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溶洞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溶洞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贵州省江口至瓮安高速公路
隧道溶洞处理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安江高速公路TJ1B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4年月
目录
1. 工程概况 0
2. 编制目的 0
3.编制依据 0
4. 溶洞处理原则 (1)
5. 溶洞处理方案 (1)
1、隧道开挖轮廓外发育小型溶洞 (1)
2、隧道拱腰以上发育大型溶洞 (3)
3、拱腰以下大型溶洞 (5)
6. 安全保障措施 (7)
1、溶洞超前预知 (7)
2、保障措施 (7)
7. 环境保护措施 (8)
1、环境保护法规的学习教育 (8)
2、组织管理 (8)
3、环境保护实施计划 (9)
4、生态环境保护 (9)
大青山隧道溶洞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大青山隧道为小净距隧道,位于江口县闵孝镇境内,属长隧道。

隧道进口位于闵孝镇新岭村,出口位于闵孝镇石门坎村。

左线起讫桩号ZK8+475~ZK10+060,,长1585m,最大埋深约269m;右线起讫桩号YK8+488~
YK10+138,长1650m,最大埋深约254m。

隧道呈243°--231°方向展布。

采用灯光照明,机械通风。

隧道左线平面线行依次为R-∞、R-3500、R-∞、R-2850,右线平面线行依次为R-∞、R-3600、R-∞;隧道进口线间距16.38m,出口线间距为26.75m;隧道左右线纵坡均为1.72%单向坡。

2. 编制目的
隧道开挖过程中突然出现溶洞,给隧道施工带来洞害、水害、洞穴填充物及坍塌、洞顶地表塌陷的灾害。

为保证施工安全,遇到溶洞可以及时的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法和应对措施而编制。

3.编制依据
1、《公路隧道施工设计技术规范》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中交江口至瓮安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设计文件
4、超前地质预报资料
4. 溶洞处理原则
安江高速公路TJ1B合同段大青山隧道溶洞类型可分为小型溶洞、拱腰以上大溶洞、拱腰以下大溶洞等三类溶洞。

溶洞内常见的填充物有洞内积水、淤泥、湿滑泥渣并伴有碎石、石块等杂物。

岩溶水主要赋存于灰岩岩溶发育部位,开挖过程中,存在溶洞的基岩裂隙较发育,开挖至溶洞及裂隙处出现微弱~严重漏水现象,说明溶洞或裂隙及溶隙间有一定的连通性,且存在较大的储水空间,其水量丰富。

对于溶洞的处理应根据洞穴大小及洞穴相对隧道的不同位置关系,采用梁拱跨越、填塞、护拱加固等措施。

对岩溶水处理原则是宜疏不宜堵。

为防溶洞内的积水突然袭击,施工时可根据地质预报资料进行超前钻探,预备足够的抽水设备,以策施工安全,排水设施可采用排水沟、抽水设备将积水引排至洞外排水沟内。

溶洞内填充物一般松软、下沉量大、强度低、稳定性差,隧道穿越洞穴填充物地段时,可采用桩基加固、换填人工基础、超前管棚注浆等加固措施。

5. 溶洞处理方案
1、隧道开挖轮廓外发育小型溶洞
对隧道拱顶及拱腰以上发育深度小于2米的溶洞,清除溶洞内填充物后在溶洞周边打设Φ20药卷锚杆(长2.0~3.0米,间距120cm*120cm,深入
基岩大于1.0米,待初期支护施作完成后分次泵送C15混凝土回填。

对于隧道边墙发育高度小于3米的溶洞,采用C15的片石混凝土回填,并每隔2米设置一道Ø100mm软式透水管与中心排水沟相连。

对于隧道仰拱及路面下发育深度小于2米的溶洞,清除溶洞内填充物后,采用C15的片石混凝土回填。

当施工中遇到岩溶水时,综合采取截、堵、防措施处理,岩溶水水量不大时,优先进行疏导,当岩溶水水量较大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帷幕注浆、局部注浆等方式进行堵水,同时对施工可能引起水资源漏失程度做出评价,必要时应对当地生产和生活用水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2、隧道拱腰以上发育大型溶洞
1. 对于拱腰以上发育大型无填充物(或填充物可清除)溶洞,沿溶周边打设Φ20药卷锚杆(长3米,间距120*120cm,深入基岩>1.5米),设置Φ20钢筋网(间距20*20cm)后泵送C25混凝土,其最薄厚度不小于80cm,两侧嵌入岩石不小于50cm,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采用沙袋回填。

