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类遗传性状调查

人类遗传性状调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人类遗传性状调查
篇一:人类遗传性状的调查及分析
学生设计性实验论文
题目:人类遗传性状的调查及分析
姓名高雪学号20xx132104专业生物技术班级123相关实验课程名称__指导教师赵文婧
实验学期20xx~20xx学年二学期
太原师范学院教务处编印
人类遗传性状的调查及分析
姓名:高雪同组者:薛花兰、康俊、王瑞良、薛凡(生物系生物技术学号20xx132104指导老师:赵文婧)摘要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某一个特定人群的某一性状进行调查,将调查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可以初步了解某一性状的遗传方式、控制性状基因的性质。

通过对太原师范学院南区流动人群及其学生和他们的家属的一些遗传性状的调查统计,并具体分析几位同学的遗传系谱图,初步了解这
三种性状的遗传方式和控制其基因的性质。

关键词双眼皮单眼皮酒窝耳垂遗传分析
前言人类的一些遗传性状是人类遗传学的重要指标,人类正常性状的遗传包括体表性状、生理和生化的特征,身体素质、行为和智力等方面的性状遗传。

关于人类遗传性状有美人尖、十指自然相嵌、大拇指自然弯曲度、酒窝、上眼睑、耳垂、卷舌等,而对其的研究报道有很多,如张新伟和张慧英
[1]
对汉族和回族单双眼皮性状的调查及遗传性分析,张建龙和潘伟槐[2]对绍兴地区的美人尖等四对性状
的调查分析,余跃生等[3]对贵州多个名族的遗传规律的研究,此外还有季克强[4]、邵文全[5]对眼睑性状的研究。

但对酒窝的研究比较少见,有张建龙[2]等对山西汉族性状遗传的调查研究可进一步了解本地区人群的体质特征,对研究数据库进行补充丰富,尤其是关于酒窝研究的数据资料补充,具有一定的意义,本实验初步了解某一性状的遗传方式、控制性状基因的性质,有利于其他研究的参考。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
太原师范学院南校区流动人群及学生1.2方法
本次调查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人类的眼睑和酒窝等性状进行调查,制作如下表格,在某一地点随机发放调查问卷,
并总结调查结果,绘制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家庭的遗传图谱。

2调查结果
2.1家庭遗传图一号家庭(酒窝性状):



131415161718无酒窝男女有酒窝男女图谱分析:
从Ⅱ5、6、Ⅲ15和Ⅱ11、12、Ⅲ18可知:父母均为无酒窝,而产生了有酒窝后代,可判断无酒窝由显性基因控制,而有酒窝由隐形基因控制。

从Ⅰ1、2及Ⅱ9和Ⅱ7、8和Ⅲ13可判定,该基因不在y 染色体上。

(假设在y染色体上,Ⅱ9、Ⅲ13为无酒窝,与调查结果不符)
因此,可断定控制酒窝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无酒窝对有酒窝为显性遗传。

二号家庭(眼皮性状):Ⅰ


双眼皮男女单眼皮男女
图谱分析:
从Ⅱ7、8、Ⅲ13可知:父母均为双眼皮,而产生了单眼皮后代,可判断双眼皮由显性基因控制,而单眼皮由隐形基因控制。

从Ⅰ1、2及其后代的形状特征可判定,该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

(假设在y染色体上,则Ⅰ1、2的后代中男性都为单眼皮,与调查结果不符)
从Ⅰ1、2、Ⅱ4可知,控制眼皮的基因不在x染色体上。

(假设在x染色体上,则Ⅱ4为单眼皮,与调查结果不符) 因此,可断定控制眼皮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遗传。

三号家庭(耳垂性状)

Ⅲ(a)



(b)
无耳垂男女有耳垂男女图谱分析
由(a)图Ⅰ1、Ⅰ2、Ⅱ5可知:父母均有耳垂,而产生了无耳垂后代,可判断耳垂由显性基因控制,而且可以排除伴y遗传。

由(b)图Ⅰ1有耳垂,Ⅰ2无耳垂,而Ⅱ5有耳垂可排除控制有耳垂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据此初步判断有耳垂为显性性状,无耳垂为隐性性状。

若有耳垂为隐性性状,则不符合结论。

综上可得,控制耳垂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


2.2调查结果统计
注:在调查中出现了少数一单一双的现象,可(人类遗传性状调查)能是由于环境因素的作用而致,或者基因的纯和和杂合有关。

有两个人的眼皮由单眼皮变为双眼皮,其中一个人是在一次高烧后改变,可见,眼睑性状可能很容易受环境影响,又有人提出可能是由于基因激活时期因人而异或与人在发育中的内分泌有关但没有相关实验数据提供证明。

固关于此方面的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3讨论
遗传学(genetics)—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科学。

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异、传递和表达规律的学科,基因是遗传学的核心概念,孟德尔报告了性状遗传的分离律和自由组合律,为解释这些遗传现象,提出了遗传因子说,在这里遗传因子是根据科学实验推测的、决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孟德尔在试验结果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遗传因子(inheritedfactor/determinant,hereditarydeterminant/ factor)的概念,认为: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且每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显性性状受显性因子(dominant~)控制,而隐性性状由隐性因子(recessive~)控制;只要成对遗传因子中有一个显性因子,生物个体就表现显性性状;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而在配子中成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