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承台施工组织设计

承台施工组织设计

京沪高速铁路JHTJ-1标DK144+670.49~DK148+909.49先开工段承台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⑴京沪高速铁路JHTJ-1标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⑶国家、铁道部现行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安全法规等。

⑷新建时速350km铁路设计、施工技术条件,施工指南及相关规定。

⑸我单位现场调查情况、施工能力及类似工程施工工法、科技成果;国内外相关高速铁路的施工工艺及科研成果;我单位为完成本段工程拟投入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二.编制范围新建京沪高速铁路JHTJ-1标段天津特大桥先开工段DK144+670.49~DK148+909.49范围内的桥梁承台的施工。

三.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3.1.线路概况京沪高速铁路作为国家战略性重大交通工程,对构造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新建京沪高速铁路土建一标段天津特大桥DK144+670.49~DK148+909.49段位于天津市静海县的杨成庄乡的刘唐村至大丰堆乡后的双柳村。

3.2.高速正线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高速铁路;正线数目:双线;设计速度:350km/h,初期运营速度300km/h。

跨线列车运营速度200km/h 及以上;线间距:5.0m;最小曲线半径:9000m;最大设计坡度:20‰;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牵引种类:电力;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

3.3.自然条件3.3.1.地形地貌天津境内为冲、洪积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倾,地势低洼,沟渠坑塘密集。

3.3.2.地质条件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积层、冲洪积层、海积层,一般以黏性土、粉土、砂类土为主。

天津普遍分布松软层,松软层底板埋深在6~18m范围内;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划分,工点情况确定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基本烈度)为0.15g。

分布有地震可液化层,液化层以饱和的粉、细砂及粉土为主。

3.3.3.气象条件天津段属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春天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风凛冽。

大风集中在3、4月份,年平均降雨量在560~800mm左右,70%的降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平均温度在11~14℃,极端最高气温为40℃,最冷月平均气温在-4℃左右,沿线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3~0.7m。

3.3.4.水文特征桥址区沟渠密集,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随季节变化。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地下水埋深0.4~6m。

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存在硫酸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1~H3。

施工用水采用打深井供给。

3.3.5.电力资源条件沿线电力发达,电源分属华北电网,且电力网络密集,容量富裕,能够满足京沪高速铁路施工需要,可就近“T”接后沿线路布设。

无条件的考虑采用分散发电方式。

3.4.主要工程数量本段主要工程数量:天津特大桥DK144+670.49~DK148+909.49段承台131个,混凝土15716.7立方米,HRB335钢筋用量707.2吨。

3.5.工程特点⑴高速铁路对下部工程提出了严格的工后沉降要求,工后沉降和混凝土徐变控制标准高,为满足无砟轨道沉降控制技术要求,桥梁工后沉降和混凝土收缩徐变控制要求严,难度大。

⑵结构物采用高性能耐久性混凝土,耐久性要求高,桥梁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不低于100年。

对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组织机构及临建设施的安排根据整体施工安排,于静海县开发区前毕庄设立“中铁十七局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一标段工区经理部十一工区”,承担本段的施工任务。

工区设工区经理1人、工区书记1人、总工程师1名、工区副经理3人,下设技术质量部、工程管理部、计划合同部、财务部、物资设备部、综合办公室(兼管征地拆迁),工区下设三个分工区负责现场施工生产管理工作。

承台施工作业队租用当地民房。

于线路左侧修筑7米宽施工便道;分别于DK133+200左侧和DK144+200右侧处设立拌和站;施工用水在距线路500米之外打深井取水;于DK144+350右侧设置钢筋加工场;施工用电与当地电力部门取得联系后,从附近接入工地变压器后沿线路布设电力线,无条件的地段采用分散发电方式。

具体位置详见附图“中铁十七局京沪高速公路土建工程一标段工区经理部十一工区先开工段平面布置图”及“中铁十七局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一标段十一工区拌和站及钢筋加工场平面布置图”五、人力及设备等资源的配置和总体施工工期的安排5.1.人力资源配置根据本段工期安排承台的施工任务和工程特点,由中铁十七局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一标段十一工区负责组织施工,选择有桥梁混凝土施工经验的专业化施工队伍,计划安排二个承台施工作业队和一个钢筋加工队负责施工。

施工安排见下表:施工人员安排计划表5.2.承台墩身施工机械设备配置此段承台施工拟配备主要机械设备见下表:5.3.工期安排承台施工计划于2008年4月10日开工,至2008年9月25日完工,施工工期为155天。

主要施工作业队进场安排如下:承台墩身施工一队2008年4月5日已进场。

承台墩身施工二队于2008年4月15日进场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见附表。

六.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6.1.施工工艺承台施工工艺见图6-1-1。

图6-1-1 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图6.2.施工方法⑴测量放线用全站仪放出基坑平面位置的控制点,并用白灰线画出基坑的开挖实际边线。

⑵基坑开挖及防护基坑开挖采用机械与人工配合施工,开挖根据设计基础大小、放坡宽度和基底预留工作面的宽度来进行。

边坡坡度按照规范及现场地质情况确定。

在基坑开挖线1.5m 以外开挖临时排水沟,顶面做成4%反坡,疏导水流,防止地表水浸入基坑。

基坑边缘预留护道宽度不小于1m 。

基坑底四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配备大功率水泵在承台施工过程中及时排除积水抽水保证基坑干燥。

