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好玩有趣的童诗教案好玩有趣的童诗浙涪友谊学校陈春华教学目标1、了解多种形式的童诗,感受童诗的好玩有趣。
2、在读诗交流中了解童诗的特点,并试着创编童诗。
3、喜欢童诗,对童诗有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流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师:我们以前学过许多儿童诗,你记得哪一首?(预设学生交流:《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太阳是大家的》《红领巾真好》……)2、师:这些儿童诗内容丰富,感情真挚,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形式单一。
其实,儿童诗的形式可多了——(屏幕出示:数字诗、数学诗、图像诗、童话诗、叙事诗、抒情诗、寓言诗、科学诗、讽刺诗、题画诗、散文诗、回旋诗……)(师生一起读出来)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读读其中的几首诗(屏幕出示:数字诗、数学诗、图像诗、童话诗、叙事诗),走进好玩有趣的童诗世界!二、读诗1、请拿起诗歌单,自由地读一读这些童诗,看看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交流。
(预设学生会从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交流,老师相机进行点评和引导:这些诗的内容丰富,都是写孩子生活的,形式也很多样、生动,真是好玩有趣。
)3、读第一首诗——(出示图像诗《瞌睡虫》竖排的)。
(1)抽生读诗,读得正确、流利。
(2)你觉得这首诗最有趣的地方是什么?(预设:)(3)是呀!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孩子上课时打瞌睡的情景,尤其是诗句的排列不就像一条弯弯曲曲的虫吗?十分生动形象。
这首诗还可以这样排列——(出示图像诗《瞌睡虫》横排的)。
回忆自己瞌睡来了的情景,我们一起来读读。
4、请同学们再读读剩下的几首,看看最有趣的地方是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诗。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4)教师小结:多么好玩有趣的童诗呀!5、现在,你对童诗有什么新的认识呢?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1)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原来,把儿童生活的童真童趣用丰富、新颖诗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儿童诗。
它是那么地好玩有趣!三、我当小诗人。
1、我们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充满趣味的,是不是?那么我们也来当当小诗人,写一写吧!2、(屏幕出示——(1)选择一件生活中最有趣的事。
(2)自由选择一种诗的形式写下来。
)3、学生试写,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评指导。
四、总结全课。
1、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教师总结(屏幕出示:读起来很愉快,读后使自己变得聪明,那就是诗。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同学们,让我们多读诗,多写诗,让我们变得更加快乐、聪明,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吧!3、下课。
篇二:古诗教案设计模板古诗教案设计一、【设计理念】古诗的教学,是在课堂上与学生穿越时空去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强调学习方法的巩固、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感悟古诗,只有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曲曲优美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引领学生读出诗的音韵美、画面美、情感美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并尝试背诵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三读”来体会诗歌的音韵、画面、情感,培养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想象的能力利用课文插图及多媒体课件,借助想象,加深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习阅读古诗的兴趣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体会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怀乡思亲、孤独寂寥、壮志难酬、与友人依依惜别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古诗内容,想象并描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难点:通过反复朗诵,入情入境地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四、【课前准备】1.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2.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上课导入:1、(播放音乐)平时大家积累了许多古诗,想和老师对对诗吗?2、能记住这么多的古诗,你们真棒。
知道我们刚才所对的古诗是谁写的吗?你们了解他吗?(课件作者画像出现)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感受一下??请看板书(读题)[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习古诗的热情]二、解诗题,知作者1、你知道作者哪些诗或事?从题目中,你又知道了什么?教师随机点拨学习方法:是啊,搜集资料,也是理解古诗的一个方法!题目中的关键词我们都知道了,你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生试着说题目意思)2、以前学习诗歌,你有什么好方法呢?板书“读”过渡:你看,这些都离不开读对于古诗学习,多读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今天我们仍然用这个方法来学习(打开课本)[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通过总结提炼出“读”的重要性,并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了指导方法]三、“三读”知诗意1、趣读,体会音韵美(1)要你来读,你怎么读?