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污染的危害和控制

微生物污染的危害和控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食品微生物污染的危害
导致食品腐败变质: 什么叫做食品的腐败变质:食品受到各种内外因
素的影响,造成其原有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发生 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 实质:是食品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被 污染微生物的分解代谢作用或自身组织酶进行的 某些生化过程。 特征:发生大分子成分降解 。
➢消毒(disinfection) 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一部 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处理物体基本无害的措 施,称为消毒。
➢防腐(antisepsis) 利用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达 到防止物品发生霉腐的措施,称为防腐。
➢化疗(chemotheraphy) 即化学治疗。利用具有高度选择毒力的化学物质抑制宿 主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达到治疗该感染性疾 病的一种措施。
微生物的解脂酶等
食物中脂肪 →
脂肪酸 + 甘油 + 其
它产物
脂肪酸可进而断链而形成具有不愉快味道的酮类
或酮酸;
不饱和脂肪酸的不饱和键可形成过氧化物;
脂肪酸也可再氧化分解成具有特臭的醛类和醛酸,
即所渭的“哈喇”气味。这就是食用油脂和含脂 肪丰富的食品发生酸败后感官性状改变的原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干燥热空气灭菌法(hot-air oven)
将物品放入烘箱内,然后升温至150℃— 170 ℃ ,维持1—2小时。或140 ℃,3h
适用于:玻璃、陶瓷和金属物品的灭菌,不 适合液体样品,及棉花、纸张、纤维和橡胶 类物质的灭菌。
特点:由于空气传热穿透力差,菌体在脱水 状态下不易杀死,所以温度高、时间长。
对食品进行微生物菌数测定,可以反映食 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及是否发生变质, 同时它是判定食品生产的一般卫生状况以 及食品卫生质量的一项重要依据。在国家 卫生标准中常用细菌总菌落数和大肠菌群 的近似值来评定食品卫生质量,一般食品 中的活菌数达到108cfu/g时,则可认为处 于初期腐败阶段。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热杀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高温灭菌(消毒) 法——是最常用的 物理方法。高温可 引起蛋白质、核酸 等活性大分子氧化 或变性失活而导致 微生物死亡。
微波杀菌
远红外线加热杀菌
欧姆杀菌
高温灭菌(消毒)法
干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消毒)法
火焰灼烧法 烘箱热空气灭菌法
巴氏消毒法 煮沸消毒法 间歇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
食品中油脂酸败的化学反应,主要是油脂 自身氧化过程,其次是加水水解。
(1)油脂的自身氧化: 生成了氢过氧化物、 羰基化合物(如醛类、酮类、低分子脂酸、 醇类、酯类等)、羟酸以及脂肪酸聚合物、 缩合物(如二聚体、三聚体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脂肪水解
脂肪酸败也包括脂肪的加水分解作用,产生游离 脂肪酸、甘油及其不完全分解的产物。如甘油一 酯、甘油二酯。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食品腐败变质后的变化
1、蛋白质
由微生物引起蛋白质食品发生的变质,通 常称为腐败(spoilage)。
食物中蛋白质 →
多肽 →

基酸 →
氨十胺十硫化氢等
脱氨基、脱硫等作用
2、脂肪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食用油脂与食品中脂肪发生的变质称为酸 败(rancidity)。特征是产生酸和刺激的 “哈喇”气味。
鉴定指标:色泽 、 气味、口味 、组织状 态(变形、软化;发粘;粘稠、结块等。 液态食品变质后即会出现浑浊、沉淀,表 面出现浮膜、变稠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化学鉴定
微生物的代谢,可引起食品化学组成的变 化,并产生多种腐败性产物,因此,直接 测定这些腐败产物就可作为判断食品质量 的依据。 一般氨基酸、蛋白质类等含氮高的食品, 如鱼、虾、贝类及肉类,在需氧性败坏时, 常以测定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的多少作为评 定的化学指标;对于含氮量少而含碳水化 合物丰富的食品,在缺氧条件下腐败则经 常测定有机酸的含量或pH值的变化作为指 标。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 物理指标 食品的物理指标,主要是根据蛋白质分解
时低分子物质增多这一现象,来先后研究 食品浸出物量、浸出液电导度、折光率、 冰点下降、粘度上升等指标。其中肉浸液 的粘度测定尤为敏感,能反映腐败变质的 程度。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4、 微生物检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腐败变质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及其危害
1、产生厌恶感 2、降低食品营养 3、引起中毒或潜在性危害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补充】 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
1、感官鉴定 感官鉴定是以人的视觉、嗅觉、触觉、味 觉来查验食品初期腐败变质的一种简单而 灵敏的方法。
二、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控制
控制有害菌的措施
杀灭
抑制
除菌
消毒 (部分杀灭)
灭菌 彻底杀灭)
防腐
化疗
(抑制霉腐微生物) (抑制宿主体内病原菌)
杀菌 溶菌
几个基本概念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灭菌(sterilization) 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 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称为灭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干热灭菌法(dry heat sterilization)
▪焚烧法(incineration):是将被灭菌 物品在火焰中燃烧,使所有的生物物质碳 化。
优点:简单、迅速、彻底。
缺点:由于对被灭菌物品的破坏极大,使 用范围有限。
适用于:无经济价值的物品灭菌(如医用 垃圾),及不怕烧的实验器具,如接种环、 镊子、试管或三角瓶口的灭菌等。
3、碳水化合物
由微生物引起糖类物质发生的变质,习惯上 称为发酵或酵解(fermentation )。
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纤维素、半纤维 素、淀粉、糖元以及双糖和单糖等。含这些 成份较多的食品主要是粮食、蔬菜、水果和 糖类及其制品。
在微生物及动植物组织中的各种酶及其它因 素作用下,这些食品组成成分被分解成单糖、 醇、醛、酮、羧酸、二氧化碳和水等低级产 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