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权属调查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权属调查

浅谈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权属调查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土资源能否被最大程度的有效利用是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

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土地权属资料管理技术手段的相对落后,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留下隐患。

由于特殊历史条件的限制,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总体滞后,有的地区颁证率非常低,已颁证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大部分只确权登记到行政村农民集体一级,并没有确认到每一位具有所有权的农民个体,与中央的要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不相适应。

因此,明晰集体土地财产权,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任务十分紧迫繁重。

作者通过实践,介绍农村集体土地权属外业调查工作,以期为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发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土地确权;界址;界线;界址调查中图分类号:f30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引言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领证工作”的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以及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和锦州市国土资源局和房屋管理局有关文件要求,某地区国土资源局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实施村庄地籍调查及数据库建设。

1 目的与意义按照土地总登记的模式,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1)完成全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在完成村庄地籍调查的基础上,按照法律程序组织农民集体及农村居民进行登记发证。

2)完成全区村庄的地籍调查工作。

按法律程序核定每宗农村宅基地的权属界线,填写地籍调查表,量算面积,测绘宗地图与地籍图。

3)建立全区农村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依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成果,在完成土地登记工作的同时,同步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将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所形成的图、表、卡、册和有关法律文书纳入数字化管理。

2 主要工作内容及分工1) gps控制网建立;2)在已开展城镇地籍调查范围外开展村庄地籍调查,按照统一的村庄地籍调查技术标准,以正射影像图为基础,实地调查城镇以外的每宗建设用地的地类、位置、范围、面积、分布等利用状况;3)开展全区域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4)集体土所有权宗地提供宗地图电子版及纸质资料(宗地图、指界书、界址点坐标表、权属调查表)包括飞地及有争议宗地;5)国有建设用地提供相关材料(包括宗地图、界址点坐标表、权属调查表及相关文件);6)国有公路、铁路、河流、沟渠等数据成果以二调成果为准,具体名称外业调查提供;7)对全区平方公里内约个行政村(社区)开展村庄宅基地的1:500村庄地籍调查及测量。

8)农村集体土地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9)根据国家和辽宁省国土资源局及市局要求,提供相关上交数据(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图件成果、数据库成果)。

3 技术路线1)以行政村为单位,采用已有的正射影像图及地籍图制作调查工作底图;2)进行权属调查(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现场勘丈工作,绘制宗地草图,填写边界协议书、地籍调查表等资料;3)利用现代测绘手段与传统勘丈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以全站仪测量的方法进行宗地定位,再配合以钢尺、测距仪等设备提取宗地其它数据,绘制宗地草图;4)录入权属调查资料,通过已测绘的图件,形成村庄地籍图;5)建立村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4 权属调查(1)调查内容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的土地权属来源及其权利所涉及的位置、界址、面积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的调查,是针对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的申请,对申请人、宗地位置、界址、用途等情况进行实地核定、调查和记录的过程。

(2)调查原则1)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应参照原有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按程序进行现场指界,重新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并加盖相邻双方的公章。

权属界线图应包括界址点成果表,比例尺可根据面积大小适当调整。

2)凡是土地权属材料不足,按国家土地管理局《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处理。

3)对土地权属界线有疑义的,能调解的按要求指界、签字、盖章,填写“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和“地籍调查表”。

土地权属界线疑义不能调解的填写《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划定工作界。

4)权属界线调查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中的界线调查要求进行。

5)权属界线调查人员应根据有关要求向土地权利人发放指界通知书,明确土地权利人或代表到场指界的时间、地点和需要带的证明与权属材料。

(3) 界线调查1)界址调查的程序步骤(a)本宗地、相邻宗地权利人及调查人员共同到现场,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权利人指界、认定界址点及界址线。

(b)界址认定后,调查人员会同双方指界人,对认定的界址点现场设界标,绘制宗地草图,勘丈界址边长及关系边长,并将界标种类、现场界址调查勘丈成果填写到地籍调查表上并签字盖章。

2)界址认定的要求(a)单位使用的土地,必须由法人代表出席指界,并出具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及本人身份证明。

