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2004 年1 季度)出版日期:2004 年05 月编写说明2004 年1 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额、进出口等均呈现较快增长,经济景气依然处于扩张周期的上升阶段。

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突现出来,突出表现在投资过快增长,投资品价格高增长向消费品价格传导进程加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当前形势下,宏观趋势的把握上不应再拘于经济是否“过热”的讨论,而应想办法坚决抑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宏观政策趋向上要从扩大内需转向调节经济平稳运行的方向上来,但同时,应当注意政策实施的力度和时机,防止政策力度过大过猛。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II目录Ⅰ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形势 (1)一、一季度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工业生产继续高增长 (1)(二)固定资产投资超高速增长 (2)(三)消费需求增长稳健 (3)(四)市场物价继续上涨 (4)(五)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利用外资保持较高水平 (5)(六)货币信贷增势未减 (5)(七)经济运行效益比较好,居民收入增长加快 (6)二、一季度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一)投资增长过快,盲目投资和能力扩张势头加剧 (7)(二)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加剧 (8)(三)通胀压力加大 (8)(四)信贷调控难度加大 (9)Ⅱ 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9)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高位回落 (9)(一)制约投资增长的因素 (9)(二)促进投资继续高增长的因素 (10)二、诸多因素将遏制物价上涨 (11)(一)农副产品价格将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 (11)(二)各项控制物价上涨的行政手段将发挥一定作用 (11)(三)严控投资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有助于投资品价格回落 (11)(四)投资热、消费稳,不会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12)(五)我国经济买方市场特征鲜明,不会出现需求推动型的价格轮番上涨12 三、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13)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IIIⅢ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14)一、扩张性政策应进一步向中性政策过渡 (14)二、财政政策应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 (14)三、实行差别化的货币信贷政策,优化信贷结构 (14)四、统一认识,端正行为,坚决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15)图表目录图表1 2003年与2004年各产业投资增长情况比较 (3)图表2 2003-2004年投资资金来源结构变化 (3)图表3 2003-2004年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 (3)图表4 2003-2004年生产和消费物价月涨幅一览表 (4)图表5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运行主要指标与上半年预测 (13)本报告图表如未标明资料来源,均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1Ⅰ 2004 年1 季度宏观经济形势一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额、进出口等均呈现较快增长,经济景气依然处于扩张周期的上升阶段。

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突现出来,突出表现在投资过快增长,投资品价格高增长向消费品价格传导进程加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当前形势下,宏观趋势的把握上不应再拘于经济是否“过热”的讨论,而应想办法坚决抑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宏观政策趋向上要从扩大内需转向调节经济平稳运行的方向上来,但同时,应当注意政策实施的力度和时机,防止政策力度过大过猛。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工业生产继续高增长一季度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8%,增幅虽然低于上年同期0.1 个百分点,但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特别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受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农产品提价等多因素的影响,多年来持续低迷的第一产业今年出现了加速增长,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5%,高于上年同期一个百分点,是三次产业当中增幅最快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1.6%,增幅低于上年同期0.7个百分点,但依然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力军;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7%。

一季度,全国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1318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7%。

工业产销衔接水平继续保持稳定,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89%,比上年同期提高0.23 个百分点。

一季度工业生产主要有3 个特点:一是重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轻工业;二是“三资”和股份制企业的生产高速增长。

一季度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1%,股份制企业增长18.1%,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4.5%;三是电子和冶金等六大行业是带动工业生产较快增长的主要力量。

一季度电子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3.2%,拉动工业增长2.2 个百分点;冶金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1.4%,拉动工业增长1.9 个百分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力、化工和电气机械行业对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5%。

一季度支撑工业生产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有3 个。

一是投资快速增长的拉动;二是国内消费市场稳定增长推动了部分消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2费品及相关产品生产的高速增长;三是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快速增长的带动,据测算,出口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8.1%,拉动工业增长3.2 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超高速增长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超过速增长,如果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高于1993 年,为改革开放以来最高水平。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99 亿元,增长43.0%。

