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雒园文化旅游区概念规划及详细规划

雒园文化旅游区概念规划及详细规划

感觉欠佳
控规指导思想
深化总体规划,强化作为主要旅游组团的功能和空间布局。 继续强化本分区旅游、居住的职能,带动周边乡村发展,
共同构筑涛雒的旅游核心区 突出水乡古镇的特色,做足绿文章、水文章、文化文章 超前规划,注重社区发展的弹性,协调近、远期关系 为土地的综合开发、规划管理以及下层次规划和相关工程
“与沙滩、海浪、螃蟹共舞”、“螃蟹第一村”
网络关注度 15,900
62,200
桃花岛 “赶海拾贝,享受渔家风情!” 乘船撒网、海边垂钓 37,600
乔家墩 蓝色的大海,金色的沙滩,翠绿的松林,神秘的海岛。
子村
依山傍海,林海相依
肥家庄
“蓝天、碧海、金沙滩”是我们特有的名片,观海景 日出,赶海垂钓、吃渔家饭、渔舟唱晚让您流连忘 返!
弃置地其次,占25.40% 水域占8.15%
土地利用现状问题
土地利用极其浪费,效率低下,缺少公用设施:
现状用地结构不够清晰,用地功能混杂 居住区配套设施欠缺,居住品质一般 公共绿地的数量和品质有待增加和提高 公共服务设施分散,服务层次较低 镇区整体建筑风貌特色不鲜明 相邻功能区的建筑以及空间尺度存在较大差异,整体空间
建设区域既陆地相通又水路相连,建设时可依势而建,无需大 规模开挖和回填。
项目发展条件
资源本底:丁肇中祖居、南店河湿地、盐田虾塘 用地条件:大部份土地均为非耕地;陆路水路通达 地方文脉:盐文化、宗教文化、海洋渔业文化、水乡
文化、商业文化、名人文化、乡土文化
文脉梳理
典型时期
地位
文化载体
宋 鲁西南通往沿海、江苏通往山 典故、地名
“涛雒口”、渔家
东的交通要道
小院等
明、清、 区域商埠重镇
典故、老字号、地名、商号、洋行、仿古
民国
建筑
一条街
名人 文化
乡土 文化
明、清、 人才辈出,产生了众多对世界、人物、建筑、遗址 “状元镇”美誉、
民国 中国产生影响的人物
丁肇中祖居、旷视
山房遗址(已毁)

--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人文活动 地方特产、人文活动 渔船开光、龙灯舞、
复合休闲街区
重点项目
景观地产 度假酒店 盐疗SPA
盐海健康池 、涛雒不沉海 、盐泥浴馆 、 清新盐吧、盐护肤 体育公园 童玩休闲、传统休闲、海底寻宝——休闲潜水
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
地名系统 古地名:以望岱门命名景区西大门,随着景区发展分别以
奎兴门、观海门、朝阳门命名景区的北、东和南门。 涛雒口:景区游船码头 涛雒场:盐疗SPA 老字号:加强对老字号的研究,以老字号的名称命名涛雒
“民俗 包括济南、潍坊、 山东的文化腹地,孔孟故里、
村”、
淄博、泰安以及
民俗之乡、民间信仰等特
“古村” 曲阜的鲁中地带

