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人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个人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1.定义PPE: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英文缩写。

是指相关人员在厂内或厂外作业(工作)、访问过程中,为保证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由本公司提供的必需的安全防护品。

包括:工作服、安全眼镜、耳塞、手套、安全些等2.职责2.1综合管理科是PPE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PPE的监督使用2.2供销科负责PPE的采购2.3质检科负责PPE的检验2.4仓管员负责合格PPE的入库、保存、发放、更换、报废处理。

3.工作程序3.1各级人员配备PPE的标准3.1.1生产人员a)操作人员:工作服、安全眼镜、耳塞、手套、安全鞋b)电气焊工:工作服、焊接护目镜、耳塞、手套、安全鞋c)仓管员:工作服、安全眼镜、手套、安全鞋3.1.2访客(如果进入车间)安全眼镜、长衣长裤3.1.3外来运输人员安全帽、安全眼镜、安全鞋3.1.4外来作业人员安全鞋、耳塞、手套、安全带(高空作业时)3.2PPE的采购和验收3.2.1供销科根据库存和需求情况,经总经理批准后,进行采购活动3.2.2员工根据安全需要报安全员和车间主任批准后,车间主任将交供销科,如果有库存,则车间主任直接交仓管员给员工发放PPE。

3.2.3采购人员按照公司采购管理程序规定,进行选择和评价供方,并从合格供方名录里选择供方,再进行PPE的采购3.2.4质检科接到人员的到货通知后,按照PPE的采购和验收标准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的PPE,仓管员可接收入库。

3.3PPE的申领3.3.1本公司员工皆从仓管员处领取PPE,并进行登记方可领取,3.3.2访客的PPE从门卫处领取,用后归返原处3.4PPE的使用3.4.1工作服a)操作工人在公司内外工作时,均需穿工作服和工作鞋,b)工作服穿戴时,应拉好拉链,扣好袖口。

3.4.2安全眼镜a)进入车间或公司员工野外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眼镜b)安全眼镜佩戴注意事项①应保持安全眼镜清洁,防止擦伤或碰划伤镜片,防止擦打眼镜②调整镜脚到适度的位置,保证佩戴舒适3.4.3安全鞋a)进入车间的工人,有作业任务的相关方均需穿安全鞋b)电工在进行电气作业时,应穿绝缘鞋c)安全鞋穿戴注意事项①避免接触酸碱等化学药品②保持鞋体干燥③尽量避免接触尖锐的物品或钢品3.4.4手套a)操作工应佩戴手套b)电工应佩戴绝缘手套c)电、气焊人员应佩戴电焊手套d)外来工人应自备手套3.4.5耳塞a)工厂内进行高速钻孔时,操作工应佩戴耳塞b)工厂内进行高速钻孔时,工厂内的访客需佩戴耳塞,当噪声超过85分贝3.4.6焊接眼面防护具a)焊接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焊接眼面防护具b)应分清焊接设备,使用对应的焊接眼面防护具3.4.7安全带a)高度为2米以上的攀高,应佩戴安全带。

如屋顶作业、行车维护、保养、维修等作业b)安全带穿戴注意事项①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注意防止摆动碰撞。

使用3米以上长绳应加缓冲器,自锁钩用吊绳例外②缓冲器,速差式装置和自锁钩可以串联使用③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掉④安全带使用2年后,应抽验一次⑤使用频繁的绳,要经常做外观检查,发现异常时,应立即更换新绳,带子使用期为3-5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3.5PPE的更换3.5.1对到期的PPE,进行定期更换3.5.2对于未到期而损坏或丢失PPE的人员的更换申请,须经安全员和车间主任的批准。

3.5.3所有更换的PPE,要交给仓管员以旧换新3.6PPE的报废3.6.1到期的PPE交仓管员后,由仓管员统一做报废处理3.6.2仓管员应分类存放报废品。

可回收再利用的塑料、钢铁制品应由公司统一卖掉;有毒有害或者污染环境的报废品如带油手套等由公司统一进行处理访客及作业相关方管理规定1.目的为了加强对访客及相关方的控制,使相关方安全的在公司内参观、访问或其他作业,特制定本管理规定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对相关方活动的控制3.引用标准/法规/文件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1:2008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ISO14001:199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GB/T28001-20014.定义4.1访客:是指来到公司参观的客户、政府机关以及其他组织成员4.2作业相关方:为公司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一方。

专指在公司内进行施工、安装、维修、维护、保养、提供运输等服务的一方5.职责5.1各部门主管5.1.1将作业相关方即将到公司的具体日期和主要作业内容告知安全人员5.1.2全程陪同或全程监督相关方的行为。

