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备课是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为了加强备课管理,切实提高备课效益,我校决定以实施集体备课为突破口。
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年级组、学科组的均衡发展。
集体备课是我校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使集体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实施方法和步骤:
1、选择内容。
由备课组长提前一周确定每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和主讲人。
内容形式应多样,可备某一课,某一单元或针对某一问题形成解决办法,可参照优秀教案,进行改动。
2、钻研教材。
备课组的几位教师要对确定的备课内容进行认真钻研,思考,提出教学设计思路。
3、集体研讨。
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备课组教师对备课的内容进行集中研讨,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各自发表建议,形成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4、整理完善。
根据集体研讨的结果,由一位教师执笔撰写,进一步加工、整理、完善形成完整操作性强的教案。
5、操作实践。
按集体备课的教案执教,同时教师还可根据教师本人和班级的实际,随时调整教学设计,以求最佳效果。
备课组的教师听课,与学校小型教研活动结合起来。
6、教后反馈。
在教学结束后,备课组教师要及时交流教学情况,反馈教学效果,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改进措施。
7、总结成效。
反馈的基础上,各位教师要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认真撰写教后笔记,分析成与败,总结得与失,改动教案,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
8、检查评价。
教研组安排时间交流备课组的优秀教案,并在学校博客上与大家共享。
三、管理措施。
1、备课组组长:各年级组的教研组长。
2、完善制度。
集体备课活动原则上每两周进行一次,具体时间由备课组长确定。
每次活动安排一位“主备老师”主讲,全体教学组人员参加。
主讲教师吸收组内教师的意见,进行调整形成教案,每次活动指定专人填好记录。
备课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开展好集体备课活动,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