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件计时工资计算

计件计时工资计算

第一条:目的
通过培圳教育和按劳分配,既保障员工基本收入水平,又提高员工素质和劳动生产率,并为员工可持续
发展创造机会。

第二条:分配原则:
1质量第一、全额计件的原则。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管理原则。

3实行按劳分配、考核定级的原则。

4公平、公正、公开、合理原则。

第三条:管理职责
1)如实记录当天各组生产的各种产品和零部件的型号,数量,机台生产与辅助时间,保证
准确率达到
100%如实统计所生产产品的质量,异常工时,员工绩效考核的数据;(合理安排
工厂生产计划和调度,及时发现生产异常并及时做出调整计划。

2)工厂质检员负责记录质量指标。

2人力资源部:
负责根据生产部的统计表计算出员工的计件工资、加班费、奖金、罚款、扣款等。

并对计件工资进行核
查、监督。

并按公司的发展需要以及市场的波动调整工价。

不计算工资的异常(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1、品质异常:由于生产线和员工个人原因造成返工。

、由于前道工序没有控制好,互检时没有发现,使得产品生产时造成不良或报废超出公司规定的范围。

3、对于以上生产质量问题造成的异常返工不计算工资,并应提报相应单位处理。

其他情况再酌情处理。

三、调进、调出人员工资规则
1、临时从外调入人员凡培训合格者列入上述工资考核,不合格者不列入计件考核。

2、调出、调入人员的工资在当天下班前,必须经部门主管的确认。

3、调入、调出人员用《人员调动工资表》进行登记,由双方车间负责人进行签名确认,凭《人员调动工资
表》作为工资计算的依据
报表统计
在试运行期间数据收集由厂长负责,员工和各组产品质量合格率由品质主管一月(月底)提供一次;全
体员工当月的考核等级和班组长的绩效考核由厂长负责提供,经总经审核、批准后生效;考勤记录及工龄资料由人事行政部提供;
计件工资制度
第一条目的:为了充分体现多劳多得、按劳取酬的薪资分配原则,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奖勤罚懒,摒弃计时工资的“大锅饭”心态,提高企业整体运作效率,使本公司之计薪方法合理化、科学化,特定本制度。

第二条原则:按劳计酬,多劳多得,注重数量与质量相结合。

第三条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全体计件员工,也可以是几个人或者是某一部门。

第四条权责:1、工程、制造、财务、行政等各部门组成专职工作小组,专门研究和制定工资方案与工资决策。

2、工程、制造、财务依据现有工资根据不同工序的特点、操作与技术要求、工人素质要求、危险性等因素,确定各工序工价系数。

3、品质对生产过程各工序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及管理,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与鉴定。

4、制造和人事负责提供计件工资计算所需基本数据《计件工资日报表》(生产日报表)。

5、财务负责负责员工薪资的最终核算。

6、生产和人事对提供的相关数据要做好备份工作,厂部将不定期进行核查。

7、厂部负责组织协调并监督本方案的实施与修订完善。

第五条工资制度基本术语定义
1. 工资:是企业按照按劳分配原则,根据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2、计件工资:按照劳动者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或工作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价支付工资。

3. 计时工资: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

工资标准是指每一职工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定额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后应得的工资额。

在无法或不宜采取以数量来衡量一个人工作量的工序,或工艺不成熟,品质不稳定的工序采用。

4、标准单元工时:是指具有一定工作熟练程度的作业员工,在既定的生产作用条件下,使用现有的设备,按照规范的作业程序与动作要求,完成单元工作所用的时间。

5、标准产能:是根据标准人力配置和标准单元工时计算的在标准作业时间(制度工时)内的
生产能力
第六条实施细则
全检工位对产品进行全检,将良品与不良品分开放置,经IPQC验收合格后入账;不良品指不可修复之报废产品;良品指经过全检组对产品摘取、挑选、加工后符合公司品质标准之产品。

产品出现批量性不良或不良数额较大时,由注塑作业员和全检人员共同返工或按责任比例分配处理。

全检组与注塑组员工计件产品按IPQC验收合格实数为准,不再以啤次数计算。

1、工资计算公式重点说明(1)单元计时工资:
=(单元计时工时×标准时薪基数)-扣款单元计时工时=出勤工时-个人返工工时标准时薪基数=标准工资÷月标准工时扣款:具体参照《行政相关规定》
个人出勤工时:具体参照《生产日报表》一般个人返工工时不做个人出勤工时记录。