“山村” 鲁南的沂蒙地区
干叉石草顶的房屋、饮食服装 上的地方特色、红色文化
“平原村” 鲁西、鲁北 “湖村” 山东运河沿线
“新农村” 全省
同黄河有关的民俗文化、渡口 渡船文化
形成了“湖村”和“船屋”的 生活景观和习俗
一 廊:滨河生态长廊 八 区:雒园水街游览区、齐鲁名人区、复合休闲街区、
水景度假区、高尔夫度假区、湿地景观区、安置提升区、 预留发展区
功能分区规划
总平面
概念策划
破题 “文化之园、品味之园、体验之园、快乐之园” 承题 闲——休闲文化 园——园林文化 古——历史文脉 趣——趣味性
交通系统规划
对外交通:同三高速公路、G204、沿海公路 区内交通:主干道: “三纵两横”
次干道:连接各个功能组团之间的道路,6米宽 步行道:南店河;雒园水街;高尔夫 水上交通:雒园水上游览码头。 停车场: 2处,全为地面停车。其它配建停车位按标准执行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三纵两横” 公共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 商业、金融、市政公共设施等单位,绿地率不低于25% 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30% 文化、卫生、体育、教育科研等单位绿地率不低于35% 别墅区绿地率不低于40%
现代科技农业、生态农业
典型案例
长岛和日照“渔家 乐”,荣成“胶 东渔村”
潍坊的杨家埠、石家 庄,淄博的蒲家 庄、济南的朱家 峪
蒙山的“沂蒙人家”、 莱芜的“山里人 家”枣庄的“山 里人家” ——
——
寿光的三元朱、钓鱼 台,烟台莱芜的 南山
日照市特色乡村类型
王家皂 任家台
产品卖点 “乘船出海、撒网捕鱼、赶海垂钓、登岛探秘”
RC
商住混合用地
S
道路广场用地
G
绿地
E
水域和其他用地
Y
预留发展用地
合计
面积(ha)
155.09 103.47
3.26 129.32 49.89 41.33 13.56 392.45
比例(%)
39.52 26.36 0.83 6.59 12.71 10.53 3.46 100
竖向工程规划
规划区内主要道路纵坡不小于3‰,同时控制在5% 以下,局部坡度最大处不超过8%。
10,300 44,800
区域乡村旅游开发程度较低,尤其缺少具有广泛市 场知名度和吸引力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战略选择
复合式、多元化的开发导向 具有突出的乡村旅游特色 以人造景观为主 凸显本土文化 协调社会和商业功能
基本定位
以传统文化、乡土特色为文化依托,以 古典园林、仿古建筑为主要载体,以文 化体验、休闲、观光为主要功能,兼具 游乐、修学、外景拍摄、会议等功能的 主题体验旅游区
规划要点 以商业开发、景观地产为主,支撑“雒园”和“齐鲁名人
区”发展,为游客和市民提供商业、住宅服务; 依托“雒园”和“齐鲁”的市场号召力,提升该区商业价
值; 推动周边社区居民参与,提供社区利益点,增加周边社区
收益; 通过街区的开发带动周边社区的整治和提升,提高社区公
共服务设施水平。
山东·日照
雒园文化旅游区 概念规划及详细规划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广东游憩空间规划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2008.9
汇报内容
概念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风貌规划设计 修建性详细规划 主题形象及标识系统设计
第一部分 概念规划
项目背景
城镇化进程推进,出现“千镇一貌”的现象,日照各级地 方政府开始重视城镇形象和个性的打造
齐鲁名人区重点项目
扩建丁肇中故居 名人馆 名人广场 衍生产品
名人文化长廊 、名人故里物产园 、名人演艺场
高尔夫度假区
规划要点 远期开发项目,近中期应加强土地控制 打造以“湿地水岛高尔夫”为特色的综合性高尔夫休闲人居社
区 经历“高尔夫球场—复合地产—综合性新型社区”三个战略阶
入口景区,安置提升区搬迁、整治等。 中 期: 启动以雒园为中心的齐鲁名人区、复合休闲街区及水景度假
区的建设 远 期: 开发高尔夫度假区,全面推动雒园文化旅游区发展。
第二部分 控制性详细规划
土地利用现状
控制性详细规划占地
57.04ha ( 855.6亩)
外围控制区域总面积
392.45ha (5886.75亩)
雒园水街游览区
另见《修建性详细规划》部分
齐鲁名人区
规划要点 挖掘、拓展名人文化,以丁肇中故居为中心和线索,融合
齐鲁文化与齐鲁名人,打造以纪念科学家丁肇中为主,辅 以文化观光、科普、爱国教育、修学等功能的名人主题旅 游区; 将该区发展成为雒园水街游览区的重要补充,提升、雒园 水街游览区的人文内涵。
由道路用地、水域、林地、村镇居住用地、村镇企业用地、
村镇其它用地、弃置地等组成
土地利用现状平衡表
序号 类别代号
用地名称
1
S
道路广场用地
其 中
S1
道路用地
2EBiblioteka 水域和其他用地其 E1 中 E4
水域 林地
村镇建设用地
E61村镇居住用地
E6
其 中
E62村镇企业用地
E64村镇其他用地
E7
弃置地
合计
面积(ha) 7.82
根据《日照市涛雒片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涛雒镇区为 最重要的核心组团——“水乡古镇综合旅游区”
雒园文化旅游区是“水乡古镇综合旅游区”的核心启动项 目
项目区位
用地条件
南沿南店河,北至涛沙路,东部临沿海公路,向西至G204,是 涛雒旅游的核心发展区
项目核心区域大部分为汪塘、河道、滩涂和盐田,均为非耕地, 符合国家土地政策;
7.82
394.63 32.00 7.59 245.40 87.85 2.12 155.43 99.64 392.45
比例(%) 1.99 1.99 98.01 8.15 1.93
62.53
25.40 100
土地利用现状综述
村镇建设用地占地比重最多,达62.53%,主要为村镇居住 用地和村镇其它用地(水产养殖)
古街上的店铺,如聚和、升源、连声、恒记、协记等。 民俗表演 民间舞蹈
项目开发具体策略
管理策略
管理理念:安全、礼貌、表演、效率
管理主体:自我管理或景区托管 统一规划,分期建设 协调机制 环境保护 软性环境营造
分期建设规划
近 期: 启动雒园水街游览区建设; 渐进式推进安置提升区工作; 重点建设内容包括雒园周边环境整治、景区内外环水系营造、
空间规划结构
“一核一区两片”
一 核:指G204以东的雒园水街形成的旅游服务核心 一 区:指以南店河北侧的滨河中心绿地、度假酒店、体
育公园以及社区服务设施形成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核心。 两 片:东、西两个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生活片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