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安全评价也称风险评价,是一个利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工程中存在的风险的过程。
4P技术:事故现场勘察工作是一种信息处理技术,主要关注四个方面的信息即人(People)、部件(Part)、位置(Position)、文件(Paper),因而简称4P技术。
3E对策:事故预防和控制可以从安全技术(Engineering)、安全教育(Education)、安全管理(Enforcement),简称3E对策。
安全生产法规的概念:是指调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同劳动者或生产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以及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安全保障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和,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罚不放过。
搞好安全管理工作的意义:
1、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基本保证
2、是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更本对策
3、安全技术和职业安全健康措施依靠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4、安全管理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保驾护航的作用
实施安全目标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从根本上调动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2、有利于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3、有利于改善职工的素质,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4、有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及现代安全管理方案的推广和应用
事故调查原则:
(1)事故是可以调查清楚的,这是调查事故最基本的原则
(2)调查事故必须实事求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3)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罚不放过。
(4)一方面,事故调查成员要有调查的经验或某一方面的专长,另一方面,不应与事故有直接利害关系。
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方法“
1、能量控制方法
2、内在安全设计方法
3、隔离方法
4、闭锁、锁定、连锁
5、故障—安全设计
6、故障最小化设计
7、告警装置
减少和遏制事故损伤的安全技术:
实物隔离、人员防护装备、能量缓冲装置、薄弱环节、逃逸和营救
事故的基本特征:(1)事故的因果性(2)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3)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可预测性。
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1)全面提高企业全员安全文化素质(2)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层次(3)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4)树立良好的企业外部形象
安全生产法规的作用:
(1)为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提供法律保障。
(2)有利于安全管理中法制化管理
(3)指导和推动企业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4)增强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力,保证企业效益的实现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
(5)对保持社会稳定,建立和谐社会起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