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漆工序作业指导书B
3.5.3 产品加工的档案资料由车间专人负责保管,保存期建议为两年。
4 物料流转
4.1所有作业人员应加强经表面涂装处理后的零件的保护,注意轻拿轻放,不要多层堆叠,确实因特殊原因需堆垫时,应用纸片或气泡膜进行隔离保护;
4.2必须经过质量部检验员的检验合格,由检验员、生产人员在“物料追踪卡”上签字后,方可流入下道工序;
3.4.1.2对防护要求较高,特殊使用场合的产品,有时是以环氧粉末喷涂作为底层的;
3.4.1.3底漆入烘箱120℃±15℃烘30~60分钟;
3.4.1.4底漆层技术要求
烘干后漆膜厚度20~30μm,要求无流挂、无垃圾、无碰坏。
3.4.2批嵌腻子打磨
3.4.2.1头遍腻子填缝、凹坑,入烘箱140℃±20℃烘30分钟后出箱,自然冷却至室温,用2#砂布包木方块磨平;
电子测厚仪
涂层性质
底漆层厚度
面漆层二道厚度
涂层总厚度
一般性装饰
30~50μm
60~80μm
60~100μm
保护性涂层
-
-
100~180μm
防腐性涂层
-
-
180~250μm
2涂漆涂层表面质量精度
本公司钣金产品涂漆层规定只允许Ⅰ、Ⅱ级2个精度等级标准:
2.1Ⅰ级精度要求
涂层表面不允许有波纹曲面的凹凸不平,应光滑光亮(无光和半光漆除外),无花斑,无“桔皮”,不允许有肉眼可见的机械杂质、污浊、气泡、针孔、擦伤、流痕和修整痕迹等缺陷,复色和字迹界线要整齐无虚影,美术漆的花纹清晰明显、均匀(弯曲凹角处允许有不明显缺陷);
3.4.2.2第二遍腻子补批遗漏部分,入烘箱120℃±15℃烘30分钟后出箱,自然冷却至室温,用2#砂布包木方块磨平,清除孔眼流挂腻子;
3.4.2.3批腻子技术要求
批腻平整,无凸凹不平,无碰伤痕印,做到砂磨光滑平整,无砂痕,无流挂。
3.4.2.3补喷底漆。
3.4.3喷面漆层
3.4.3.1喷涂平光层,喷涂后在常温洁净无尘环境中放置30分钟入烘箱,烘后漆膜厚度以20~35μ为宜;
2.3检验方法:在自然散射光线或无反射光的白色透射光线下,按涂层加工精度要求,以目视法进行。光的照度不应低于300勒克斯(相当于制品放在40瓦日光灯下,距离为500毫米处的光照度),制品与肉眼距离为350毫米。
3漆膜干燥性
上海柘电电器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
喷漆工序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QD/ZD-015
页 数
4.3 流转时,图纸应随物料一起流转,流转必须由本工序人员与下道工序办理交接记录,即在“工艺流程卡”上签字.
上海柘电电器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
喷漆工序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QD/ZD-015
页 数
6
页 码
4
制 订
金笑天
版 本
A
制订日期
20081224
5 作业后整理
5.1将用过后工量具擦净,并有序地存放在工具箱中。
6
页 码
6
制 订
金笑天
版 本
A
制订日期
20081224
a)以手指用力按在漆膜上,不留有指痕即为干燥;
b)在被测漆膜上放上脱脂棉球,并在棉球上压放重200克底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重物,30秒后将重物、棉球取走,若漆膜上不粘有棉丝即漆膜实际干燥。
4漆膜的划格试验
采用保险刀片在漆膜上切六道平行切痕(长约10~20毫米,行间距为1毫米,深度以切穿漆膜底层为准),然后再切与前者垂直,间距深度相同的切痕六道形成#字格,过后用透明胶带去粘,以脱落受影响面积应小于划格总面积的15%为合格。
目测
喷漆的后续处理指:
清理保护用的遮盖物;
发现盖保护的未达到保护效果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平板用木片刮去多余的漆膜,丝牙用丝锥或板牙重新回丝处理);
3
附着力
2-3级(涂膜厚度≤70μ)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4
硬度
不小于(铅笔2H)
见★
5
厚度
塑粉:框架类75-120μm;门板类60-85μm;冲压件附件45-70μm;(油漆见下表)
2.2Ⅱ级精度要求
涂层表面无明显的凹凸不平,允许稍有渐变弧度,应光滑发亮(无光和半光漆除外),无花斑,无较严重的“桔皮”,每平方米上机械杂质的数量不得超过五个,其中不大于2毫米长的纤维杂质不得超过1个,颗粒状杂质的直径不得大于0.5毫米,数量不超过2个,且两个杂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毫米。不允许有污浊、擦伤、气泡、针孔、流痕和修整痕迹。复色和字迹界线要清晰、整齐无虚影,美术漆的花纹清晰,较均匀。
上海柘电电器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
喷漆工序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QD/ZD-015
页 数
6
页 码
3
制 订
金笑天
版 本
A
制订日期
20081224
“色标管理规定”)。
3.3.8.2鉴定及质量记录经自检、专职检及顾客审定确认均应记录在案,当事人签名以便追溯(色标确认记录)。
