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文化旅游商品开发实现文化旅游产业新跨越

以文化旅游商品开发实现文化旅游产业新跨越

以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推动我县文化旅游产业新跨越(县旅游局徐文)旅游是文化的形和体,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

文化旅游业是以开发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新兴产业。

文化旅游商品作为文化差异载体承载着大众的物质文化需求。

加大文化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不仅是文化旅游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实现差异化、品牌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我县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要加快后发赶超步伐,促进我县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就必须把文化旅游商品开发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一、重点抓文化旅游商品开发加快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是加快旅游商品产业集聚,培育壮大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发展优势产业、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旅游商品产业集约增长的新型模式,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1、从旅游发展规律来看,必须重点抓文化旅游商品开发。

(一)旅游购物及其所依存的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旅游购物收入已成为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旅游商品是旅游产业链条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旅游增收、扩大就业的重要环节。

世界旅游发达国家,购物收入已占旅游总收入的40%-60%。

目前我国旅游购物花费占旅游总花费的比重只有20%左右,旅游商品市场开发前景广大。

(三)旅游购物范围日益扩大。

游客从最初的以购买旅游工艺品纪念品为主,转向了以购买日用品、土特产品、电子产品和文化旅游商品为主,其中文化旅游商品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附加值逐步提高,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

2、从旅游商品发展现状来看,必须抓文化旅游商品开发。

目前我国文化旅游商品以传统工艺品为主体,虽然种类齐全,品种繁多,但富含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少,缺乏时代特色的创新产品少,各地产品雷同现象严重。

大多是文化旅游产品生产工艺落后,制作粗糙,包装低劣,不仅欠精美,缺乏与内容物相应的文化内涵,而且欠方便,不利于携带。

也就是说在文化旅游商品开发上,我们跟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是一个自然机遇,只要我们能抓住时机,抢占先机,就能获得外界资金、人才、技术等经济要素的亲睐,获得市场资源的倾斜,能比较顺利占据整个文化旅游商品中高端市场。

3、从我县面临的发展形势来看,必须重点抓文化旅游商品开发。

我县旅游业刚起步不久,生态文化休闲体验旅游的真正魅力不为散客了解,知名度还较低。

成熟开放的景点屈指可数,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条件还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回头客和旅游的宣传效应未得到应有的体现。

与A级景区景点建设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想比较,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却由于其具备相对独立性,能够灵活的参与市场资源配置和竞争,能一定程度上脱离景区景点的发展而呈现出自身发展的特性。

与此同时,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生产也可反作用于旅游景区景点的建设,推动景区景点的开发和建设。

二、抓重点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我县是湖南省文化资源强县,但要变文化资源强县为文化产业大县,在现有的物质和经济条件下,必须采取有重点的、有层次的选择先行开发的关键性文化旅游商品,以充分发挥重点文化旅游商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1、突出抓好滩头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

当前我县文化旅游商品开发仍主要依靠传统的生产工艺,没有或很少融入已经发展了的现代文化观念和现代科技与工艺,无论在制作材质选用上,还是寓意立体的取舍上,抑或是在造型的创意革新上均无多大的建树,样式陈旧,缺乏时代特色。

去年廉政年画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有了在内容和题材上进一步创新的基础,可以由县文广新局和旅游局牵头,加强与专业设计公司、高校美术学院和艺术院所的美术设计、美工设计和创意设计人员合作,紧扣改革、发展和和谐的时代主题,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推出毛泽东和邓小平等领导人物漫画形象、中非会议万国齐聚、世界政坛风云人物以及雷锋、袁隆平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时代先进典型人物四个题材的年画,将滩头年画予以形式和政治内涵的创新,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开拓花瑶挑花与十字绣关联领域,将虎形山风景与民俗纳入刺绣板块,通过义乌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和小商品会展,顺延挑花外销渠道。

2、突出抓好花瑶文化旅游产品的概念和渠道开发。

花瑶作为湘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与东部楚汉文化及梅山文化结合地所反映出的独特文化资源,对提高湘西乃至整个湖南旅游的品位与层次不容低估。

崇木凼古树林、花瑶古寨、大托石瀑和旺溪瀑布辅之以网络博客和摄影展览所描绘的自然山水与人的和谐,古风古韵纯正质朴,使之具备史上“最美的边城”之誉。

目前花瑶景区尚未对外正式开放,我们就把她作为概念产品来预售,借助第二届金银花节《金花》电影“寻找金花”活动,通过“金花”上湖南卫视“称心如意”或“我们约会吧”参加相亲备选,或在“天天向上”节目邀请刘谦变演魔术段等媒体渠道,将“金花”编入魔术扑克牌等节目汇集关注眼球,丰富花瑶概念的内涵。

也可借助2012世界末日灾难受众心理,通过动漫图画将虎形山打造“诗意栖居地”、“方舟”等概念产品进入传媒市场营销渠道。

三、抓文化旅游商品开发重点1.抓目标,打造“313”工程以建成全省乃至全国文化旅游商品研发设计中心、策划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生产加工中心、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和文化旅游商品聚散中心为目标。

