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B.拉力 F 和物块重力 G 是一对平
C.这个过程中物块重力所做的功为 1 GL 2
杠杆
D.这个过程中直杆一直都是费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图知,杠杆由与竖直方向成 60°角逐渐转到竖直位置时,由于拉力始终水平,所以 其力臂逐渐变大;物体对杠杆拉力为阻力,转动过程中阻力臂逐渐变小;由杠杆平衡条件
1
F=
(G+G 动)= 1 ×(140N+10N)=50N,故 A 错误;
3
3
B.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3h=3×2m=6m,故 B 错误;
C.拉力做功:W 总=Fs=50N×6m=300J, 有用功:W 有用=Gh=140N×2m=28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W有用
=
×100%=
280J
×100%≈93.3%,故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 200N 的物体在 5s 内匀速上升了 1m.已知拉绳子的力 F 为 120N,如果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 3m B.拉力 F 做的功为 200J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83.3% D.拉力 F 的功率是 40W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物重由两段绳子承担,因此,当物体提升 1m 时,绳子的自由端应被拉下 2m,故 A 错 误; B、拉力为 120N,绳子的自由端应被拉下 2m,则拉力做功为:
A.该铝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1103 m3 B.该铝球的体积为 3103 m3
C.该铝球受到的浮力为 20N D.该铝球受到的浮力为 40N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密度的公式得到铝球实心部分的体积,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 A 端的拉力,铝球在 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减去 A 端的拉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得 出球的体积,球的体积减去实心部分的体积得到空心部分的体积. 【详解】
A.η 甲=η 乙,W 甲=W 乙 B.η 甲>η 乙,W 甲>W 乙
C.η 甲<η 乙,W 甲<W 乙 D.η 甲>η 乙,W 甲<W 乙 【答案】A 【解析】
【详解】
物体升高的高度和物体重力都相同,根据公式 W=Gh 可知做的有用功相同;由图可知,动 滑轮个数相同,即动滑轮重力相同,提升的高度相同,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做的额外功
铝球实心部分的体积:V实
m
2.7kg 2.7 103 kg
/ m3
1103 m3 ,
由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FA×OA=FB×OB,
FA
OB OA
FB
2 1
3.5N
7N

铝球受到的浮力: F浮 G F mg F 2.7kg 10N / kg 7N 20N ,
铝球排开水的体积:V排
F浮 水g
W G h 1 GL ,故 C 正确; 2
D.当杠杆转到竖直位置时,阻力臂为 0,杠杆为省力杠杆,故 D 错误。
10.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装置分别用力把相同的物体匀速 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 η 甲、η 乙表示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W 甲、W 乙表示拉力所做 的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2.如图所示,用一滑轮组在 5s 内将一重为 200N 的物体向上匀速提起 2m,不计动滑轮 及绳自重,忽略摩擦。则
A.物体上升的速度是 2.5m/s C.拉力 F 的功率为 40W 【答案】D 【解析】 【详解】
B.拉力 F 大小为 400N D.拉力 F 的功率为 80W
A.由 v s 得体的速度: t v h 2m 0.4 m s t 5s
5.下列几种方法中,可以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A.有用功一定,增大额外功
B.额外功一定,增大有用功
C.有用功一定,增大总功
D.总功一定,增大额外功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所以有用功一定,
增大额外功时,总功增大,因此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减小,故 A 不符合题意;
相同.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则总功相同,即
W
甲=W
乙.根据
η= W有 W总
可知,机械效
率相同,即 η 甲=η 乙.故 A 符合题意.
11.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越大,做的有用功一定越多 B.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D.功率小,机械效率也一定低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因为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所以机械效率越大,做的有用功不一定越多, 故 A 错误; B.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越大,做功越快,故 B 正确; 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力不做功,故 C 错误; D.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与功率的大小无关,故 D 错误.