尤其对相关方的作业行为要全程监督,防止其发生不安全行为或事件5.1.3对接到的相关方的投诉、抱怨进行处理,解决相关方的抱怨或投诉5.2门卫5.2.1对入场的访客和作业相关方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作业相关方带来的电动工具和其他需要带入的物品5.2.2按照规定向作业相关方发放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5.2.3负责告知访客和作业相关方进入公司大门应登记,并告知行走路线、车辆行驶路线5.3电工5.3.1负责对作业相关方的电动工具进行安全性能测试和检查5.3.2有权拒绝作业相关方使用不合格的电动工具和其他存在危险的物品6.工作程序6.1访客参观须知6.1.1入厂登记·在门卫处登记·访客或客户进入车间要求长衣长裤、安全眼镜·厂区内指定吸烟区外,任何地方禁止吸烟·任何酒类、毒品、化学危险品,未经允许禁止带入工厂内6.1.2行走和行驶·在车间参观应走车间内的安全通道·客户的车辆停靠在公司车棚内·车辆进入公司,要沿单行线行驶·车辆限速10公里/小时6.1.3紧急撤离程序当访客听到持续的警报声时,应立即从最近的安全出口快步走向门卫室集合。

接待人应带领访客离开建筑物,防止访客驻留在建筑物内6.1.4保护环境要求·环境污染将被禁止。

不能随意丢弃废物、垃圾。

任何化学品和油污泄漏都应立即报告并立即清楚·发生任何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应立即报告6.1.5警示性要求·公司内任何设备、设施、隔离区域,未经允许不可触摸、进入·当发生不安全事件,要立即通知安全人员和总经理安全违章处罚管理规定1.目的为防止发生事故、保护职工安全健康,实现安全生产,根据国家及相关规定,特制定此程序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违反安全规定行为人员的处罚3.定义一般性违规: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较轻,导致或可能导致的经济损失较小的不安全行为严重性违规: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严重,导致或可能导致的经理损失较大的不安全行为口头警告:对于初发的一般性违规进行口头方式的劝告、警示书面警告:以书面形式记录的正式性的警告处分留职查看:保留工作岗位,但不作为公司正式员工,视今后工作表现可给予撤销处分或辞退的处罚方式辞退:解除劳动合同4.职责4.1公司总经理及各部门经理应视情况参与相关职工处分讨论会议4.2安全人员负责统计员工违规数据,组织召开相关员工处分会议,并将最终处分意见反馈给相关员工4.3公司员工均有职责严格按照公司安全准则进行日常工作4.4公司员工均有职责监督、制止违规行为,并将违规行为报告安全人员5.工作程序5.1安全人员定期收集整理违规行为,对违规行为进行初步评定,评定规则如下:5.1.1一般性违规: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较轻,导致或可能导致的经济损失较小的不安全行为,如:⑴进入车间和工作时未按规定佩戴PPE⑵工作时占用通道而未加标识⑶在非吸烟区内吸烟,不包括有爆炸危险的区域,如在有爆炸危险区域吸烟应评定为严重性违规⑷工作区域环境杂乱,有散乱的工具、水渍、油渍或废棉纱、手套等⑸电焊作业时未佩戴相应PPE,氧气瓶和乙炔瓶间距小于5米,周围未配置灭火器等⑹使用的电动工具未经电工检查或超过有效日期⑺化学品或易燃品未放置于指定区域内⑻使用压缩空气乘凉、打闹或将压缩空气冲入其他非专用压力容器⑼乘摩托车上下班的员工未佩戴安全头盔,员工骑乘的自行车等无刹车⑽车辆在厂区内行驶时时速超过10公里/小时。

⑾违反一般性的操作规程(不包括绝对隔离、急停和光电保护开关测试等相关程序)5.1.2严重性违规: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较重,导致或可能导致的经济损失较大的不安全行为。

如⑴违反公司绝对隔离程序:维修或调试时未加个人锁;使用他人个人锁;故意损坏他人个人锁或其他安全隔离装置⑵工作前未执行相关测试急停开关及光电保护装置的程序⑶在易燃品及有火灾及爆炸风险区域内吸烟或使用明火等。

⑷未经授权而操作相关设备,尤其是特种设备⑸发现不安全状况或不安全行为视而不见,隐瞒不报⑹饮酒或使用麻醉类药品后驾驶机动车辆,进行设备操作。

5.2安全人员组织召开会议讨论并决定给予员工何种处罚,一般的判定准则如下:5.2.1口头警告:员工第一次发生一般性违规,应由车间主任给予口头警告的处分5.2.2书面警告:员工第二次发生一般性违规,经安全人员批准应给予书面警告的处分;员工发生严重性违规,但未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应经安全人员批准应给予书面警告的处分。

年终业绩评估时,对得到书面警告的员工,应视情况给予一定比例年终奖扣除。

5.2.3留职查看:员工累计书面警告,应给予留职查看处分;员工发生严重性违规,但造成的人身伤害较小或财产损失较少,经安全人员讨论并经相关领导批准,可给予留职查看处分5.2.4辞退:员工在留职查看期间表现依然没有改善,应给予辞退处分;员工发生严重性违规,且已造成人员严重伤害或公司重大财产损失,经安全人员讨论并经相关领导批准可给予辞退处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