将我县逐步转变成为全国具有特色民族文化及以文化为载体的旅游商品生产制造基地。

联合武陵山地区共同打造“武陵特产”系列文化旅游产品,通过三带(微生物发酵带、土壤富硒带、天然亚麻酸带)产品打造我县旅游商品产业集群,资源共享,联合提高竞争力,大力发展最终需求型产业,围绕旅游资源形成空间集聚。

重点开发旅游纪念品、旅游食品、富硒保健品、旅游工艺用品、民族服装服饰和植物提取产品等产品。

实施“313”工程,即打造三个创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策划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一个交易聚散中心;三个制造基地(植被药物提取制造基地、旅游商品制造基地、富硒产品加工制造基地),促进产业集聚化、工业园区化和分工专业化,强化产业支撑。

搞好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关系问题,在开发文化旅游商品中要注重企业孵化器,园区建设把企业孵化器放在中心发展的问题上。

在县城周边可规划设立一家定位为集文化创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展示、演艺接待、旅游观光、旅游商品研发、加工仓储物流于一体的在全国有影响的旅游商品集散中心,配套建设游客服务中心,采取政府与企业合作开发的运作模式。

2.抓招商,建设重大项目充分把握世界产业转移和国内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突出结构优化调整,以发展文化旅游商品和挖掘民族工艺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作好园区发展规划与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衔接,合理确定园区主导产业定位,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突出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培育集群企业知名产品品牌,发展提升与旅游商品结合紧密的重点园区和产业带,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发展高地。

围绕国家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政策,充分发挥我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计划实施一批富硒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围绕我县深厚的民族文化,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项目聚集,集中力量建设体现文化旅游商品规模化发展水平的标志性工程,使之成为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发展新的增长点。

重点支持1至2个到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00万元的核心企业发展,使之成为文化旅游商品产业的核心主体,发挥其在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建设中龙头作用,并培育一批体现我县工业形象和水平的标志性企业,充分发挥核心企业的集群带动效应,逐步衍生和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

3.抓政策,加强扶持力度要加大力度,将文化旅游商品作为重要资源与其他资源进行同步开发,优化政策和制度环境,增加旅游商品研制、开发与推广等方面基础设施的投入,鼓励多种成分所有制参与产品开发,设立专项孵化资金或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保护企业对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创新的积极性。

从政策上,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在国家的政策范围内,积极从工商、税收、价格、贷款等方面对旅游商品的开发产销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扶持;从资金上,政府应针对目前旅游商品生产企业规模小、资金筹措能力弱的状况,对现有文化旅游商品生产厂家、产品、设备、技术、职工素质、企业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筛选,并为优秀的企业提供资金扶持;从服务上,政府有关部门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文化旅游商品发展规划、政策指导、信息咨询、科技开发、招商引资、市场培育等方面为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企业提供服务支持。

同时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采取奖励和补助的方式,支持培育发展旅游商品产业的项目建设,积极争取省文化厅和省旅游局等上级对口单位对我县培育发展文化旅游商品产业项目建设的财政支持。

4. 抓布局,搞好区域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搞好产业布局。

作好园区发展规划与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衔接,在资源开发、企业资产重组、基础设施共建、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等方面有效拓展合作领域。

以湖湘文化、湘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东部楚汉文化及梅山文化特色商品为主,积极开发雕塑、陶瓷、建筑、书画、竹木等工艺品。

在产品建设格局上,要实行大湘西、湘西南两大版块共同发展,用奇山(虎形山)、异水(旺溪瀑布)、伟人(魏源、邹汉勋和谭人凤)、印刷制品(滩头年画)四大特色来构筑我县旅游商品的总体形象。

围绕自身独有的花瑶文化特色来展开,从“研究——生产——流通(批发,零售,物流)”环节中互动。

在开发旅游商品中要注重企业孵化器,产业和工艺孵化器,园区建设要把建设企业孵化器放在中心的问题上。

要重点扶持旅游乡镇,实行一乡一品。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将县和乡划入到产业集聚里面来统一规划,使相互关联的、在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若干企业和机构的集合,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统一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

5.抓设计,重视旅游资源调查,拓宽开发思路特色和个性是文化旅游商品的生命,其内涵则在于文化旅游商品所体现和蕴含的地域特征、民俗风格和文化内涵。

因此要改变当前文化旅游商品缺乏特色,缺少创新的局面,就必须在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后,深挖特色,利用其特色的旅游资源,拓宽旅游商品开发的思路,开发出一批富含地方特色、独具个性的旅游商品。

通过加强与现有高等院校、工艺美术和旅游商品设计单位合作,加大我县文化旅游商品的研发、设计力度。

同时利用金银花节等节会活动举行文化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旅游商品博览会等活动,打造文化旅游商品创意设计的平台,丰富文化旅游商品创新的载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