生:读出223的节奏停顿(2)能不能读得更有趣一些?老师这里还有一种节奏呢!想听吗?你能给它配上动作打出节拍吗?比如,轻叩桌子其实还有很多有趣的形式呢!比如拍手读,你会吗?(自己拍、同桌互拍、轻拍桌子)(3)练习趣读:可以加上诗里的动作读,摇头晃脑的读、还可以和同学合作读呢!只要想办法,读古诗是多么有趣的事啊!下面你可以选择刚才你喜欢的方法练一练,也可以自己想出新的办法读这首诗,尽量要读得有趣一些!下面四人一小组,练习一下待会老师看看哪组读得最有趣!a自由练习趣读,师巡视指导b展示汇报:谁愿意展示一下?(预设:读得怎么样?他们都喜欢你这种方式!大家也来试一试)你觉得谁读得有趣,推荐一下(预设:你读得真动听!大家都情不自禁的跟着你一起读了!老师发现一个有趣的,我来推荐他一起来!c欣赏古诗新唱:古诗不但能够读,还能唱出来呢!(出示古诗新唱)喜欢么?也来唱一唱你还可以用自己最熟悉的歌曲换成这个词唱出来[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诵读从诗人角度出发,而趣读则立足于孩子的心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更贴近孩子的天性最终激发学生对古诗学习的热情和兴趣]2.听读,想象画面美过渡:这首诗不但是一首动听的歌,更是一幅秀美的画呢!来,请闭上眼睛(1)听读想象画面:仔细听老师朗读这首诗,你透过诗里的文字去想象画面(配乐)(2)学生描述句子:(3)感悟方法:a.听了他这样的描述,你有怎样的评价?(对想象的画面进行评价;对描述的语言进行评价) c.知道怎么把简练的诗句变成优美的语言的吗?方法引导:为了让同学也能感受到你的画面美,可以使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运用比喻、拟人的写法把句子说生动些听起来才这么美(4)再听读,强化画面:请闭上眼睛,再来听一遍(配乐范读)想象画面(5)组内交流:请睁开眼睛接下来像老师那样,选择一句,和同桌一起说一说,比比看,谁描述的更美,也许古诗旁边的注释对你的理解和想象有帮助哦!师相机指导(6)汇报展示:a.指名描述:谁来描述一下你想到的画面?还有谁也想描述这句诗?b.齐读:带着你的想象和感受,一起来读这首诗[设计意图:对古诗教学而言,需要创设情境,感受诗情画意本教学环节把诗句中的景物变抽象为具象,使一幅完美的图画呈现眼前,学法的指导也在不经意中得以强化另外,课堂有意识地想象补白,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发散性思维,深化理解这一环节的拓展,对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意有推波助澜的作用]3、背读,感悟情感美a.引导领悟情感b.背读:这么美的诗,你们愿不愿意背下来啊?大家一起背一下(配乐)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趣读体会了诗歌的音韵美,听读想象了画面美,背读感悟了情感美所以,对于古诗学习,多读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设计意图: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心里,了解文本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感最终熟读成诵,体现扎实有效的教学]七、【作业】1、课后积累作者诗句2、用你的画笔画一画这首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咏柳春日乞巧嫦娥题西林壁游山西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七律长征牧童舟过仁安清平乐村居篇三:古诗文教案《悯农二》教案悯农 (二)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
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2、这首诗选自《悯农二》,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首,板书二、相互交流学习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粒、颗、闲、夫、饿、死”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2、、师生共同介绍作者:李绅是唐代诗人。
《悯农二》是李绅流传下来的最杰出的作品,思想内容深刻,对比鲜明,富有哲理。
3、理解诗意(结合插图的内容说明:这农民一家人各个骨瘦如柴,穿着破旧的衣衫,那位妇人的怀里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农夫站在一边面露难色,无可奈何。
)三、指导朗读1、听配乐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2、与小组成员一起练习朗读,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朗读竞赛,然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四、朗读古诗1、配乐听老师范读并评议诵读情况。
2、伴着音乐自己练习朗读。
3、在小组内参与朗读,互相学习。
4、师生共同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五、总结蚕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
1、回忆《悯农二首》,请学生分别背诵。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蚕妇》一诗是以从事纺织的劳动人民的口吻介绍了她们看到的场景,板书课题:《蚕妇》二、学习新课(一)投影列出学习步骤,学生自学。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二)相互交流学习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蚕妇昨归泪遍满者养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并纠正理解每句诗的意思:一个从事养蚕纺织劳动的妇人到集市上去了一趟,回来后,泪水浸满了衣襟。
那些穿着绫罗绸缎的人,不是养蚕织布的劳动者。
(四)指导朗读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4、《陶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色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
3.会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
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古诗的方法步骤。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3、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