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

质变差
对土壤: ①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②来水来沙减少,
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
对生态: ①海水入侵,海岸侵蚀加剧;②湿地减少,影响动植





⊙⊙ ☉☉



R ⊙ 大峡谷

⊙☉ ☉⊙ ☉
4301
2000-3000 1000-2000 500-1000 200-500 0-200 0~-200 -200~-1000 季节河 沙漠
⊙☉ 主要城市
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 然环境的影响?
30°
◆ 国家公园
中下游分界
上图中R河中下游地区年降水量约
案例分析
深处内陆
水汽来源少 流水作用弱
降水稀少



蒸发强烈

大气湿度 低
统一演
化 风蚀 地貌
为主
土壤肥力较低
温 差 大 比 热 容 小
作涵 用养 较水 弱源
植被 稀少
例1 读我国某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关系示意图,分析回 答(1)~(2)题。
(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B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整体性特征
水文变化 泥沙淤积,泛滥平


地貌变化 侵蚀沟谷,沟壑纵横


土壤侵蚀
表土流失,肥力下降
失 植被退化 植被下降,逐渐消

气候变化 蒸发加剧,趋于干旱
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气候统一变 化的过程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合作探究
西北地区景观
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等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 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
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
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
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科罗 拉多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对气候: 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
对河流: ①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②海水倒灌,水

壤不足
二氧化碳的平衡,氧气的平衡,藏羚羊种群数量的平衡
地理要素间的平衡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案例 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
汉代的黄土高原,草肥水美、山青水秀。自唐代以后,大 兴土木、连年战争,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土壤受流水侵蚀, 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面土层,土壤肥力逐渐下降,植被生长慢 ,气候变得干旱,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沟谷不断加深扩 大,最终形成千沟万壑的景观。
6CO2+6H2O 叶光绿照素(C有6H机12O物6+)6O2
大 气
绿色 水圈 植物
自然环境各 要素综合作
用的产物
学 案:
藏羚羊
藏羚羊
地理环境与藏羚羊数量的关系
环 食物、水源丰沛
寒潮少 境 避风处、含盐土
壤充足
藏 存活率上升

数量增加

藏 存活率下降
羚 羊
数量锐减
环 食物、水源、
避风处、含盐土
工林。
仅存人工林 天然次生林
滞留降水 功能降低
洪 水 断


林 土壤腐殖
土壤肥
减 质减少 少
力下降
风 化
水土流
沟谷纵横岩

失加剧
石裸露

当堂检测:
比较A、B所在地形区自然地理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比较A、B所在地形区自然地理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似性:外流盆地,河流水量大,水能丰。 差异性:甲: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砖红壤。
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紫色土
1、如果某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 地理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请你 把这些变化填入下图方框中。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增大,河流含
沙量增加,易发生洪涝灾害
动物:失 性去减栖少息地,生物多样
植被破坏
地下水:渗地入下的水地位下下水 降减少,
土壤:水 层土变流薄失,加肥剧力,下降土
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
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它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
材料:阿斯旺大坝的建设对尼罗河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下游泥沙淤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
②地中海沿岸渔业减产; ③海岸侵蚀加剧; ④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材料运用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
120°
105°
结论:某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对下游 地区会产生如何影响?
河河
流流
上 中
上 中 游
游水
砍土
伐流



河 流 含 沙 量 增 加

河道泄洪

能力降低

发生洪 涝灾害

泥 沙 淤 积
河 床 抬 升
地 下 水 位 升 高
土 壤 盐 渍 化
结论: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的 物质循环
物质迁移
能量交换
循环
传递
自然地理环境
生物循环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 无机界联系起来,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大气 水
二氧化碳



植物
无机盐
死亡
呼 吸
动物
死亡
土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无机盐 分解
微生物 分解
生物联系了有机界和无机界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 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湖泊演化演化为陆地的过程, 是地形、气候、生物、土壤、水文等要素的统一变化过程
地形:湖泊 陆地 气候:湿润 干燥 生物:水生生物 陆生生物 土壤:土壤水位 土壤水位下降 水文:湖泊面积 缩小直至消失
体现了自然地理要素在 演化过程中的整体性
东北森林
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地区,经过20世
纪大规模的采伐,森林面积锐减,多为天然次生林或人
汉代的黄土高原 草肥水美、山青水秀
今天的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景观
水土流失的过 程是地貌、土壤、 生物、水文统一变 化的过程,黄土高 原景观正是这种统 一变化形成的,说 明自然地理各要素 相互作用引发的发 展演化具有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间接或直接的相互 作用关系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土 壤、地形等要素组成的整体

1、大尺度自然地理环境中有哪些圈层? 2、各圈层间通过哪些循环使彼此间进行联系与 作用的?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大气、水、生物、岩石、土壤、地形等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
(2)下列有关叙述,属于M环节的是( A )
A.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B.山区坡陡,水力资源丰富 C.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 D.水系发育,山、丘、盆、谷交错分布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要素的演化。 2、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 状态的改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