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

1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

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2012 级开始使用)一、培养目标根据国家教育和卫生工作方针,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符合医学教育标准和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要求,具有创新精神的医学实用人才。

二、基本培养要求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和为医疗卫生事业的献身精神。

2、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具备自我完善、独立思考和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具备从事临床医学工作相应的综合素质、文化修养、创新意识以及初步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查询、信息分析,具备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4、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同事等进行沟通,相互学习,善于合作。

5、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6、具备相应外语水平,可较熟练的运用外语进行学习和交流。

7、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三、业务培养要求(一)专业知识要求1、掌握与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生物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科学方法,并应用于指导学习和医疗实践。

2、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4、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用药原则。

5、掌握一般危急重病的诊断、急救及处理知识。

6、掌握传染病发生传播的基本规律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7、熟悉健康生活、疾病预防、康复、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临终关怀、以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有关知识和方法,并对公众进行教育宣传。

(二)专业技能要求1、具有较好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

2、具有系统、规范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病历书写能力。

3、具有正确选择辅助检查的能力和解释结果的能力。

4、具备依据综合病史、诊断结果制定治疗计划并调动病人积极合作的能力。

5、掌握临床常规诊疗操作技术及急救处理能力。

四、修业年限修业年限:五年。

五、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一)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二)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预防医学、传染病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医学。

六、课程设置(一)课程群分配表:见附表1 :附表1: 必修课程群分类表课程类型门数学时数学分占总学时%理论课实践课理论:实验公共基础课程群1611757404351:医学基础课程群2114769585181:专业课程群128125202901:总计493463100221812431:(二)必修课程设置(共48门、学分)1、公共基础课程16门(学分):军事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廉洁修身、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医学伦理学、体育、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程序设计、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形势政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2、医学基础课21门(学分)细胞生物学、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医学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生理科学实验、局部解剖学、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外科学总论、预防医学、卫生统计学、循证医学。

3、专业课程12门(学分)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皮肤病学、传染病学、中医学、精神医学、神经病学、口腔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

4、临床实习50周,每周记一个学分,共50学分;军事训练2周,每周一个学分,记2学分。

(三)指定选修课4门(5学分)计算机文化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急诊医学、大学生就业指导。

七、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见附表2。

附表2:时间分配表(按周计算)学年教学考试假期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军训毕业实习合计-一- 34312* 1252- 二36412523641252四18103352五141811741总计138134411250249注:社会实践活动(一、二、三学年暑期安排2周专题社会实践)八、成绩考核、毕业要求与学位授予1、成绩考核:教学计划所设置的课程均需考核。

其中,必修课程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成绩均采用百分制评定,选修课程的成绩按合格与不合格二级制记载,任意选修课成绩及格者才计入成绩档案。

考核成绩载入成绩登记册,成绩合格者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学分,成绩与学分一并归入个人档案。

2、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修满学分,其中必修课程学分,毕业实习50学分,新生入学教育1学分,军事训练2学分,选修课程15学分,社会实践3学分,毕业考试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发给广东医学院毕业证书。

3、学位授予: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广东医学院学士学位评定实施细则》授予规定者,经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九、教学进度表:详见附表3。

附表3: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进程表(2) 内科学、外科学集中见习时间各为3周。

(3) 毕业考试时间安排在第十学期的教学周内。

(4) 选修专业方向课程的班级,《中医学》第5学期开课;《皮肤病学》《精神医学》第10学期开课。

(5) 选修皮肤病与性病学方向,《皮肤病学》不开课;选修眼耳鼻咽喉科学方向,《局部解剖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不开课;选修心理医学方向,《医学心理学》不开课;选修眼视光学方向,《局部解剖学》《眼科学》不开课。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湛江校区第1学期开设,东莞校区第2学期开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廉洁修身》湛江校区第2学期开设,东莞校区第1学期开设。

临床医学专业皮肤病与性病学方向教学计划一、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方向学生应在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及防治原则、掌握常见危急重病的诊断及抢救原则、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用药原则等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再掌握皮肤病与性病学的基本知识、皮肤病与性病学中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及防治原则,掌握该专业的一些检查及治疗技术。

学习并按教学大纲要求完成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方向课程,培养具有临床医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必修课程备注:实习安排:内科12周,外科12周,妇产科、儿科各4周,传染科2周,神经内科2周,急诊科2周,心电图2周,放射科2周,皮肤病与性病科6周,实习前教育1周,机动1周。

临床医学专业眼耳鼻咽喉科学方向教学计划一、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方向学生应在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及防治原则、掌握常见危急重病的诊断及抢救原则、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用药原则等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再掌握眼科学和耳鼻咽喉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眼科学和耳鼻咽喉科学中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及防治原则、掌握眼耳鼻咽喉专业的一些检查及治疗技术。

学习并按教学大纲要求完成五官局部解剖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等专业方向课程,培养具有临床医学、眼耳鼻咽喉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必修课程备注:实习安排:内科12周,外科10周,妇产科、儿科各4周,传染科2周, 神经内科2周,急诊科2周,心电图2周,放射科2周,眼科、耳鼻咽喉科各4周,实习前教育1周,机动1周。

临床医学专业心理医学方向教学计划一、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方向学生应在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及防治原则、掌握常见危急重病的诊断及抢救原则、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用药原则等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再掌握临床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临床常用心理测验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技术。

学习并按教学大纲要求完成人格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专业方向课程, 培养具有临床医学、临床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必修课程备注:实习安排:内科12周,外科12周,妇产科、儿科各4周,传染科2周,神经内科2周,急诊科2周,心电图2周,放射科2周,精神心理科6周,实习前教育1周,机动1周。

临床医学专业整形美容学方向教学计划一、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方向学生应在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及防治原则、掌握常见危急重病的诊断及抢救原则、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用药原则等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再掌握临床整形美容治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基本掌握显微外科、整形美容外科的基本操作技术。

学习并按教学大纲要求完成显微外科学、整形外科学、美容外科学等专业方向课程,培养具有临床医学、整形美容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必修课程备注:实习安排:内科12周,外科12周,妇产科、儿科各4周,传染科2周, 神经内科2周,急诊科2周,心电图2周,放射科2周,整形外科6周, 实习前教育1周,机动1周。

三、整形美容学方向任选课临床医学专业生殖医学方向教学计划一、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方向学生应在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及防治原则、掌握常见危急重病的诊断及抢救原则、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用药原则等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再掌握康复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临床常规康复医学评定和康复治疗技术。

学习并按教学大纲要求完成临床康复学、康复疗法学、康复评定学等专业方向课程。

培养具有临床医学、临床康复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必修课程备注:实习安排:内科12周,外科12周,妇产科、儿科各4周,传染科2周,神经内科2周,急诊科2周,心电图2周,放射科2周,生殖医学6周,实习前教育1周,机动1周。

临床医学专业康复医学方向教学计划一、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方向学生应在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及防治原则、掌握常见危急重病的诊断及抢救原则、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用药原则等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再掌握正常妊娠和分娩、产科常见急症、产前和产后的保健原则,初步掌握生殖辅助技术和方法, 掌握男女生殖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习并按教学大纲要求完成遗传与优生、生殖医学、男性科学等专业方向课程,培养具有临床医学、生殖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二、必修课程备注:实习安排:内科12周,外科12周,妇产科、儿科各4周,传染科2周,神经内科2周,急诊科2周,心电图2周,放射科2周,康复科6周,实习前教育1周,机动1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