A.0s~1s 内,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于 10N B.1s~2s 内,物体在做加速运动 C.2s~3s 内,拉力 F 的功率是 100W D.2s~3s 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83.33% 【答案】C 【解析】 【详解】 (1)由图乙可知,在 0∼1s 内,拉力 F=30N.取动滑轮和重物为研究对象,受到向下的重力 G 和 G 动,向上的支持力 F 支,及三根绳子向上的拉力 F′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地面对重物的支 持力 F 支=G−F′=G−3F 拉+G 动=100N−3×30N+G 动=G 动+10N 10N,故 A 正确;(2)由图 丙可知,1s~2s 内,物体在做加速运动,故 B 正确;(3)由图可知在 2∼3s 内,重物做匀速 运动,v3=2.50m/s,拉力 F3=40N,因为从动滑轮上直接引出的绳子股数(承担物重的绳子股 数)n=3,所以拉力 F 的作用点下降的速度 v′3=3v3=3×2.50m/s=7.5m/s,拉力做功功率 (总功率):P 总=F3v′3=40N×7.5m/s=300W,故 C 错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分析滑轮组的动滑轮绕绳子的段数,不计滑轮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自重,根据
得到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详解】
从图中得到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为 3,不计滑轮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自重,物体受到的摩
擦力:f=3F=3×60N=180N。
故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滑轮组的特点,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明确缠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的段数。
故 C 项不符合题意,D 项符合题意。
13.下列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 A 错误; B、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 B 错误. C、如图的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 C 正确;
B.额外功不变,增大有用功,总功变大,因此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将增大,故 B 符合题
意; C.有用功不变,总功增大,则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减小,故 C 不符合题意; D.因为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所以总功一定,增大额外功,有用功将减小,则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减小,故 D 不符合题意.
6.山区里的挑夫挑着物体上山时,行走的路线呈“S”形,目的是 A.加快上山时的速度 B.省力 C.减小对物体的做功 D.工作中养成的生活习惯 【答案】B 【解析】 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使用斜面的好处是可以省力. 挑物体上山,其实就是斜面的应用,走 S 形的路线,增加了斜面的长,而斜面越长,越省 力,所以是为了省力. 故选 B.
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在 4s 内将重为 140N 的物体匀速提升 2m,若动滑轮重 10N,石计 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 F 为 75N B.绳子自由端向上移动了 4m C.滑பைடு நூலக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 93.3% D.提升 200N 重物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由图可知,n=3,不计摩擦及绳重,拉力:
C
正确。
W总
300J
D.
提升 200N 重物时,重物重力增加,据 = W有用 W总
Gh
G
=
=
Gh G动h G G动
可知滑轮组机
械效率变大,故 D 错误。
4.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 F=60N,不计滑轮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自重,则物体受到的 摩擦力是
A.60 N B.120 N C.20 N D.180 N 【答案】D 【解析】 【分析】
1103 kg
20N / m3 10N
/
kg
2103 m3

铝球的体积:V球 2V排 2 2103m3 4103m3 ,
则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 V球 V实 4104 m3 1103m3 3103m3 .
【点睛】 本题考查杠杆和浮力的题目,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公 式.
×100%= ×100%=
×100% 83.33%,故 D 正确。故选 C.
【点睛】
由滑轮组的结构可以看出,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n=3,则拉力 F 移动的距离 s=3h.(1)
已知滑轮组绳子的段数 n 和拉力 F 拉,物体静止,设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 F′,其关系为 F
拉= (F′+G 动);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G 减去整 个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 F′;(2)由 F-t 图象得出在 1~2s 内的拉力 F,由 h-t 图象得出重物 上升的高度,求出拉力 F 的作用点下降的距离,利用 W=Fs 求此时拉力做功.(3)由 F-t 图象得出在 2~3s 内的拉力 F,由 v-t 图象得出重物上升的速度,求出拉力 F 的作用点下降 的速度,利用 P=Fv 求拉力做功功率,知道拉力 F 和物重 G 大小,以及 S 与 h 的关系,利 用效率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