对于拱腰以上发育大型有填充物的溶洞,沿溶洞周边打设超前小导管或超前管棚作为超前支护,隧道开挖后初喷10cm混凝土,然后施工I20b型钢拱架、Ø6.5钢筋网(20*20cm双层)及喷射50cm混凝土作为护拱,并设置3.0米Φ20锁脚锚杆,在护拱保护下在施拱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

2. 当施工中遇到岩溶水时,,综合采取截、堵、排、防施工措施进行处理,岩溶水量不大时,优先进行疏导,当岩溶水量较大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帷幕注浆、局部注浆等方式进行堵水,同时应对施工可能引起水资源漏失程度作出评价,必要时应对当地生产和生活用水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3、拱腰以下大型溶洞
1. 隧道仰拱及边墙发育大型上部宽度较窄的溶洞,采用C15的钢筋混凝土梁跨越,施工中预埋Ø100mm软式透水管作为泄水通道。

2. 隧道仰拱及边墙发育大型上部宽度上部较宽的溶洞,采用桩基及钢筋混凝土梁跨越。

6. 安全保障措施
1、溶洞超前预知
施工前认真查阅超前地质预报资料,对于资料显示靠近开挖范围的溶洞进行超前溶洞钻探,已确认溶洞的位置、大小、有无积水、填充物情况等信息,以便采取适当的施工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

2、保障措施
溶洞内常见的填充物有洞内积水、淤泥、湿滑泥渣并伴有碎石、石块等杂物,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保证施工安全,应提前做好安全保障措施。

1. 超前地质预报资料显示将出现溶洞位置,安放逃生管道,并将逃生管道出口方向引出50米,并在管道内放置应急药品、食物和矿泉水。

2. 开挖时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的原则,以免出现大面积塌方。

3. 出渣前应由有多年经验的人员查看地质情况,根据围岩情况判断有无出现塌方的可能,并据此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下步工作任务;
4. 开挖时出现溶洞,未探明溶洞内具体情况前不得贸然进入溶洞。

应由有经验的施工人员先探明溶洞内的具体情况,组织施工人员先进行排除发现的危险源,并留存隐蔽工程照片。

组织人员采用上述合理施工方案,尽快处理溶洞,保证施工安全。

5. 未经安全教育的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不准上岗。

未进行三级教育的新工人不准上岗。

未经经过技术培训的工人,并经考试合格者才准上岗。

6. 做好进、出洞登记记录,监控设备正常运转,保障隧道外可对洞内情况时时监控。

7. 通过安全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提高职工遵守施工安全纪律的自觉性,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确保自身和他人安全,提高职工整体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8.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建立登记、整改制度,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制定整改措施。

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险情,必须立即停工,处理合格后方可施工。

7. 环境保护措施
1、环境保护法规的学习教育
由项目经理负责对项目经理部的领导层、管理层和作业队负责人进行环境保护法规的学习教育。

主要学习由国家颁布的“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矿产资源法”等。

2、组织管理
1)实行由项目经理部负责领导、部室分工管理、监督指导,作业队具
体实施的环境管理体制。

2)建立从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到各专业人员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分工负责。

3、环境保护实施计划
1)实行环境保护计划制度。

环境保护计划包括工程区段或工点施工的生态保护、生产作业或生活区的控制污染的标准、办法、实施的时间及其它有关要求。

2)环境保护计划作为施工计划的组成部分,随同施工计划同时编制,同时下达和实施。

在检查施工计划的同时检查环保计划完成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

4、生态环境保护
1)基本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

按设计要求对水源保护地、森林、和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有意识地保护,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2)水资源、自然水流形态的保护。

坚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止水污染。

3)水土保持
①坚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做好施工的水土保持。

②认真执行当地区域水土保持规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