孔,倾角75”,向SE方向倾斜,其余各钻孔是直孔。
此外,根据所附的B—B’剖面图,将已有穿脉巷道及槽子的资料投到图上。
6.联接矿体界线及地质界线。
7.在剖面图的下方绘制平面图。
平面图为宽4crn的矩形,中间为勘探线。
绘制方法,可参照教科书。
8.图件整饰,写上图名、比例尺、图例、责任签。
剖面方位为165°。
本次实习化学分析结果表可以略去。
附录VIII-1 工程测量结果表
表Ⅷ-2 B--B'剖面导线测量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