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档案管理与产品数据管理(PDM)一、档案信息化工作框架在档案信息化工作总体框架中,某所根据档案信息内容、形式和来源的不同规划其不同的应用平台。
首先,根据信息化的总体规划,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与其它应用系统均建立在所园区网上;其次,以航空档案管理系统为管理应用平台,以目录或全文挂接的方式管理馆藏传统的各门类档案信息;第三,应用所OA系统实现对文书档案的行文、归档及利用的全电子化管理;第四,与型号设计密切相关的产品电子档案以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为管理平台。
二、数字化和产品数据管理产品档案数字化,极大地减少了费用、缩短了周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增强了企业或项目的灵活应变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飞机空调设计、制造、试验、飞行运行和管理的过程数字化,彻底改变了飞机空调制造业的传统模式、手段、方法、流程、组织和生产方式,提高了企业或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PDMDDM是一种工具,它能够提供一种结构化方法,有效地、有规则地存取、集成、管理、控制产品数据和数据的使用流程。
三、介入产品数据管理产品数据管理(PDM)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在数字化技术条件下的一种新型档案管理。
产品数据管理(PDM)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传统档案管理的业务范畴,但不涵盖传统档案管理,它是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的应用是传统档案管理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档案部门如果不能很好应对这个挑战,必然会出现危机。
档案部门介入产品数据管理(PDM)是必然的。
档案部门介入产品数据管理(PDM)要面对技术手段、工作方式和业务范围的转变。
如何提高整体技术能力,适应新工作方式、方法,处理扩展的业务和增加的额外工作是档案部门要正确解决的关键问题。
档案部门介入产品数据管理(PDM),使档案工作成为数字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档案部门必须通过对数字化工作的贡献来获得新的定位,再通过新的定位来取得更大的成绩,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档案部门通过产品数据管理(PDM)对科研、生产一线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而成为各项技术工作的一种不可或缺的依赖。
在产品数据管理(PDM)工作中划清与相关业务部门的业务分工界面以及建立良好的业务协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计算中心是信息技术基础核心部门,档案部门是一个应用管理和支持部门,双方应密切协作,以支持科研、生产一线等应用部门。
在产品数据管理(PDM)工作中,档案部门分工负责的内容主要应包括:* 参加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需求分析、选型论证、方案规划和实施。
* 参加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客户化和二次开发。
* 产品数据管理(PDM)的系统维护、调整、优化等运行管理。
* 以工程应用为背景的产品数据管理(PDM)应用技术研究,参加PDM技术预研。
* 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用户培训和技术支持。
* 产品数据维护和备份。
科研、生产一线是产品数据管理(PDM)的主要应用部门,他们是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的主要支持和服务对象。
档案部门应加强与设计人员的沟通,以随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
在对科研、生产一线的技术支持与服务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可以较深入地了解与熟悉工程背景与知识,而这正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基础。
由于产品数据管理(PDM)对传统业务流程的改变,会出现一些新的不明确责任的或原本是科研、生产技术人员的工作,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来做的情况。
对此,应正确处理好。
注意科研、生产一线技术和管理人员对你工作的评价。
他们的评价对档案部门的形象和定位非常重要。
这与对传统档案工作的评价的作用不一样。
开展产品数据管理工作也必须具备必要的设备条件。
设备条件取决于任务需求,档案部门在PDM工作中承担的任务范围会因各企业而异。
基本的设备应包括:网络平台,CAD图形工作站,普通PC机,扫描仪,绘图仪,打印机,刻盘机等。
可选的设备还有:光盘/磁盘/磁带库,磁带机,光盘打印机,彩色打印机,数码相机,高速扫描仪,文件服务器等。
四、产品数据管理工作介绍通过客户化定制与开发工作,构建适应本单位情况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标准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不能满足产品数据管理需求,从某种程度来讲,经过系统设置和客户化的系统方能成为可提供给设计人员使用的系统。
应用快速客户化环境集成工具,进行客户化定制和开发工作。
在标准数据对象的基础上扩展了某所的数据对象,并在以上三个对象上扩展某所独有的零部件属性。
这些属性信息是形成各种统计报表的基础。
到目前为止,我们在系统中开发出自动生成报表程序,通过从数据库中提取多种属性信息,生成细目表、目录单、单机零件清册、有效模型目录。
系统根据设计人员已经填写好的各种属性,提取属性信息,并进行加工,形成各种统计报表。
深入了解设计部门对产品数据管理的需求,提炼作业模式,进行场景定义在不同的设计阶段,对产品数据管理系统有不同的需求,系统实施人员定制适合设计应用的、规范化的工作场景,确定工作模式及不同模型数据的管理办法,建立了一整套PDM系统中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在三维发图工作中可能会用到的典型工作场景,完善了操作规范。
