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应用摘要:案例教学法是充分利用案例开展教学、培养并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中职计算机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专业课程,运用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以及具备相应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以及集体合作,参与实践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计算机专业水平。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推行案例教学法。
关键词:案例教学;计算机基础;中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7-0000-02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也发生了重要的变革,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以及案例教学等等,越来越引起教师的重视,尤其是案例教学。
1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运用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活动,从而提升受教育者的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整个过程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通过讨论和分析,利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行之有效的解决,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需要从社会需要和学生状况综合考虑,合理设计课堂过程,从而达到实践的目的。
中职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学生进行上机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
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需要对实践内容和教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结合知识点,选择合理的实践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导,增强学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进行过程中采用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模仿、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环节来实现案例教学过程。
现在的人都知道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应该转化为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听没听、听懂多少,要到最后的测试时才知道,而且学到的都是死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灵活运用。
计算机的本身是重实践重效益的,学生一味的通过学习书本的死知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对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障碍。
案例教学正是为此而生,为此而发展的。
2 中职计算机教育中案例分析和应用
案例教学法需要预先准备案例,在课堂中选择合适的案例,采用良好的实施方法,才能将知识点和专业技能较好的传授给学生,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动手能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和训练的效果。
以网页制作教学为例,详细说明案例教学的过程。
2.1 设定案例,任务驱动。
教师通过展示美观和功能较好的网页,给学生提出实施的案例对象,要求学生以网站管理员或制作员的身份来完成有关任务模块的操作和完善。
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提出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案例,能够贴合知识和实际,从而
提高知识点的利用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2 讨论质疑、分析解决。
在提出案例后,教师先让学生自由思考,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同一个案例,不同的学生允许提出不同的分析结果和实现方法。
有的学生找到的方法比较繁杂但容易理解,有的学生则能发现较为简易的实现途径但难以理解等。
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滤除掉案例中次要的细节,发现案例中主要的结构和案例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是进行点拨并引导学生继续进行思考。
例如展示了个人简历的案例后,必定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地独立思考,大胆地交流研究。
对学生的大胆回答及时加以鼓励,即使学生的回答有点偏离正确答案,也不急于评判,让他们自己反省,自我更正,使学生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创造性的探索。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训练了实际应用能力。
在实例中掌握表格的一些知识点,学生以后也能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2.3 设计完成,教师解疑。
通过讨论和讲解,学生基本掌握了所需的技术和解决的方案,可以自行进行设计和制作。
学生设计完成可以采用个人和团队两种方式,也可以采用竞赛或者任务驱动的方式,实现案例的快速高效的完成,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在这个阶段中,采用逐个指导和解疑的方式,协助学生完成项目,并对其中容易出现实施问题和常见错误进行总结和指正。
2.4 互评结果,学习借鉴。
学生通过相关观摩,学习设计和制作过程中优秀的解决方法和适合的技术,通过相互评分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检验和完善的习惯。
2.5 综合评论,提升质量。
通过对整个网页设计的过程的分析,教师在最后提出相应的问题以及分析和解决的方法,让学生在进行实施时避免和克服有关问题。
教师进一步提升整个案例的层次,使得学生能举一反三,快速提高。
3 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中职计算机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专业知识技能,合理设计,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实现案例教学的效果。
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案例选择和设计。
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石。
通过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就业工作需要,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设计合适的案例进行教学。
在设计案例中要选择具有操作性,突出案例的可实施行,知识点的体现,立足于实际生活和工作,针对某项或某几项技术能力,并且要形成系统性,确立合理的教学进程,实现有简入难、逐层深入、前后连贯的教学过程。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案例教学后,可以依据本校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通过对优秀案例的收集和编写,进行相关教材和辅导资料的编写,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
3.2 控制时间节点。
案例是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考察的一种方式,只有在接触了相关知识和技能训练后,才可能较好的完成案例。
在案例教学法中需要教师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讲解和示范后,才可以进行案例等的操作。
3.3 合理引导讨论和研究。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探讨,从而实现思维被激发,认知能力提升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引导能力,创造讨论和研讨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征程成为案例的主角,实现案例教学的真正目的。
3.4 案例点评。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经过充分的讨论和研究,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各种设计方法和理念,在经过上机实践和操作后,会形成不同的设计结果,通过学生间互评等方式,可以多方面接受各种设计的方法和实施的技术手段,对优秀作品进行观摩和学习,对一些不足之处进行避免等措施。
从而可以取人所长,补己之短,达到快速学习的目的。
4 总结
案例教学具有实践性,启发性,能较好的开拓学生学习视野和提高学习能力。
案例教学在众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在计算机基础授课过程中通过案例教学能养成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掌握解决问题所需知识点,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但是案例教学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应根据课程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本文通过对案例教学法的介绍,相关概念的阐述和教学实施过程的设计,完成了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教学过程和教学任务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娟娟.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photoshop教学的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5.
[2]张利华.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项目案例教学设计[j].科技信息,2009(18).
[3]张如.例谈高职计算机课程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j].福建电脑,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