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求职策划书篇一:个人求职策划书个人求职策划书学院:文化与传播专业:影视广告学号:XX31040135 姓名:孟燕菲前言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广告越来越必不可少。
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都是广告。
广告是门朝阳行业,但是想要做出好广告,还是需要优秀的广告人才。
现在我们已经大二了,我们更要努力,要在这最后一年中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以做到毕业后的放失。
对未来的就业也要有一定的规划。
一、 SWOT分析1、分析环境:目前的各种环境因素,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能力因素2、SWOT矩阵3、S(优势点)社会活动经验还算丰富,在周末、寒暑假做过很多兼职,现在在超市兼职,赚取自己的生活费。
在校期间在校学生会工作一年,对活动的组织和策划有一定的实战经验。
在此期间也学到了很多礼仪知识,让自己的行为加规范。
对自己的专业很热爱,在认真学习广告基础知识上,也经常去图书馆看一些关于广告、文化和营销方面的书,以增加学习面的深度。
当然有时也喜欢看些散文、演讲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关于我个人性格方面,我这人情商还算不错,沟通能力强,善于交际。
责任心强,在校学生会的一年和现在超市工作期间,更加让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我还有种“小强”的精神,为人乐观。
对事情充满激情,有着积极向上的心态。
4、W(弱势点)专科生,现在还是大二学生。
知识面有限,说实话英语不太好。
缺乏广告相关工作的实战经验,对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了解不多。
劣势的弥补:找工作更多倾向于不太计较学历和成绩,更重视个人能力的公司。
现在离毕业还有一年的时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5、O(机会)现在社会对广告专业人才需求还是蛮大的。
6、T(威胁)现在毕业生太多,高学历的专业人才也很多,对自己是个挑战。
在众多毕业生中自己的特色不大,可能会被淹没。
二、求职方案1、专业就业方向抛开广告学方向外的就业方向不说,广告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新闻媒介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市场调查及信息咨询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策划及市场调查分析工作。
2、就业前景分析广告目前来看,是个朝阳行业。
现在广告行业各媒体、包括电视、报纸、杂志、车体、车内、展位、户外、DM刊等都是很好的发展趋势,也被各商家所看好。
而且只会越发展越好,无论打算在这行做3、就业环境分析现在有的广告公司大量存在的“文案策划”就需要创意型、策略型、企划型等综合实力。
我们需要对自己客观的能力及喜好进行定位,现在就有目的有方向的去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以做到在毕业后有的放矢。
4、招聘单位分析据统计,广告学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是:北京。
薪酬最高的地区是:杭州技术还是做市场对自己来说都是个不错的选择。
该专业需求地区排行Top 101. 北京19945个职位2. 上海18299个职位3. 广州15729个职位4. 广州10958个职位5. 武汉6855个职位6. 杭州5795个职位7. 朝阳5499个职位8. 厦门4344个职位9. 成都3954个职位10. 南京3287个职位该专业相关职位薪酬地区排行Top 101. 杭州¥43742. 上海¥36253. 张家口¥2999 4. 广州¥2749 5.北京¥22506. 重庆¥XX7. 武汉¥18998. 苏州¥1750 9.长沙¥1500 10.深圳¥1250该专业薪酬待遇、招聘要求分析工资情况面议占了92%92%-2999 占了6%6%8000-9999 占了0%0% 经验要求0-2年占了36%36%不限经验占了34%34% -5年占了8-10年占了应届毕业生占了1%1% 数据说明说明:广告学就业形势分析:招聘待遇,工资面议占比最多,达92%。
篇二:个人求职策划前言:XX年即将毕业的我,面临择业就业等诸多问题,此次特以求职信息投放为目标,特制作以下策划案,主要包括:1求职市场分析2招聘单位需求分析3就业前景分析4通过现有可行媒体发布个人求职信息5用于投放的个人简历的制作市场分析一、就业环境分析●本年度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将有应届毕业生300多万,其中重庆市为24万左右,较上一年再度增长。
●普通高校毕业生逐渐演化为并轨生,已从统招统分走向自主创业、择业,双向选择。
●知识经济、服务经济在本世纪不断增强,对人才的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际化就业形势已不断定位于多向性、复合型、杂合型人才的需求。
●中国企业也不断从生产型、推销型组织、营销型组织向多元化服务性组织转型;二、招聘单位分析招聘单位可分为四种类型:安逸型、苛刻型、混混型、实惠型。
各种用人单位的现实特征如下分析:安逸型以目前小部分效益较好的国有企业为主,这种单位用人不多,竞争的压力很快就会让其失去生存的机会,对于刚就业的大学生在这种单位会让积极性和创新性难以展现甚至坠落;故不够理想;苛刻型以一小部分私营企业为主,这种单位既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一切从自我出发,极少考虑职员利益与其自身发展的要求,故很难招到理想人才,也不大可能保持持久生命周期,故也不是理想的单位;混混型以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为主,提供较低的薪资,也不要求职员实现很好的业绩,对市场竞争漠不关心,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这种单位不具有竞争优势,对就业在即的大学生也不予以首选。
