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

冯维波(2000)提出,旅游规划是“对未来旅游发展状况的构想 和安排,以使旅游资源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它以旅游市场变化和发展为出发点,以旅游项目设计为重点,按照 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和当地旅游业发展基础,对旅游消费六大要素发 展及相关行业进行科学安排和部署。在此基础上,寻求旅游项目的 最佳设计和组合,以及旅游业对人类福利的环境质量的最优贡献过 程”。
原则
• 独特性
挖掘特色、塑造形象、突出重点、营造卖点
• 整体性原则
社会、经济整体性;规划、建设系统性
• 市场导向原则
确定目标市场 、设计适销对路产品、选取有效地营 销手段
• 弹性原则
时间、空间
• 可操作性原则
基本程序
类型
• 按所处阶段分类 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 按规划的时限分类 近期规划:(5年内)
对景区近期的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进行设计和安 排,提出发展目标、重点、主要内容,并应提出具体建设 项目、规模、布局、投资估算和实施设施等。 远期规划:(5~20年)
是使景区内各项规划内容初具规模。并应提出发展期 内的发展重点、主要内容、发展水平、投资匡算、健全发 展的步骤和措施 远景规划:(20年以上)
提出风景区规划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和目标。
• 按规划内容分类
景区综合规划
是一个整体的规划概念,是指按照国家和地方旅 游业发展纲要精神,结合国家和地方旅游产业布局的 要求,提出旅游资源开发,市场开拓以及景区发展战 略的总体设想。
景区专题规划
景区综合规划基本思想的指导下,针对景区开发 过程中的各辅助部门而提出的专题计划,其主要内容 包括景区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例如景区资 源规划、线路规划、景区设施建设规划等 。
邹统钎(2001)认为旅游规划的核心概念是“旅游资源优化配 套”,而旅游资源是广义的概念,即以旅游业为导向的人力资源、 资本与物质资源。其目标是以稀缺的资源最大程度地满足游客、开 发商及社区的需求。
吴必虎(2002)的定义是:“对未来某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产品开发、宣传促销及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重要事项的总体安排,他 对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宏观指导和动态调控作用。”
英国旅游局则定义景区必须是永久性的游览目的地, 它最初修建的目的是使大众获得娱乐、兴趣和教育,而 不是作为零售的地点或体育运动、影视观赏、戏剧表演 的聚集地。它必须向公众开放,而且无须提前进行预订。
旅游景区是指以其特有的旅游特色和价值吸 引旅游者前来,通过提供相应的旅游设施和服务, 满足其观光游览、休闲娱乐、度假康体、科考探 险、教育和特殊旅游需求,有专门的旅游经营管 理的旅游管理地域综合体(杨桂华)
旅游景区规划的概念
旅游规划,按照空间尺度,从大到小分为三类:区域 旅游规划、城市旅游规划、景区景点规划。旅游景区规 划就是旅游规划的一个子类型,也可以说是对旅游规划 的进一步落实和细化。它以景区为特定的研究对象,属 于微观尺度。
旅游景区规划时根据景区的资源特点、市场状况和其 它相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所进行的有关开发、保护、 管理等内容的布局、设计、安排。其目的是为了使景区 开发建设和管理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合理科学的进行。
旅游景区与旅游目的地的区别
旅游 目的地
旅游交通
旅游 中心城镇
旅游 服务设施 与机构
景区
社区环境
二、旅游景区规划
• 景区规划的概述 • 景区规划的核心 • 三种主要的景区规划 • 中国景区景区规划的现状
概述
• 概念 • 类型 • 原则 • 基本程序 • 理论基础
旅游规划的概念
自从旅游规划出现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旅游规划” 这一 概念本身进行了各自的定义。由于旅游规划学科发 展还很不成熟,所以对于旅游规划概念还没有形成公认的 准确的定义。2003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旅游规划通则》也没有给予明确的定义。
景区规划与开发
• 旅游景区的概述 • 旅游景区的规划 • 旅游景区的开发
一、旅游景区概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旅游景区的概念
旅游景区(TuoristAttractino)是旅游业发展中的核心要 素,是旅游动机产生的本源。
在约翰·斯沃布鲁克的《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一书 中,将景区定义为是一个独立的单位、一个专门的场所 或者是一个界限分明的、小范围的地理区域,具有可达 性,能够吸引大批顾客在闲暇时候来此做短时间的访问。
旅游景区与旅游区的区别
旅游区是目前内涵与外延不明确的一个概念。旅游区 有时等同于景区。有时有等同于旅游地,当等同于旅游地 时,“旅游区”包含了“旅游景区”。或者等同于更大的 范围,例如亚太旅游区等。
从实践的角度来说,旅游区一般都具有较大的空间,其 内部的景观资源比较复杂,具有不同的美学特征,人们往 往又将旅游区的景观资源结构体系进行细分,即根据美学 特征和单元的大小,将旅游区的景观结构体系分为三级, 即旅游区——景区——景点。
Gunn(1979)认为旅游规划的第一目标就是满足游客 的需求,他采用了Davidof与Reiner对规划的定义,即规 划是“经过一系列选择决定合适的未来行动的过程”。这 个过程是动态的,反馈的。未来的行动不仅是指政策的制 定,而主要是目标的实现。
Murphy(1985)的定义是:规划是预测与调节系统内的变化, 以促进有秩序的开发,从而扩大开发过程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它是一个连续的操作过程,以达到某一目标或平衡几个目标。
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对景区的不同定义,对景区 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旅游景区具有开展旅游活动的特定内容。
(2)旅游景区具有明确的地域空间范围。
(3)旅游景区具有满足游客需求的综合性服务设 施并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
(4)旅游景区具有专门的经营管理机构。
旅游景区和旅游景点的区别
旅游景点一般是单一的特定景观或活动,是 单一性的旅游产品。旅游景区是由若干个景点 相互结合、组合,并辅以旅馆、餐厅、交通、 商业网点、邮电通讯等设施而形成的相对独立 的具有较大环境空间的地域,是综合性旅游产 品。旅游景区与旅游景点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 的关系。如长江三峡巫峡景区包括神女峰等诸 多景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