其中,城镇投资完成7059 亿元,同比增长47.8%,农村投资1740 亿元,增长26.4%。

在城镇投资项目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1.1%。

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47.8%、53.2%和52.3%。

第一产业投资止跌回升,第二、三产业投资增速回落。

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8 亿元,由1-2 月的同比负增长转为增长0.4%;第二产业投资2866 亿元,增长66.6%,增速比1-2 月回落12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4154 亿元,增长37.7%,增速回落3.3 个百分点。

多数工业行业投资增速回落。

城镇投资中,除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外,其他主要工业行业投资增速全面回落。

其中,黑色金属开采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342 亿元,增长107.8%,增速回落68.4 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88 亿元,增长92.6%,增速上升52.1 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投资207 亿元,增长91.8%,增速回落60.9 个百分点。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647亿元,增长53.1%,增速回落7.6 个百分点。

资金来源方面发生显著变化,前3 个月国家预算内资金所占比重继续下降,自筹资金与其他资金占比继续上升,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国内贷款增长依然很快,占比仅次于自筹资金,但占比比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为了遏止过度投资和金融风险,国家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加强土地管理以及央行的“窗口指导”等收紧措施,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预计这个影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

本轮投资过热更多的是由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所掀起,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可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今年1-3 月资金来源中,资金来源的大头是企业自筹资金,国内贷款次之,国家预算内资金所占比重最小。

一季度自筹资金、国内贷款和国家预算内资金所占比重分别为52.6%、22.9%和3%,自筹资金所占比重比去年提高5.1 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和国家预算内资金所占比重则比去年降低0.6 和2.5 个百分点。

从资金来源的新增量来看,自筹资金增长速度也远远快于其他资金。

一季度企业自筹资金增长59.6%,国内贷款和国家预算内资金分别增长57.4%和10.8%。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3图表 1 2003 年与2004 年各产业投资增长情况比较单位:%产业 2003 年1-3 月 2003 年 2004 年1-2 月 2004 年1-3 月第一产业6.66 3.7 -25.1 0.4第二产业50.6 39.1 78.6 66.6第三产业23.6 24.2 41 37.7图表 2 2003-2004 年投资资金来源结构变化单位:%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债券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其他资金月份增速比重增速比重增速比重增速比重增速比重增速比重2003 年3 月24.5 4.3 53.1 26.3 21.5 0.2 52.4 5.4 49.3 45.9 39.8 17.92003 年11 月3.2 5.3 45.3 23.6 -24.9 0.3 28.6 4.8 46.6 48 40.1 18.02004 年2 月16.9 2.3 28.4 27.8 0.3 0.1 4.6 5.2 46 44 18.5 19.52004 年3 月13.6 2.9 59.2 25.4 143 0.3 48.2 4.9 70.1 48.3 55.6 18.2图表 3 2003-2004 年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单位:%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2003 年1-3 月38.0 34.5 42.72003 年1-12 月33.6 33.1 26.42004 年1-2 月58.6 47.3 44.32004 年1-3 月47.8 53.2 52.3(三)消费需求增长稳健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继续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市场销售稳定增长。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31 亿元,同比增长10.7%。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与去年同期大体持平。

其中,3 月份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0 亿元,与去年同月相比增长11.1%。

分销售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8525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县及县以下零售额4305 亿元,增长7.6%;分销售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0691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餐饮业零售额1742 亿元,增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4长16.6%;其他行业零售额398 亿元,增长1%;分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吃、穿、用商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8.1%、13.6%和25.7%。

消费品市场呈现以下特点:(1)热点商品类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汽车类、通讯器材类和家居用品类商品等热点商品类销售保持较快增长势头;(2)节假日消费对市场销售的影响显著;(3)粮价上涨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食品类销售影响并不明显。

(四)市场物价继续上涨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8%,涨幅比去年同期上升2.3个百分点,至此,我国物价总水平已持续15 个月上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