并在型号应用过程中,不断对场景进行完善,使其更符合设计员的需求。
制定规范和管理办法,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及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使系统能够尽快地投入到型号设计中来,设计员要迅速掌握系统的使用方法,为此,制定了相关的使用规范,用以减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同时,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系统故障,还制定了系统安全管理办法。
依据保密制度有关条例规定,确定服务器主机不开放管理员用户的密码;主机不开放远程访问的服务;主机不开放ftp的服务。
操作系统的安全,由网络信息中心系统管理员负责。
系统内部的安全,由应用系统的管理员来完成。
服务器的备份使用备份软件自动备份到专用的磁带库中,备份策略为每周末进行一次完全备份,平时每天晚间进行一次增量备份,所有备份均采用冷备份。
建立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型,确保系统的安全;在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中,合适的人员组织结构模型和用户权限设定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保证系统中的数据是安全、有效的,正确有效的权限管理是构建PDM系统的基础,因此在创建安全模型时我们综合了多方面的因素,该因素主要包括人员、角色、组织、项目和数据对象等。
与产品类及产品相关的操作由专人负责,普通用户不具有创建产品类及产品的权限,用户对自己创建的数据具有完全控制的权限,对其他人的数据只读。
完全控制的权限包括读、写、创建、查询。
在设计初期不允许用户更改数据对象的状态。
系统管理员可对特定对象授权,也可单独对某一对象的属性信息进行权限控制。
做好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培训与技术支持,保证型号工作的正常开展;在正式发图前对参与三维数字化设计的各专业进行了应用培训,对各专业设计人员和工艺员进行了流程培训,通过培训,设计人员掌握了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开始设计工作。
在各专业集中应用期间,设专人在现场进行疑难解答和故障排除,随着系统应用的不断加深,会出现新的问题,系统实施人员编写相关的操作文档供设计参考。
在三维设计发图过程中实行电子审签,保证模型数据的有效性;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大量的产品数据是应用三维设计软件生成的,这些数据要进行电子审签,与总体和相关专业结合纸质审签流程和具体的业务需求,定义了适合某所工作需要的电子审签流程。
在系统缺省的工作流模块的基础上,开发了在审签过程中对数据状态的检查及装配件审签时对子零件状态的检查程序。
可在数据提交流程之前对数据规范性进行必要的检查。
并且,在装配件提交流程之前可通过程序自动检查其子装配/零件必须是已批准的。
通过电子审签,产品数据得到有效控制及发放数据的合法有效。
目前电子审签流程已应用到型号设计中,大部分零部件通过审签后状态已达到批准,权限被系统冻结。
探索异地协同的技术手段,初步实现厂所设计发放管理采用全三维设计发图,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发图方式,工艺设计人员开始提前介入设计发图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设计和制造的并行。
在设计过程中,随着数据的成熟度不断提升,陆续预发放三维数据,产品数据管理部门将数据保存到本地,通过刻录光盘的形式将数据预发,待系统中的数据达到批准状态,成为可供生产依据的数据。
管理产品设计数据某所从1996年开始实施应用PDM系统。
在PDM中完成的主要工作有:符合型号工作要求的组织机构(用户、角色、分组)和数据安全模型;满足数据审签需要的电子流程模板并完成了全部数据的电子审签;初步验证产品配置管理;符合工程要求的产品信息统计报表系统;二图样数据和三维几何数据管理;产品技术状态工程信息管理;初步的产品数据更改控制等等。
管理用户技术资料为适应型号用户技术资料电子化需求,用户技术资料从设计编写、审签到编辑出版、电子化制作等过程全部采用电子化管理,取消原纸介质的全部流程与管理模式,某所采用PDM系统管理用户技术资料的全部过程。
PDM系统中建立共享的型号用户技术资料结构树,结构树依据飞机型号(批次)、具体的型号资料(单册书)、章节的层次来定义。
在PDM系统中,为保证用户技术资料手册正确有效及状态冻结,在PDM系统中实现电子审签。
为适应审签工作,创建了适合电子审签的用户角色及组织机构,定义了同纸质审签流程一致的电子审签模板。
经过电子审签后,数据状态达到批准,数据权限被冻结。
关于档案工作中目前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一、档案的完整性问题现状:目前设计、制造过程已广泛采用三维数字化设计手段,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三维模型数字信息)。
这些数据产生的环境不同、依托的系统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型号也会形成多种格式、多种属性多个状态的产品数据源。
问题:如何对产品、产品结构、零部件(包括标准件、成品、耗材等)及属性、零部件位置信息、零部件构型信息(批架次信息)、审签信息、文档(3D、2D文档及其他文档)及属性、零件与文档关联等数据按照档案的要求定义、取舍,并转换成档案元数据,保证重点型号档案完整,需要在技术上进行深入研究。
二、数据的成套性问题现状:这些数据需要在相应的环境、系统中才能再现。
但目前的档案管理系统在技术上不能实时、全部的再现这些数据。
问题:档案管理系统中需要管理哪些产品数据;是否管理产品结构;是否再现PDM状态下的产品结构;产品信息是逻辑归档还是物理归档;是动态管理还是管理某一状态数据;如何集成异构的数据;三维模型与纸质档案配套关系;如何构架电子档案的成套性、按怎样的形式组成全套型号电子档案、按什么标准提供送审电子档案及上报等都是目前重点型号档案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关于建立新的管理标准问题现状:行业中已经启动编写标准的工作,但目标主要是以技术标准为主。
问题:制订相关技术标准对解决数字信息的归档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但也需要修订和完善现有的法规体系和管理标准,建立适应数字化设计、制造形式下重点型号档案管理的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