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9第九章 药物合成工艺中的绿色化学
9第九章 药物合成工艺中的绿色化学
人类的抗疾病能力增强,寿命延长 1913年:合成氨 、化肥、农药业迅猛发展——农业生产 1941年:DDT——减轻了人口的增长对粮食到处需求的压力 1921年:天然气 1930年:聚乙烯 ——石油化学工业——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1939年:顺丁橡胶——为材料、计算机等提供了物质保障 问题:化学工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第九章:药物合成工艺中的绿 色化学
Content
•第一节:绿色化学概述
•第二节:绿色化学的原则与手段 •第三节:水溶剂合成及其在药物合成工艺的应用 •第四节:无溶剂合成及其在药物合成工艺的应用 •第五节:药物制造中的微波反应
第一节:绿色化学概述
化学工的贡献及带来的问题
贡献: 1928年:青霉素——抗生素类药物——制药业蓬勃发展——使
可以看出,产品越精细复杂,E 值越大。这是因为产品越复杂, 生产步骤越多,原子利用率越低的缘故。
7.2.2 绿色化学的常用手段 原子经济性反应
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中的原子百分百地转变成产物,而不 产生副产物或废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
布洛芬合成 Boots公司的Brown合成方法,从原料要通过六步反应,才能得到产品。 每步反应中的原料只有一部分进入产物,而另一部分则变成废物,所 以采用这条路线生产布洛芬,所用原料中的原子只有40%进入最后产 品中去。最近,德国BAS公司与Hoechst Celanesee公司合资的 BHC公 司发明了生产布洛芬的新方法,该方法只采用三步反应即可得到产品 布洛芬,其原子经济性达到77%。也就是说新发明的方法少产废物37 %,BHC公司因此获得1997年度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
Pd
Cl N O
H N
CH2 CH2NH3
传统的合成异布洛芬的反应
原子经济性%=(异布洛芬分子量/所有反应物分子量)×100= (206/514.5)×100=40%
Hoechst公司和Boots公司联合组成的BHC公司研制开发新的异布洛芬 的绿色合成路线
如果考虑到第一步反应产生的硝酸回收利用,则原子 经济性升至99%
•
•
•
安全的溶剂和助剂(Safer Solvents and Auxiliaries):所使用的辅助物质包括溶剂、 分离试剂、和其他物品应是无害的。
• 设计要讲求能效(Design for Energy Efficiency)。化学加工过程 的能源要求应考虑它们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并应尽量节省。 • 使用可再生的原料(Use Renewable Feedstocks)。当技术和经济 上可行时,原料和加工厂粗料都应可再生。
投入下,生产效率高得多等优点。在环境效益与低投入获益方面,
绿色合成显示出极大的优势。
BHC公司的异布洛芬合成方法的研制成功 1997年赢得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 1993年还赢得了Kirpafrick化学成就奖
第三节:水溶剂有机合成及其在药物合成工艺 中的应用
传统的有机反应是以有机溶剂为介质,通常会造成环境污染。 生命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并且反应条 件温和。 水相有机反应就是模拟自然界中的各种化学反应,利用各种模 拟酶来催化以水为介质的有机反应。
布洛芬 生产
原 合 成 方 法
新 合 成 方 法 原子利用率 40% 原子利用率 77%
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初始原料的选择是绿色化学所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寻找替代的环境 无害的原料也是绿色化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例如采用碳酸二甲酯代替硫酸二甲酯进行选择性甲基化反应。 发展高选择性、高效的无毒无害催化剂 80%以上的化学品均是通过催化反应制备的,催化剂在当今化工生产中 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新催化材料是创造发明新催化剂的源泉,也是开 发绿色化工技术的重要基础。通过新催化剂的开发形成新工艺新技术,最 终提高反应的原子经济性。
• 并且,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已在中国科技大学和四川大学 组建了绿色化学研究中心。
• 绿色化学的理论基础
• 按照R.Sheldon的说法,要达到无害环境的绿色化学目标,在制造 与应用化工产品时,要有效地利用原材料,最好是再生资源;减 少废弃物量,并且不用有毒与有害的试剂与溶剂。 • 为了达到此目标,Anastas &Warner提出了著名的十二条绿色化学 原则(Twelve Principles of Green Chemistry), 作为开发环境无害产 品与工艺的指导,这些原则涉及合成与工艺的各个方面。简称十 二条,从而为绿色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 绿色化学在我国的兴起
• 1995年,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的院士们提出以“绿色化学与技术 ——推进化工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作为重要的科研选题。
