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22题;共72分)1.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正确理解是()A. 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为人口迁移B. 参与国际旅游活动属于人口迁移C. 我国大学生赴美国留学属于人口迁移D. 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2.读“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①社会福利好②医疗卫生水平提高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④受传统观念影响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2)下列国家中,与乙国人口增长情况相似的是()A. 美国B. 巴西C. 埃及D. 印度3.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下题.(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②P′为环境承载力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④P为环境承载力.A. ①③B. ②③C. ①②D. ③④(2)图中反映了:()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③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④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4.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左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右图),回答4~5题。

(1)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 总量呈下降态势B. 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 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 增长模式没有变化(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个地区≥60岁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 1990年以前B. 1990-2000年之间C. 2000-2004年之间D. 2004年以后5.下图为“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动图”,据此完成题(1)1950~2000年间,人口出生率最高年份的数值约为()A. 33‰B. 43‰C. 27‰D. 15‰(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年份是()A. 1960~1961年间B. 1959~1960年间C. 1957~1958年间D. 1949~1950年间(3)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未来10—20年内将会出现()A. 人口总量稳定B. 人口老龄化加速C. 人口自然增长率约在17‰左右D. 人口总量逐渐减少6.80年代,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A. 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B. 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C. 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D. 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7.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③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A. “低—低—低”模式和原始人口增长模式B.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和传统人口增长模式C. “高—低—高”模式和传统人口增长模式D. “高—低—高”模式和“低—低—低”模式(2)与①人口增长模式相对应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是()A. AB. BC. CD. D8.读图,结合国情推断,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①城市迁往农村②农村迁往城市③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④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⑤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⑥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⑦多为自发迁移⑧多为短时间迁移A. ②③⑥B. ①③⑤C. ①④⑤D. ②④⑥9.城市化深刻地改变着地理环境,同时也影响着人口迁移。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2016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是()A. 老年人口数量较多B. 文化教育水平高C. 少年儿童数量较多D. 女性人口比重大于男性(2)该市吸引人口大量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 交通便利B. 经济发展水平高C. 环境优美D. 政策支持(3)人口迁入对该市的有利影响是()A. 提高了人口素质B. 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C. 改善了城市环境D. 减少了被抚养人口数量10.下表为新疆和浙江在两个时段的人口迁移变化(迁移率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为主),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1995~2005年新疆和浙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 资源开发工业化B. 婚姻家庭文化教育C. 生态改善工业化D. 资源开发文化教育(2)浙江省人口迁移变化对该区域产生的影响是()A. 加快耕地资源开发B. 加快人口老龄化C. 加快环境质量改善D. 加快城市化进程11.关于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 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B. 历史时期,气候的优劣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C. 因土地不足和土地生产力衰竭进行的人口迁移是工业社会前的特有现象D. 美国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和南部迁移是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12.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A. 经济因素B. 自然环境因素C. 交通和通信因素D. 政治因素13.按迁移方向划分,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 由农村向农村的人口迁移B. 由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C. 由城市向农村的人口迁移D. 由城市向城市的人口迁移14.下图是欧洲某国1940~201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只考虑人口自然增长,该国图示阶段人口最多的年份是()A. 1970年B. 2012年C. 2005年D. 1985年(2)下列措施不能缓解该国目前人口问题的是()A. 转入产业B. 推迟退休C. 接纳移民D. 鼓励生育15.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 科技水平B. 资源状况C. 人口文化素质D. 生活消费水平16.寒假期间,在我国某省区某县城的路口统计了车流量和车辆信息,情况如表.若车辆的构成变化主要是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造成,该省区可能是()A. 安徽B. 辽宁C. 新疆D. 山西17.近年来,我国人口迁移不仅数量增加,频率加快,空间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A. 自然环境的变化B. 经济重心的改变C. 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与方便D.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18.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A. 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B. 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C. 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D. 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19.《中国统计年鉴2016》显示:2015年,中国育龄妇女的综合生育率(育龄期间每名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仅为1.047,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另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2010~2014年的平均生育率仅1.2,学界公认的世代更替水平为 2.2,某种程度上说,生育率持续低速已成为中国人口结构的新常态。

自全国开放“单独二孩”政策两年来,效果低于预期,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应对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2016年1月1日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近年来中国生育率持续低速的主要原因是()A. 育龄妇女人数少B. 劳动力严重不足C. 生育观念的变化D. 人口老龄化严重(2)为使“全面二孩”政策的生育潜力逐步释放,下列措施合理的是()①提高育龄妇女的文化水平②强化生育服务职能③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率④增加公共资源的配置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20.人口抚养比是区域内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单位:%)。

下图为“甲省及我国人口抚养比统计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描述合理的是()A. 总抚养比与少儿抚养比完全成正相关关系B. 总抚养比与老人抚养比完全成负相关关系C. 甲省的少儿抚养比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 甲省老人抚养比的变化幅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我国总抚养比有下降趋势,其形成原因可能是()A. 人口出生率下降B. 年轻劳动力人口数减少C. 老龄化趋势明显D. 老年人口数量减少21.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人口变化统计图(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四地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人口迁出多于迁入B. 乙地迁入人口少于自然增长的人口C. 丙地人口迁入多于迁出D. 丁地迁出的人口最多,人口增长的最慢(2)关于四地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就业机会最多B. 乙地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 丙地就业机会最少D. 丁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22.读“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A. 甲B. 乙C. 丙D. 丁(2)下列关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B. 人口增长快,加大环境人口容量C. 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D. 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二、综合题(共4题;共19分)23.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

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 300万。

据此完成(1)~(2)题。

(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A.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 总人口减少C.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A. 美国B. 日本C. 俄罗斯D. 德国24.分析数据,了解国情。

人口状况是制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如图是我国六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数量与年龄结构的基本情况(不包括港澳台)。

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总量变化明显,2010年比1953年增长了225.4%B. 与1990—2000年相比较,2000—2010年人口净增量上升C. 1964年0—14岁人口数量多于1982年0—14岁人口数量D. 2010年15—64岁人口数量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全国人口数量(2)从人口结构柱状图可以看出,自1964年以来0—1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呈________趋势,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呈________趋势。

(3)1964年以来,我国人口总量的变化使得人均耕地面积________。

25.读“世界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供求”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b、c三曲线表示世界可耕地总面积变化的是________,表示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耕地面积变化的是________,表示生产水平提高后所需耕地面积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2)图中A点的含义是________。

(3)欲使土地开始匮乏的时间延至B或C点,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4)分析此图,说明研究环境人口容量有何意义?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