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爱爸爸妈妈

我爱爸爸妈妈

五、活动总结
举办“孝星”小擂台
1、说说悄悄话:把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在“心语卡”上,回家送给爸爸妈妈。
2、“孝星”小擂台
通过今天的活动,小朋友们懂得了要用实际行动去爱爸爸妈妈。老师希望小朋友们能像《弟子规》中说的那样去做,请家长每周打星评价。谁做得好就能获得“孝星卡”。一个月后评选出班级“小孝星”。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实践环节,既对学生进行了行为指导,又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使品德课程真正成为学生道德生活的引导。】
交流结束,将照片贴到黑板上的“温馨小屋”中。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间的亲情故事,这些故事来源于鲜活的生活世界,营造出温馨感人的氛围,使课堂充满了亲和力,更激荡了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4、课前,老师邀请几位爸爸和妈妈也来说说他们和孩子之间的故事。请听录音。
5、(播放采访录音)爸爸妈妈的真情讲述。
主备人:审核人:教 者:
第周
教学内容
2、我爱爸爸妈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知和体会父母的关爱,进而懂得感恩父母,关爱父母。让学生在回忆家庭生活的“事件”中,懂得什么是溺爱,什么是真正的爱,假发学生爱父母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通过“碰碰车”“交流会”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进而使爱父母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2、(情境再现一:一个男孩子在玩具店哭闹)
妈妈为什么不给他买小汽车?是不是不爱他?为什么?
引导:玩具已经那么多了,再买就是浪费。我们小朋友也要注意节俭。
3、(情境再现二:一个女孩子让爸爸帮忙做作业)
爸爸为什么不帮女儿?是不是不爱她呢?
引导: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去努力完成,爸爸是想培养女儿独立学习的能力。
4、想一想:
(1)你的生活中出现过这样的事情吗?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2)以后你会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从创设的情境联系到自身的实际,这是一次孩子们“自我诊断”的良好契机。通过逐步的引领,让孩子明白事理的同时,知道了该如何去做,如何做得更好。】
五、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爸爸妈妈时时处处关爱着我们,让我们沐浴着温暖的亲情,从一株小苗逐渐成长为一棵小树。从今天开始,我们也要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爸爸妈妈,学会关爱爸爸妈妈。
3、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关心、体贴父母的方式与做法。
4、通过故事欣赏、互动交流、行为辨析、经典诵读等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和感悟父母怎样关爱自己,思考自己应该怎样去表达对父母的爱。通过思维碰撞,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
5、引导学生感知和体会父母的关爱,进而懂得感恩父母,关爱父母。让学生在回忆家庭生活的“事件”中,懂得什么是溺爱,什么是真正的爱,假发学生爱父母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二、实话实说
1、小鸟向大树表达着自己的爱,我们小朋友该怎样去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呢?
2、现场小调查:
(1)你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吗?
(2)你为爸爸妈妈做过事吗?
(3)这些事情是你主动做的吗?
3、实话实说:为什么我们想不到要帮爸爸妈妈做些事情?我们该怎么做呢?
组织交流讨论,让学生明白:对爸爸妈妈的爱不是光想想说说的,而是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表现。
【设计意图:童虎故事蕴含的母爱亲情,再一次引发孩子们的情感共鸣。】
三、小小交流会
1、回忆: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爸爸妈妈给了我们无尽的爱。
(出示两张图片)你们看,爸爸每天送我们上学,妈妈每天给我们烧可口的饭菜。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关爱还体现在哪里呢?
2、小组交流:爸爸妈妈是怎么爱我的?
3、分享甜蜜:一边展示父母关爱自己的照片,一边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自己与父母间的亲情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获得真切的感受,从而自然地引出主题,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二、走进故事屋
1、下面来看一个兔妈妈和兔宝宝的故事。(播放动画故事《兔妈妈和兔宝宝》)
2、故事看完了,你读懂这个故事了吗?
引导学生明白:兔妈妈时时处处保护、关爱着她的孩子。
3、小结:是啊,就像兔妈妈无微不至地爱着兔宝宝,我们的爸爸妈妈同样无微不至地爱着我们。
6、通过“碰碰车”“交流会”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进而使爱父母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生活照片
课时划分
共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在黑板上绘出一间“温馨小屋”。
2、准备动画故事《兔妈妈和兔宝宝》。
3、录音:爸爸妈妈的真情讲述。
第2课时
教(学)具准备:
1、准备“小鸟与大树”的图片。
2、制作心语卡、孝星卡。
教学过程:
一、儿歌乐园
1、(出示““小鸟与大树”图)小朋友们看,这张图上画了什么呀?
2、分角色表演:爸爸妈妈就像两棵大树,我们就像这只小鸟。
3、温情诵读:在“温馨小屋”中,我们享受着爸爸妈妈无私的爱。我们也要像小鸟欢快地围绕着大树一样,和爸爸妈妈亲密地相依偎,共同营造温馨的家。一起来有感情地读读这首儿歌吧!
【设计意图:通过“实话实说”的活动形式引出学生在家里的表现,把学生带入深深的思考中,认识到爱爸爸妈妈应该有实际行动。】
三、角色扮演
1、我们也来做个主动爱爸爸妈妈的好孩子,好吗?
模拟情境(1)妈妈做家务很累……
模拟情境(2)爸爸下班回家……
教师分别扮演妈妈和爸爸,学生扮演孩子。教师顺势导行。
2、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呢?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情境进行表演。
6、听了爸爸妈妈的讲述,此时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
引出本课主题:我爱爸爸妈妈。
【设计意图:爸爸妈妈的真情讲述,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深深地触动着孩子们的心灵。这样的情境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只有在“动情”之后才能自然而然地“悟理”。
四、七嘴八舌辨“真爱”
1、可是,有两个孩子却对老师说“爸爸妈妈不爱他”。这是真的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准备:
准备一张表现父母关爱自己的照片,一段亲情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快乐游戏
1、小朋友们,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我们都很喜欢做。谁愿意现在就来体验一下?
2、一组学生上台做游戏。
3、采访“鸡妈妈”:游戏中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采访“小鸡”:有了鸡妈妈的保护,你觉得怎么样?
4、其实,我们的爸爸妈妈也像鸡妈妈那样,用尽全力呵护我们,让我们幸福快乐地成长.
2、出示《弟子规》四幅动画。教师按图序解读:
(1)父母呼唤你的时候,要立刻应答,不要慢吞吞的。
(2)父母让你做事情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要拖延偷懒。
(3)父母的谆谆教诲,要恭恭敬敬地聆听。
(4)外出的时候,要告诉父母去哪里,回来的时候要见面禀报,让父母放心。
3、大家明白这几句话的意思了吗?伴乐诵读。
个性化意见:
个性化意见:
(1)爸爸在外地出差。
(2)妈妈回家晚了,忙着择菜。
(3)爸爸妈妈和我一起谈心。
学生自主合作表演,和大家分享爱父母的各种方式。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教师没有板起面孔来灌输“如何爱父母”,而是通过创设情境与角色扮演,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获得了体验与感受。品德教育的有效性就在于此。】
四、经典诵读
1、打开“宝典箱”,我们来铭记。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弟子规》中就告诉我们该怎样敬爱父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