• 1997年,举办了以“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科学的挑战——绿色化 学”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
• 1999年底又在北京九华山庄举行了以“绿色化学基本科学问题 ”为主题的21世纪核心科学问题论坛。
例:用乙烯合成环氧乙烷
采用乙烯催化环氧化方法仅需一步反应,原子利用率达到100%, 产率99%。
原子利用率达到100%的反应有两个最大的特点: 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反应原料,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资源;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排放(因达到了零废物排放),因而最大限 度地减少了环境污染,或者说从源头上消除了有化学反应副产物引起 地污染。
布洛芬 生产 原 合 成 方 法
新 合 成 方 法 原子利用率 40% 原子利用率 77%
研究环境友好产品。
Rohnhaas公司成功开发一种环境友好的海洋生物除垢剂,获得 美国“总统绿色化学奖”。
提高烃类氧化反应的选择性。
在有机化学产品中,催化剂选择性氧化生产的产品占25%,而烃 类氧化为强放热反应,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容易被氧化生成二氧化 碳和水。
有机垃圾
发酵
沼气
运用高效的多步合成技术。
多步化学反应同时在一个反应器中进行。 例如:一锅重排法合成萘普生。
如:以往制备帕金森病药物Lazabemide是从2-甲基-4-乙基吡啶出发
经八步反应合成,总产率仅8%,而利用了Pd为催化剂可一步完成 ,且原子利用率可达100%
Cl N
+
Cl
CO
+
H2NCH2 CH2NH2
物理方法促进化学反应。
比如微波催化有机合成。
利用可再生的资源合成化学品
用生物物质制造天然气 天然气有时也称为沼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目前广泛用作发
电厂和家庭用燃料,部分天然气还用作化工原料。尽管目前天然气
资源储量多于石油,但其储量也是有限的,估计如以天然气为人类 的主要能源,充其量也只能使用100年。另外,天然气储量分布不均, 而输送设备建设投资巨大,因此开发生物质资源制备天然气技术具 有重大意义。
原 生 产 工 艺
新 生 产 工 艺
原子利用率76%
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或无溶剂反应
传统的有机化学反应是在一定的反应介质中进行的。如何减少反应 介质对产品、环境等造成的污染和毒害也是绿色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水为反应介质的反应、超临界反应,离子液体,无溶剂反应均为环境友 好的反应。
简化反应步骤、减少污染物排放,开发新的合成工艺。
环氧丙烷的生产
国内现有的生产技术是从国外引进的氯酸法。 新型催化材料——钛硅-l(TSl)分子筛的开发,使由丙烯环氧化生产环 氧丙烷过程的原子经济性得到明显提高。
采用新的合成原料
采用新合成原料也是提高反应的原子经济性的一种手段。
传统工艺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生产工艺
绿色工艺
投资成本低
环氧丙烷的生产
原子利用率31%
• 为了预防污染进行实时分析(Real-Time Analysis for Pollution Prevention)。需要进一步开发新的分析方法使可进行实时的 生产过程监测并在有害物质形成之前予以控制; • 催化作用(Catalysis)。采用具有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比化学计 量学的助剂优越的多。 • 防止事故发生的固有安全化学(Inherently Safer Chemistry for Accident Prevention)。在化学过程中使用的物质和物质形态 的选择,应使其尽可能地减少发生化学事故的潜在可能性,包 括释放、爆炸以及着火等。
预期产物的分子量 原子利用率 100% 全部产物的分子量总和 预期产物的分子量 原子利用率 100% 全部反应物的分子量总 和
原子利用率=100%
环境因子 环境因子由荷兰有机化学家Sheldon提出的。以化工产品生产过程 中产生废物的多少来衡量合成反应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因子
第二节:绿色化学的原则和手段
• •
•
十二条绿色化学原则 预防(Prevention):防止产生废物,比在他产生后再处理或清除更好。
原子经济性(Atom Economy):设计合成方法时,应尽可能使用于生产加工过程的 材料都进入最后的产品中。 无害(或少害)的化学合成(Less Hazardous Chemical Syntheses):设计的合成方法 中所采用的原料与生成的产物对人类与环境都应当是低毒或无毒的。 设计无危险的化学品(Design Safer Chemicals):设计生产的产品性能要考虑限制其 毒性。
废物的质量( kg) E因子 预期产物的质量( kg)
环境商(EQ) 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量的多少、物理、化学性质及其 在环境中的毒性行为等综合评价指标来衡量合成反应对环境造成的 影响。 EQ=E*Q
几个行业的环境因子
行业类别 石油精炼 基本化工 精细化工 制 药 生产规模/Kg 9 11 10 ~10 7 9 10 ~10 5 7 10 ~10 4 6 10 ~10 E 因子 0.1 1~5 5~50 25~100
• 减少衍生物(Reduce Derivatives)。如果可能,尽量减少和避免 利用衍生化反应。因为,此种步骤需要添加额外的试剂并且可能 产生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