个人使用的土地,须由户主出席指界,并出具户口簿及其身份证明。

法人代表或户主不能亲自出席指界的,可由委托代理人指界,委托代理人指界时应出具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指界委托书及本人身份证明。

(b)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可共同委托代表指界,委托代理人指界时应出具指界委托书及本人身份证明。

(c)经双方认定的界址,必须由双方指界人共同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只由本宗地指界人指界的,本宗地指界人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即可。

(d)土地使用者已有批准文件,对少批多用的,宗地界线按批准用地界线确定,多用部分在调查表中注明,待后处理。

对批多用少的,原则上按实际使用范围定界。

(e)宗地界址有争议的,调查人员应在现场调解处理。

现场调解不了时,在调查记事栏上写明双方争议的原因,并标出有争议的地段,暂不确权。

(f)一宗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时,能查清各自的使用部分和共同使用部分界线的,要查清。

3)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调查要求(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时形成的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中核定的权属界线,经复核无误的,可不再重新调查、指界和签字。

(b)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与没有明确使用者的国有土地的权属界线。

由该集体土地指界人指界、签字,根据有关法规和实地调查结果予以确认。

(c)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与有明确土地使用者的国有土地的权属界线,由该集体所有土地的指界人和国有土地使用者共同指界、签字。

(d)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与国有土地之间的土地权属界线,双方有边界协议或正式文件或者国有土地使用者已办理土地登记手续的,可直接引用协议、法定界线、界址,不在调查、指界。

(e)因依法征用、调整土地等引起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时已核定的土地权属界线发生变化的,应直接引用征用、调整土地的法定文件、图件,不在办理指界、签字手续。

若图上界线不明确或与实地不一致的,应进行补充调查,补办必要手续。

(f)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时误将国有荒山、荒地、河流、农民集体使用的国有土地等错划土地权属性质范围的,应依法予以纠正,并办理手续。

(g)土地权属界线有争议,经现场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先确定没有争议的土地权属界,退后一定范围将争议部分单独划出,并在权属调查表上注明双方争议原因、范围和面积。

对一时确定不了权属性质的土地,暂不确定权属,先查清界线范围,并在权属调查表上注明。

(h)如一方缺席指界,其界址根据土地权属来源材料等,结合另一方指定结果确定;如双方缺席指界,其界址根据有关材料,结合实地现状界址和有关确权文件规定确定。

(4) 土地权属调查土地权属调查的目的是要查清宗地的土地权属性质、来源及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的基本情况等。

1)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a)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村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及其法人代表申请土地登记。

(b)村内有两个以上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也可以由各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法人代表申请土地登记。

(c)属于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包括乡(镇)农民集体兴办的农、林、牧、渔场使用的集体土地,由上述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登记。

(d)所有权现场指界。

(e)所有权界线实地测量。

(f)合理利用土地调查成果。

2)使用权调查(a)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的任务是按照权利人申请,根据权源资料对宅基地范围、界线、界址、权属性质、用途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记录并经相邻各方认定,填写地籍调查表,为地籍测量打下基础,为发放证书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调查文件和凭证。

(b)宅基地确权登记采取现状登记的原则,即对地上有房屋的宅基地才按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对空闲的宅基地暂不予以登记。

(c)宅基地的界线范围按居民实际建造房屋及附属生活设施的现状范围调查。

(d)共用宅基地的确认两户或两户以上共同使用一处宅基地的,由各户先自行协商确定各自使用范围,其中:(e)村庄公共设施用地(f)关于“户”的界定宅基地以户为单位申请登记,户的确定,原则上以公安部门户籍登记为准。

5 特殊情况的处理1)土地所有者违约缺席指界或指界后不签字的,以违约处理。

2)铁路、公路、河道、文物、风景区等法律、法规规定的保护范围线,一般不是权属界线,设立的保护范围界碑不能作为确定权属界线的依据,当权属界线与保护范围线一致时,应尽量利用界碑位置。

6 争议界的处理1)有争议的权属界线,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及时报黄岛国土资源分局协调解决。

解决好后,填写相应的表格。

仍解决不了的,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要求执行。

2)调查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双方实际使用的界线或争议地块的中心线或双方协商的临时界线作为工作界线,用红色虚线标注在地形图上,并填写《土地权属争议原由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