3.4喷漆
3.4.1喷底漆层
3.4.1.1通常母材为钢时喷铁红环氧底漆,当母材为铝及铝合金时底漆层应是锌黄环氧底漆;
2职责
2.1车间作业人员按要求进行作业;
2.2车间主管要做好生产的安排、协调和管理(包括6S管理),并对喷漆的质量进行检查;
2.3检验人员对作业完工产品进行检验。
3工作程序
3.1 物料交接与准备
3.1.1经前处理后的工件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流转到涂装车间(一般在干燥后2小时内),涂装车间必须在16小时内完成腻子、喷漆两道工序;
5.2清洗喷枪、喷嘴及粘度计、量杯等,关闭设备电源,做好设备保养工作。
5.3 生产现场的管理必须符合“制造现场6S管理制度”的规定。
6相关文件
6.1制造现场6S管理制度
7质量记录
7.1烘箱运行工艺参数记录表
上海柘电电器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
喷漆工序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QD/ZD-015
页 数
6
页 码
5
制 订
3.4.3.2喷洒桔形美术纹(根据顾客要求喷洒颗粒的粗细),喷涂后在常温洁净 无尘环境中放置15~30分钟,时间不宜过长,然后送入烘箱烘干;
3.4.3.3烘干条件与时间:
a.喷涂平光入烘箱120℃±15℃烘干保温30分钟;
b.喷洒美术桔纹入烘箱130℃±20℃烘干保温30分钟;
c.顾客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要求操作。
3.3.4调色配漆
按顾客提供的色板、色卡调制油漆,每次调色配漆的调配比例或各种油漆的用量均要记录于“调色配漆比例记录”中。
注意:在配制深色调时,要比色板(卡)偏深些,配制浅色调时要比色板(卡)偏淡(因为漆膜经高温固化后深色略变浅,反之浅色要变深),具体偏多少要视调色操作者的经验而定,有时候不是一次能到位的,往往要多次试配色,多次试喷后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3.3喷漆前的准备工作
3.3.1个人防护准备
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口罩及防护围裙等;
3.3.2 技术准备
施工前,作业者应充分了解图纸(或顾客提供色板)上关于颜色、油漆种类及美术纹型等技术要求;
3.3.3设备及场地的准备
3.3.3.1在每日工作前应对空气压缩机试运行5~10分钟,并排净贮气桶中的水分,待运行正常方可投入使用;
3.1.2生产组长负责组织人员对上道工序流转下来的物料(零部件)进行检验和清点,与上道工序作好交接;
3.1.3不应该喷涂的部位,应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保护:平面用贴纸覆盖,丝牙用磺腊管包裹。
3.2.喷漆环境控制
施工前,除了前道涂层的表面要清洁、干燥外,还要注意底材温度≥10℃且要高于露点温度3℃以上,以免底材的凝露影响涂料的附着力。一般说来,在相对湿度低于85%的情况下,最低的底材可施工温度与环境温度基本相同,因此在相对湿度低于85%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施工。
文件编号
QD/ZD-015
页 数
7
页 码
7
制 订
金笑天
版 本
A
制订日期
20081224
附录2:涂装不规范的操作
3.3.7试喷
准备100×100×δ1.5试板叁块(已前处理)喷底漆、烘干,喷涂平光、烘干,喷洒美术纹型、烘干。
3.3.8样板鉴定
3.3.8.1样板鉴定要求
a)颜色按顾客图纸、技术协议书、色板、色卡鉴定色彩偏离程度,有明显色差者应重新调漆再度试喷直至顾客满意;
b)样板经顾客鉴定合格后(提供一块给客户保存),封样作为生产、检验的依据(具体可参阅
3.3.3.2喷枪套上喷嘴空喷,检查气路是否畅通;
3.3.3.3场地清扫,磨石地用湿拖把拖净,检查喷漆室,吸风设备运行是否可靠;
3.3.3.4开启干燥室(烘箱)电源,5分钟后观察测温指示,若有升温,则表示烘箱工作正常;
3.3.3.5配漆现场应配备涂-4粘度计、秒表、量杯、400目以上铜丝过滤网、洁净纱布等;
3.4.4 后续整理
a.清理保护用的遮盖物;
b.发现盖保护的未达到保护效果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平板用木片刮去多余的漆膜,丝牙用丝锥或板牙重新回丝处理);
3.5记录保存
3.5.2 烘箱作业人员要做好每批产品的烘箱运行参数记录工作,并将相关参数记录于“烘箱运行工艺参数记录表”中,下班前将记录交于生产组长;
编制:金笑天日期:2008/12/24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页 数:6页 码:1
序号
更改申请单编号
页次
处数
内 容
修订人
修改日期
上海柘电电器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
喷漆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QD/ZD-015
页 数
6
页 码
2
制 订
金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