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宾语前置的定义。
2、引导学生辨析、翻译文言句式中的宾语前置句。
3、学生领悟一些学习文言句式的类型,比如“寻找知识规律”“梳理知识”等。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辨析、翻译文言句式中的宾语前置句。
教具:白板、练习资料
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
学生经过高一高二的学习,积累了一些文言知识,但一般是零碎的,没有系统。
宾语前置的语法知识比较多,也是个难点。
所以有必要帮学生梳理和探究。
二:讲解宾语前置句的定义:
问:什么是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是普遍存在于句子中的一种语法现象,一般都包括: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等。
大多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
生明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
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沛公安在?”(《史
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
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
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
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
宾语。
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意如:“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
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
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4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如:“韩生南向坐。
”(《史记.项羽本记》)意思
是“韩生面向南坐。
”
三、练习巩固:
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拿什么)”
2、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岳阳楼记》)“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4、亚父南向坐.(《鸿门宴》“南向”应理解为“面向南”
5、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东面而视”应理解为“视东面”.
6、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7、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师说》
9、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
四:板书设计:
1、疑问句中,宾语前置
2、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4、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五、作业布置:完成《核按钮》P112第2、3题
教学反思
高考考纲里明确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而特殊句式就是考查学
生文言文的基本功。
辨别特殊句式,才能准确理解,准确
翻译文言语句。
宾语前置又是特殊句式里非常常见的一类,是高考文言复习的重点。
本届学生基础较差,所带班级类型又是普通班,学生
文言阅读能力更是薄弱。
平时考试中,学生害怕做文言文
试题,失分最多的也是文言阅读。
对于谓语和宾语的关系
也不理解,所以在分析句子成分以及翻译语句的时候需要
多花些时间。
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我采取电子白板的教
学方式,大屏幕清晰直观,有益于学生很好的理解与掌握
宾语前置句式的特征,通过练习逐步归纳出宾语前置句的
特点,再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通过学习文言句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综合归纳
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辨析、
翻译文言句式中的宾语前置句。
教学方法主要是讲练结合,分析归纳,合作探究三种。
根据课改精神,充分激发学生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激情,并结合高三复习备考的教
学实际,让学生在讲练中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知识的
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