实惠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民营企业为主:先要员工表现好,后让员工享受效益;另一类是以三资企业为主:先把员工整合培训成为精英,后提供员工展示自我空间、创造业绩的平台。
实惠型企业能较好地同时实现企业与个人的目标,是理想的单位,故以下针对此类作进一步分析。
●招聘单位逐渐重视人才的综合技能,既考核个人学历教育情况、又考核应变能力、沟通技巧和业务拓展能力;●对于各种专业人员的选择上,倾向于选择可塑性的、真正能认同行业价值的人员。
●招人才有三种:一种是长期利用型,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挑选,长期培训;另一种是短期利用型,从社会上挑选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再一种是招聘些外脑咨询专家或设计类兼职人才。
●招聘一般有两试或三试,初试、终试或者初试、复试、终试;●招聘单位对人才的第一印象较为看重;三、其它求职者分析从购买者(用人单位)看来,市场上的产品(人才)有两大类:有经验的人士和应届毕业生;对有经验人士而言,有多年专业技能与行业知识的积累,执行力强,市场操作经验多,能够快速地达到企业对岗位的要求,是有相对优势;但应届毕业生也有自身的优势所在,对薪资的低要求,较强的可塑性,刚出道时的激情和较高的忠诚度也成为企业必需的人才,相对经验人士而言,在不同层面进行着竞争,有着良好发展前景。
对应届毕业生,举例如定位于营销事业,则直接竞争者就是其它应聘营销岗位的应届毕业生。
(其它专业依此类推)●直接竞争者可分为以下:第一类非名牌大学营销专业者;第二类为名牌大学营销专业者;第三类名牌大学非营销专业者。
第四类为非名牌大学非营销专业者。
●第一类人才综合技能一般,有专业基础,认同营销的价值,会构成一定威胁。
●第二类人才综合技能高,专业基础扎实,认同营销价值,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应极端重视其竞争优势。
●第三类人才缺乏营销专业知识,营销观念不强,难以认同营销的价值。
除少部分人外,一般而言选择营销事业是不得以而为之,是在没有找到合适工作下的权宜之计。
一旦有自己心仪的工作机会或在营销工作中遇到挫折就会立即辞职;但由于名牌大学一般均有较宽的知识面,有较强综合技能,也有一定的威胁。
●第四类人才综合技能一般,无专业基础,难以认同营销的价值,构成的威胁较小。
四、就业前景分析●WTO的冲击使得营销竞争逐渐走向国际化竞争,以小营销向大营销过渡需求;●知识经济和络营销的膨胀,提高了信息化营销人才的需求量,对一般营销人才的需求而言,实际量仍在增长,但增长速度逐步趋缓。
●全球化市场经济以营销工作为重点,引起了各行各业营销人的重视。
●从广东、江浙、京津等经济较为活跃的一些地区反馈的信息来看,营销专业较为紧缺,有较大需求。
●较多企业倾向于选择综合素质好又有专业技能的人,同时能认同其价值的毕业生作为其营销人员。
●全国各行业协会或权威认证机构纷纷推出行业资格认证鉴定,并席卷各高校,企业也在相对情况下对此竭力支持。
五、 SWOT分析优势点:●能认同营销对社会的巨大价值,拥有先进的营销理念,愿意为营销事业奋斗终身。
●有较强的综合技能,书面、口头表达能力出色。
●有较好的外语、计算机技能(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等等。
●专业基础扎实,形式以营销学科为核心、其它相关学科为补充的合理知识结构。
●有参加过市场调查活动,并掌握了一些先进的市场分析工具。
●有较多营销实战经验,参加企业的营销策划活动,并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了一系列的产品销售活动,提出了许多有可行性的建议,有一定实操能力和开拓能力。
●了解一些区域文化,能用方言自由交流。
●有创新精神,能用新方法、新的观点影响他人。
●智商、情商、逆商三位一体。
●身体健康,吃苦耐劳。
劣势点:●营销自身的资金有限,毕竟是刚要走进社会。
●专业技能尚未达到高处:如英语未过六级,口语及听力水平均不高,计算机专业开发和设计还有待提高。
机会点●社会对营销人才需求与日俱增。
●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进一步转化,促使营销成为企业工作中的重中又重。
●职业技能学院的学生社会各届看好,一技之长,理论够用,实践灵活。
威胁点●营销专业理念在社会上的进一步普及需要一定时间,企业经营层不断在摸索:如何让营销在企业内外“营销”起来,改变原来剥夺营销人的话事权;●营销专业不断在建设中完善市场体系,营销人的作用还需要时间来肯定。
通过媒体络发布求职信息具体方案:一、目的:通过对个人求职信息的投放,提高求职机会。
二:方案实施时间XX年6月---XX年7月初三、目标区域重点对象:以重庆主城九区(渝中、江北、渝北、沙区、巴南、九龙坡、大渡口、南岸、北碚)为主,以县级市区为次。
参考地区:四川、湖北、陕西以重庆为中心等周边区域。
以上地区的公司或企业三、实施手段:1.络投放:相关地区各大人才信息站投放;2..E-mail投放,向相关企业以电子邮件的方式投放个人信息3..传统媒体投放:在报纸或短信平台发布个人信息4..招聘会投放:参与各大人才招聘市场进行现场投放四、媒体调查1.络:具有成本低方便简单信息到达快的优点。
只需在人才信息注册账号详细填写个人信息即可免费发布。
缺点:应聘单位对络人才信息的关注度并不高,且络人才信息繁多,被发掘可能性不高,效率较低。
2..E-mail投放: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到达时间快,免费。
缺点:各大用人企业并不一定都建立有完善的人力系统,尤其在普通岗位的应聘上,受关注度较低。
特殊岗位有能力者推荐3.传统媒体:效率较高,但花费较大.4.招聘现场:效率较高的方式,用人企业对人才的审核较为直观、真实。
但是花费时间精力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