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理解性默写1·描写木兰勤劳孝顺的诗句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2·描写出征前的准备的诗句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3·描写北方战场寒冷,环境艰辛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4·描写战事频繁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5·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应北朝人民热爱和平,追求安定生活的诗句是: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7·表现木兰从军谨慎、机智的诗句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本诗,其原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1木兰诗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2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
---------------,--------------。
--------------,--------------。
4描写木兰军营中苦寒生活的句子是------------------,-----------------。
5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6写木兰从军后艰苦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7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8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
9写木兰经历战争持久、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战斗的句子是------------,------------。
10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他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
--------------,------------。
答案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能辨我是雄雌?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7.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8.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9.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0.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问题:1、以上是《湖心亭看雪》全文,选自《_________》,作者是明末清初的_________。
2、作者说“独往湖心亭看雪”,结合整篇文章,一个“独”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写雪景的语句有哪些?采用什么表现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结尾用舟子的话收束全文,有何用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问题:1、以上是《湖心亭看雪》全文,选自《陶庵梦忆》,作者是明末清初的张岱。
2、作者说“独往湖心亭看雪”,结合整篇文章,一个“独”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现了作者一开始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
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
3、文章写雪景的语句有哪些?采用什么表现手法?答:雾凇(sōng)沆砀(hàng dàng)⑹,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4、结尾用舟子的话收束全文,有何用意?答:作者喜爱这山水美景,有遇到知音的喜悦和自己的高雅情趣。
痴的含义: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压情致;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27.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①是日更定()②余拿一小船()③长堤一痕()④客此()28.用现代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②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③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④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9.选出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A.白: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B.余:余住西湖上下十余里间C.更:是日更定湖中焉得更有此人D.及:及下船及郡下30.选出加点词意义不同的项()A.舟子:舟子喃喃曰左右舟子各一人B.是:是日更定是金陵人C.绝:湖中人鸟声俱绝哀转久绝D.饮: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31.简答。
①文章的文眼是②作者“雪”是按什么顺序?32.请你写出两句写雪景的诗句。
27.①完了,结束②撑,划③痕迹④客居28.①岸边树木早已是冰花一片晶莹,湖面上到处是白气弥漫着,天空与云雾、山岭、湖水,上上下下全都白了②仅仅只有那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湖心亭也只看到那么一小点,小船看起来如小草般,船上的人看起来只有两三粒米那样大小罢了③有两个人在铺着毡子的地上相对而坐,一个童仆正在煮酒,那炉火正旺④看见我,十分高兴地说:“湖中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29.D 30.B 31.①痴②由面到点 3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答案不唯一)(第15、18、24、27小题每题1分。
其余每小题2分)2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8分,每空1分)⑴.拥毳衣炉火()__________________。
⑵与余舟一芥()_________⑶.雾凇沆砀()_________________.。
⑷余强饮三大白( ) _________2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7分,每空1分)①是日更定( ) ②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③及下船 ( )④上下一白 ( ) ⑤焉得更有此人 ( )()⑥ 人鸟声俱绝( )2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2分,每空1分)余挐一小舟 ______________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6,翻译下列句子(4分,每空2分)⑴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⑵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7.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4分,每空1分)⑴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⑶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⑷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28,补出下列语句的省略成分(5分,每空1分)( )到亭上 ( )大喜曰 ( )是金陵人客( )此( )拉余同饮29.张岱,字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籍贯)人。
有著作______和________等(6分)。
30,作者写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31.“痴”与课文第1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了作者什么性格?(2分,每空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⑴点明时间地点以及当时环境的句子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⑵描写雪景的句子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⑶点明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句子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⑴cuì用毛皮制成的衣服⑵jiè 细微,微小⑶hàng dàng白气弥漫的样子⑷qiǎng竭力24.①完了,②结束;③等到;④全;⑤罢了还;⑥消失25 挐通“桡”撑(船)划(船)26 ⑴大雪连下三天,西湖里人声、鸟声都消失了(绝迹了)⑵(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上下全是白色)27.⑴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⑶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⑷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28.余客客于客29.末清初山阴《西湖梦寻》《陶庵梦忆》30.表达了作者怀念古国的深情。
31. 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 ( 孤傲高洁 ) 的性格.。
32. ⑴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⑵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⑶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⑷“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5.“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7.“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8.上文画线句子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二、(一)4.明思宗朱由检怀念故国的深情5.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
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