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共54张PPT)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共54张PPT)
向南北的自然带变化
干湿度(经度) 水 地带分异规律 分 (经度地带性) 垂直分异规律 水热 (垂直地带性) 状况
海陆 分布
海拔 高度
经线延伸 中纬地区,如亚欧大陆 经度更替 中纬地区从沿海向内陆
的变化
等高线延伸 中低纬度的高山,如
从山麓到山 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
顶更替
然带
地方性分异规 律(非地带性)
地方地形、气 沿一定地
1、三地自然景观是如何更替的? 2、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受什么因素影响? 3、这种地域分异在哪些纬度表现更典型?
温带森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 的更替(水分的影响)
80 ° 70 ° 60 °
90 ° 80 °70 °
亚寒带针叶林带
40亚°热温带带常落绿叶硬阔叶叶林林带带温带荒带漠 30 °
(2)比较珠峰南坡 和北坡降水量的差异 并解释原因
珠
因为南坡处在来自印
穆
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
朗
风坡
玛
(3)想一想,珠峰
峰
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
垂
原因
直
因为南坡处在来自印
自
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
然
风坡,降水量大,
带
因而积雪量大,雪线 较北坡低
垂直带谱的起始带称基带,
也就是山脚处的自然带。
①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中纬--大陆东岸自然 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 更替
亚寒带针叶林带
1.图中三地自然景观是如何更替的?
2.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受什么因素影响?
back
这种地域分异在哪些纬度表现更明显?
从 沿 海 向 内 陆 的 地 域 分 异
温带草原带 苔原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温带混交林和温 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冰原带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1、湿润地区:选择相应的适生树种,植
树造林。
2、干旱地区:培育适应当地水分条件的
灌丛群落。
3、草原自然带:退耕还草 4、森林自然带:退耕还林 5、湿地区域: 退耕还湖
探究活动:看图,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景观一样吗?
热带草原带
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 2 3
纬度地带分 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热 量
太阳 辐射
纬线延伸 低纬和高纬地区,如非 纬度更替 洲沿200E经线,自赤道
1 南北半球高纬地带的自然带的分布差异 (海陆分布引起的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 叶林带和苔原带)
2 天山山脉南北坡的差异 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的 差异、绿洲(地形起伏引起地形雨、获 得太阳光热等的差异)
3 洋流影响(暖流——增温增湿——自然带 向较高纬延伸;寒流——降温降湿—— 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
6.图为北半球理想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 请回答:
(1)图中表示同一种自然
带的是 _B_ F
_
(2)A自然带的名称是
亚_热__带___常__绿__硬___叶__林_ 带
(3 )自然带G、H在南半 球缺失的原因是
在南半球该纬度地区, 地_表主要是海洋_
A B
图2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 图2回答3~6题。
分异规律
更替方向
纬度的
自
地域分
然
水异
地 理
地平
带 性
经度(干 湿度)的
环
分 异
地域分异
境 的
规 律
垂
山地的 垂直地
差
直 域分异
从低纬 到高纬
从沿海 到内陆
从山麓 到山顶
异 非地带
性 性分异
规律
地方性地域分异
分异基础 影响因素 热量 太阳辐射
水分
海陆位置
热量 水分
海拔高度
下列各反映自然带分布的哪一规律?
及坡向。
乞力马扎罗山的基带是热带雨林带
哪一边是阳坡?
A
B
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关系
为什么30附近的雪线位置最高?
练习巩固
▲下面哪座山位于中国秦岭—淮河以北 的暖温带地区?
2、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自然因素的 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称非地带性因素
律相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
②山麓地所处的
海 拔
地理纬度、山地海拔高度及坡向等
高 因素有关(如下图)
度
④中低纬度高海拔的山脉表现最明显
⑤同一自然带在阳坡海拔较高,阴坡较低。
⑥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
垂直自然带谱 的丰富程度取 决于山地的海 拔高度和纬度 位置、基带的 海拔高热度带草,原以带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低纬——从低纬向高 纬依次更替
热带荒漠带
冰原带
苔原带
高纬-- 从低纬 向高纬自然带 的更替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中纬--大陆西岸自然 带 从低纬向高纬更替
范围约为(B)
A.62°N ~ 68°N
B.52°N ~ 58°N
C.50°N ~ 54°N
D.52°N ~ 62°N
(2)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
布的海拔高度(c)
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
读图分析回答:
(l)自然带①是
带
,它在40°N的高山上的分
布高度是
。
(2)自然带②在南半球
草原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50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35 ° 25 °
20 °
10 °
10 °
0°
大陆西岸
大陆内陆
0°
大陆东岸
珠穆朗玛峰的南 坡自然带随海拔高度 的增加如何变化?这 种变化是由什么因素 决定的?这种地域分 异在哪些高山上表现 明显?
P81活动2(1)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南坡纬度低、海拔低、相对高度大,所以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候、较大范围 地面组成物质、
势剖面发
洋流等
生变化
比较普遍,如华北平 原、沙漠中的绿洲、 南美南端东西差异
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地域分异是有规律的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纬度地带性… 从赤道到两极
2、干湿度地带性 …从沿海到内陆
3、垂直地带性
定 更替:沿纬度变化方 更替:沿经度变化方 更替:沿海拔变化
义
向。 延伸:沿纬线方向。
向。 延伸:沿经线方向。
方向
图
4
距海远近引
起份水差异
示
纬度高低引起 热量的差异
海拔高度 引起热量 的差异
主要是由于纬度位 主要是由于距海远 主要是由于海拔高
成
置引起的热量差异 ,同时也受水份条
近引起的水份差异 ,同时也受温度的
度引起的水、热变 化,而导致自然带
件的影响。 在高纬 影响。
3.自然带名称的命名依据是( C )
A.地形类型名称
B.气候类型的名称
C.植物分布类型名称 D.土壤类型名称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 A ) A.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B.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C.南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 D.南北纬50°~70°之间的广大地区 5.世界上由沿海向内陆分异最明显的是在哪个大 陆的中纬地区( C ) A.北美大陆 B.南美大陆 C.亚欧大陆 D.非洲大陆
3.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D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4.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A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5.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是否有分布
;判断理
由是
。
(3)自然带③所属的气
候类型一般为
和
。
(4) ⑤所在的自然带在
全球最大分布地区是___
___
(5)垂直地带性表现最
明显的纬度地带是 __
。
“北半球自然带的纬度地带 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
解析 解答此题,要与“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相对照。自然带 ①位于北纬70°~85°,可判定为苔原带;根据纵坐标,可读出其 在40°N高山上的分布高度为4000~5000米左右。自然带②分布在 50°~ 70°N之间,可判定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南半球因相同纬 度绝大部分是海洋,故无此带分布。在判定各自然带分布高度的纬 度差异时,这里特别要注意雪线高度的纬度变化。雪线是多年积雪 区的下界,是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一般情况下,雪线 高度随纬度的增高而降低。从理论上讲,由于太阳辐射的差异,北 回归线附近的雪线高度应低于赤道附近,但实际却高于赤道附近, 这是因为回归线附近,降水比赤道附近少。显然,雪线的高度不仅 与温度有关,还与降水量的多少有关。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北坡的雪 线高度低,也与南坡的降水多有关。 答案 (l)寒带苔原 4000~5000米左右 (2)没有 南半球适宜该自 然带分布的纬度范围内绝大部分是海洋 (3)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 海洋性气候 (4)亚马孙河流域 (5)低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