为防止基坑塌坍,基坑开挖过程中根据地质和实际情况设立型钢、木板加固防护,加固形式见图6-2-1。

基坑开挖须连续施工,机械开挖至基底面时,预留30cm 人工清底,以免扰动原地基。

图6-2-1 基坑开挖防护示意图⑶承台钢筋混凝土施工人工用风镐凿除桩头,按测量提供的标高,组织空压机及风镐将桩顶多浇的50~100cm 砼凿除,凿好的桩头要求桩顶平整,断面碎石露出均匀,桩基顶部露出新鲜混凝土面,桩径范围外凿平至承台底,桩周围含泥及杂质砼必须凿除。

桩基埋入承台长度及桩顶主筋锚入承台长度须满足设计要基坑底标高地面标高集水坑I钢管撑I-I木板4cm求。

安装声测管的将声测管顶口锯平,灌好水封好管待声测。

基坑开挖完成以后,要根据基底不同土质,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针对本段承台的工程特点,基坑底部的地质情况属于原状土层,坑底不允许暴露或浸水时间过长,坑底找平夯实,承台底部铺设碎石后用砂浆抹面或浇筑混凝土垫层,桩基检测合格后,立模绑扎承台钢筋及墩身预埋钢筋。

将承台的主筋与伸入承台的桩基钢筋连接,底面每隔50cm于主筋底交错位置垫一混凝土垫块,侧面每隔80cm于主筋外侧交错位置安装特制的塑料垫块,以保证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厚度。

同时按照设计图纸做综合接地,保证预埋设施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按图纸要求预埋好承台沉降观测标和墩身钢筋。

侧模采用大块钢模,模板拼装前,在模板面上均匀涂刷脱模剂。

模板与模板的接头处,应采用海绵条或双面胶带堵塞(采用效果好的一种),以防止漏浆。

模板表面应平整,内侧线型顺直,内部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及模板安装好后,现场质检员进行自检,各个数据确认无误,然后报验监理,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砼。

砼浇注前,要把模板、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

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混凝土从拌和站由混凝土运输车运到浇筑现场,溜槽入模或使用混凝土泵车,分层浇筑,浇筑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高于2 m时要用流槽配合浇筑,以免砼产生离析。

砼应水平分层浇筑,并应边浇筑边振捣,浇筑砼分层厚度为30 cm左右,前后两层的间距在1.5m以上。

砼的振捣使用直径为50cm的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的距离;插入下层砼5~10cm;振捣密实后徐徐提出振捣棒;应避免振捣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造成模板变形,预埋件移位等。

密实的标志是砼面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平坦、泛浆。

浇筑砼期间,设专人检查支撑、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的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进行处理。

砼浇筑完毕后,对砼面应及时进行修整、收浆抹平,待定浆后砼稍有硬度,再进行二次抹面。

对墩柱接头处进行拉毛,露出砼中的大颗粒石子,保证墩柱与承台砼连接良好。

砼浇筑完初凝后,混凝土终凝后及时用草毡或毛毯进行覆盖养护,洒水养生。

加台施工在下层承台混凝土达到2MPa后立模浇筑。

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及时进行修整、抹平,收浆后洒水覆盖养生不少于7天,每天撒水的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派专人洒水养生。

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拆除模板,确保拆除时不损伤表面及棱角。

模板拆除后,应将模板表面灰浆、污垢清理干净,并维修整理,在模板上涂抹脱模剂,等待下次使用。

拆除后应对现场进行及时清理,模板堆放整齐。

拆模并洒水养护。

经质量验收合格后,即可按设计要求分层回填基坑。

⑶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承台为大体积混凝土,为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减小内部和表面温差,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0℃,以防止混凝土开裂。

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优质的砂石料,并在混凝土中掺加必要的掺合料和专用复合外加剂,选择高性能耐久混凝土配合比。

计量准确,搅拌均匀,适当延长搅拌时间。

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和环境温度。

不使用新出窑的水泥,确保使用的水泥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

高温季节施工时,对砂、石料和水泥等原材料进行遮盖,采用低温水搅拌并尽可能在傍晚或夜间浇筑混凝土,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拌和温度。

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车运送,经过溜槽或混凝土泵车入仓。

采用斜面推进的方法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分层厚度≤30cm。

分层间隔浇筑时间不超过试验所确定的混凝土初凝时间,以防出现施工缝。

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深度宜插入下层5cm,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密实度。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用湿麻袋覆盖,加强保温、保湿养护,延缓降温速率,加强施工中的温度监测和管理,及时调整养护措施。

七.材料供应计划和管理7.1.组织机构结合物流体系运作流程安排,工区项目部设备物资部,同时组建工地材料场。

设备物资部负责本段设备物资供应管理工作,同时接受工区经理部、业主、监理、施工队的有效监控,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相关方意见做出积极有效响应;同时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物资计划、采购、储备与配送、质量、成本核算、安全与环境等环节的动态监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