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动手实践操作题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动手实践操作题
?得到的图形是( )
巩固提升 1.用一把带有刻度尺的直角尺 , ① 可以画出两条平行的直线 a 和 b, 如图 (1); ② 可以画出 ∠ AOB 的平分线
OP, 如图 (2); ③ 可以检验工件的凹面是否为半圆 , 如图 (3); ④ 可以量出一个圆的半径 , 如图 (4). 这四种
说法正确的有(
小明在对这两张三角形纸片进行如下操作时遇到了三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
( 1)将图 3 中的 △ABF 沿 BD 向右平移到图 4 的位置,使点 B 与点 F 重合,请你求出平移的距离;
( 2)将图 3 中的 △ABF 绕点 F 顺时针方向旋转 30 °到图 5 的位置, A1F 交 DE 于点 G,请你求出线
D
E
B
C
C
BC F B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9.如图 1,小明将一张矩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 得到两张三角形纸片 (如图 2),量得他们的斜边长为 10cm,
较小锐角为 30 °,再将这两张三角纸片摆成如图 3 的形状,但点 B、 C、 F 、D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点 C
与点 F 重合(在图 3 至图 6 中统一用 F 表示)
.
堂前小测
1.如图, CD 是 Rt△ABC 斜边 AB 上的高,将 △BCD 沿 CD 折叠, B 点恰好落在 AB 的中点 E 处,则 ∠A
等于(
)
A.25 °
B.30 °
C.45 °
D.60 °
例 2 在 △ABC 纸片中, ∠ ACB=90 °, AC=6 , BC=8 ,沿过其中一个顶点的直线把 △ABC 剪开,若剪得
E 所在直线为折痕,使点 A
8.操作与探究: ( 1)图 ① 是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 将该三角形纸片按如图方法折叠, 是点 A 与点 C 重合, DE 为折
痕。试证明 △CBE 等腰三角形;
段 FG 的长度;
( 2)再将图 ① 中的 △CBE 沿对称轴 EF 折叠 (如图 ② )。通过折叠,原三角形恰好折成两个重合的矩 形,其中一个是内接矩形,另一个是拼合 (指无缝无重叠 )所成的矩形,我们称这样的两个矩形为 “组合矩
)
A. 4 个
图 (1) B. 3 个
图(2)
图 (3)
图 (4)
C. 2 个
D. 1 个
A . 60
B .67.5 C. 72
D. 75
2.如图,小亮拿一张矩形纸图( 1 ),沿虚线对折一次得图( 2),下将对角两顶点重合折叠得图( 3) .按 5. 如图,是一张长方形纸片 ABCD ,已知 AB=8 ,AD=7 ,E 为 AB 上一点,AE=5 ,
② 顶点都在格点 (各小正方形的顶点 )上;
图1
图2
图3
( 4)有一些特殊的四边形,如菱形,通过折叠也能折成组合矩形
(其中的内接矩形的四个顶点分别
在原四边形的四条边上 )。请你进一步探究,一个非特殊的四边形 (指除平行四边形、梯形外的四边形 )满
图4
图5
图6
足何条件是,一定能折成组合矩形?
A
A
A
D
E
图( 4)沿折痕中点与重合顶点的连线剪开,得到三个图形,这三个图形分别是(
)
现要剪下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 (AEP ),使点 P 落在长方形 ABCD 的某一条边上,
A .都是等腰梯形
B.都是等边三角形
则等腰三角形 AEP 的底边长是 _______.
C .两个直角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
D .两个直角三角形,一个等腰梯形
4.在数学课上, 老师提出如下尺规作图问题: 作一条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 小芸的作法如下: 如图,( 1)分别以点 A 和点 B 为圆心,大于 AB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 C、D 两点;( 2) 作直线 CD. 老师说 :“小芸的作法正确. ”请回答:小芸的作图依据是 ___________.
的两个三角形中仅有一个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是
.
A
A
A
A
2.如图, 将半径为 2cm 的圆形纸片折叠后, 圆弧恰好经过圆心 O ,则折痕 AB 的长为
()
C
BC
B. 2 3 cm D. 2 5 cm
3. 将正方形纸片两次对折,并剪出一个菱形小洞后展开铺平,
成图 2 所示的图形并在其一面着色,则着色部分的面积为
()
A . 34cm2 B . 36cm2 C. 38cm2 D. 40cm2
4.当身边没有量角器时,怎样得到一些特定度数的角呢?动手操作有时可以解 矩形纸片 ABCD (矩形纸片要足够长) ,我们按如下步骤操作可以得
“燃眉之急 ”.如图,已知
7. 如图,六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 AB 是其中一个小长方形的对角线, 请在大长方形中完 成下列画图,要求: ① 仅用无刻度直尺, ② 保留必要 的画图痕迹 .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动手实践操作题
近年来中考数学试题加强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出现了一类新题 型 —— 动手操作题.这类试题能够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直
觉思维能力.解决这类问题需要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猜想、分析、综合、 抽象和概括等实践活动和思维过程,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 探索和发 现结论,从而解决问题.
典型例题
例 1 动手操作:在矩形纸片 ABCD 中, AB=3, AD=5. 如图 1 所示,折叠纸片,使点 A 落在 BC 边上的 A’
处,折痕为 PQ,当点 A’在 BC 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 P、 Q 也随之移动 .若限定点 P、 Q 分别在 AB、
AD 边上移动,则点 A’在 BC 边上可移动的最大距离为
上折 ( 1)
( 2)
对角 顶点 重合折 叠 ( 3)
沿虚 线剪 开 ( 4)
3.如图 1 所示,将长为 20cm,宽为 2cm 的长方形白纸条,折
6. 如图,将半径为 1、圆心角为 60°的扇形纸片 AOB , 在直线 l 上向右作无滑动的滚动至扇形 A'O'B' 处,则 顶点 O 经过的路线总长为 .
( 3)将图 3 中的 △ABF 沿直线 AF 翻折到图 6 的位置, AB1 交 DE 于点 H,请说明 AH = DH .
形 ”。你能将图 ③ 中的 △ABC 折叠成一个组合矩形吗?如果能折成,请在图 ③ 中画出折痕; ( 3)请你在图 ④的方格纸中画出一个斜三角形,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① 折成的组合矩形为正方形;
(1) 在图 (1)中画一个 45°角,使点 A 或点 B 是这个角 的顶点,且 AB 为这个角的一边;
(2) 在图 (2)中画出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 .
到一个特定的角: ( 1)以点 A 所在直线为折痕,折叠纸片,使点 B 落在 AD 上,折痕与 BC 交于 E;( 2)将纸片展平后,再一次折叠纸片,以 落在 BC 上,折痕 EF 交 AD 于 F.则 ∠ AF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