(2)单元计件工资: =计件(有效)工时价-扣款
计件(有效)工时价=实际良品产量×产线加工单价产线加工单价:具体参照《产线加工单价表》
个人出勤工时、实际良品产量、出勤总工时:具体参照《生产日报表》扣款:具体参照《行政相关规定》
一般个人返工工时不做个人出勤工时记录。

(3)作业员工资=(计件工资+计时工资)+全勤奖+岗位工资-扣款计件工资=实际良品产量×产线加工单价
(4)成型拉个别员工操作成型设备或不断更换工序的可以以工时计算工资。

在无法或不宜采取以数量来衡量一个人工作量的工序,或工艺不成熟,品质不稳定的工序,按计时工资标准计发工资。

例新产品打样、试产、设备操作员等。

计时须有部门单位主管审核,厂部门同意方可计时。

(5)试用期员工第一个月工资:依现行计时工资计算方法。

2、不计算工资的异常 (1).品质异常:由于生产员工操作原因造成返工,全检。

(2).设备故障异常:由于制程中由于设备操作不当造成的品质异常,效率低下。

(3).资料错误:车间误用文件所造成的制程报废、品质异常。

(4).由于工序没有控制好,检验时没有发现,使得产品生产时造成不良或报废超出公司规定的范围。

(5).出现批量不良的重大质量事故,以及因机器设备,治具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异常。

(6).因计划原因,人为损坏,人为操作不当造成批量出错所造成的浪费工时不计算补偿。

(7).生产线造成的返工,车间内部的返工不计算补偿。

3、生产违规/罚款和赔偿
(1). 凡不按工作指示作业,一旦被本部门或其它部门的工作人员纠、巡查出,每次给予当事人给予行政处罚并责令改正。

(2).每半年根据生产状况及员工违规次数来决定是否将本工序违规次数最多的员工进行淘

(3).车间若因人为的因素导致某一订单不能如期交付,则在相应责任人当月的计件工资总额内按责任大小比例扣除这一订单的损失总额,最低扣款100元起步。

(4).因员工直接责任导致的质量问题所引起的产品报废在相应责任人当月的工资总额内进行扣减。

4、数据统计与核算
(1)各相关单位班长,将当天的《计件工资日报表》(生产日报表)、《人员借用单》于次日9:00点前送至人事文员统计,客诉返工工时可延后一天。

(2)全检组包装员每天统计计件产品入仓数,并于每天上午10:00之前将上天入仓数据报组长审核后交行政,行政部将制造部、全检组报的入仓数和仓库入仓数进行核对,并将差异情况回复制造部。

(3)行政部依《生产日报表》和仓库入仓数和产品单价计算各系列计件工资总额。

(4)员工每日生产达成率、操作不良率、报废率由各组统计后存档,作为工资系数评定之依据。

(5)班组长需每天核对各工序的生产数量是否与投入及产出数相符。

任何人员不得谎报虚/报产量,一经查实,罚款100元/次,超过3次(不含3次)以上或单次谎报/虚报超过5%者给予从重处罚,情节严重者开除处理。

6)生产线之间的员工调动,需由调入部门的班组长提供考勤。

(7)计件员工与计时员工同样按规定打卡并统计每天的出勤工时。

(8)人事将制造部统计的工时报表与打卡记录进行核对,并在当天之内将异常情况回复给制造部,制造部根据异常回复更新原有的工时统计报表。

5、信息公开及核查
(1)制造部需向相关员工和解释计件工资管理制度和工资计算方法,并按月公布当月计件工资、出勤工时等。

(2)在有效核对时间内,员工发现工时统计或工资计算有误,可以先直接向班组长或主管
查询,如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可以直接到公司人事部进行核对。

第七条
本方案未尽事项按公司现行管理制度执行。

本制度暂时实施,工程、行政、财务、制造等相关单位定期做出评估。

运行期间,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合理调整。

第八条本制度自2012年2月15日起暂时试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