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Theory of circuit课程编号:1510064002课程计划学时:80(授课学时:64 实验学时:16)学分:4.5课程简介: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讯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电路的基本方法,以及进行实验的初步技能,并为后续课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对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本章重点是电流和电压参考方向的概念、功率的计算、电路元件特性、以及基尔霍夫定律,难点是参考方向的概念及应用、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全章课堂讲授6学时,实验1学时。

第一节电路及电路模型要求了解电路的作用(考核概率1%),理解实际电路的电路图和电路模型(考核概率1%),掌握电路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考核概率80%)。

1.电路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

2.电路的作用:实现电能的传输和变换,实现信号的传递和处理。

3.实际电路的电路图和电路模型。

第二节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理解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含义(考核概率50%)。

第三节电功率和能量理解功率的定义(考核概率50%),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考核概率80%)。

1.功率的定义2.功率计算方法第四节电路元件要求了解电路集总参数的概念(考核概率1%)。

第五节电阻元件要求了解电阻和电导的定义(考核概率1%),理解元件属性(考核概率10%),掌握元件伏安关系(考核概率100%)。

1.电阻定义、模型2.伏安关系3.电导第六节电压源和电流源要求了解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定义(考核概率1%),理解元件属性(考核概率10%),掌握元件伏安关系(考核概率100%)。

1.电压源定义、模型、元件约束;2.电流源定义、模型、元件约束第七节受控电源要求了解受控电源的定义(考核概率1%),理解元件属性(考核概率10%),掌握元件伏安关系(考核概率100%)。

1.受控电源定义及分类、模型、元件约束第八节基尔霍夫定律要求了解基尔霍夫定律的适用条件(考核概率50%),理解电路常用术语(考核概率10%),掌握利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电路的方法(考核概率100%)。

1.支路、节点、回路、网孔的概念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形式,讨论电路的组成及作用,实验验证基尔霍夫定律(1学时),作业为习题1-1、4、5、7、9、10、16、17。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本章重点是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电源的串联和并联、电源的等效变换、以及二端网络的输入电阻,难点是电阻的混联等效、电源的等效变换及应用、二端网络的输入电阻的求法。

全章课堂讲授4学时。

第一节引言要求了解不同类型电路的定义(考核概率1%)。

第二节电路的等效变换要求理解等效的含义(考核概率10%)。

第三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要求理解电阻的串联、并联的概念(考核概率10%),掌握分压公式和分流公式的用法和电阻的混联等效变换方法(考核概率100%)。

1.电阻的串联等效、并联等效2.分压电路和分流电路3.电阻的混联等效第四节电阻的Y形联结与∆形联结的等效变换要求理解电阻的Y形联结与∆形联结的等效变换(考核概率10%),掌握等效变换公式(考核概率10%)。

1.电阻的Y形联结与∆形联结的等效变换公式及应用第五节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要求掌握独立电源的串联等效、并联等效(考核概率100%)。

1.独立电源的串联等效2.独立电源并联等效第六节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要求掌握实际电源等效变换条件及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考核概率50%)。

1.实际电源等效变换条件2.实际电源等效变换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第七节输入电阻要求理解输入电阻的定义(考核概率10%),掌握求无源二端网络输入电阻的方法(考核概率50%)。

1.输入电阻的定义2.求无源二端网络输入电阻的方法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形式,讨论电路等效的含义,作业为习题2-4、10、11、13、14。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本章重点是网孔电流法、节点电压法,难点是网孔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的应用。

全章课堂讲授4学时,习题课2学时第一节电路的图要求了解图和有向图的概念(考核概率1%)。

1.电路的图2.电路的有向图第二节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要求理解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考核概率10%)。

第三节支路电流法要求了解支路电流法的适用条件(考核概率10%),理解支路电流法的含义(考核概率10%),掌握利用支路电流法分析电路的方法(考核概率50%)。

1.支路电流法2.独立方程的列写方法第四节网孔电流法要求理解网孔电流的概念(考核概率10%),掌握利用网孔电流方法分析电路的方法(考核概率100%)。

1.网孔电流的概念2.建立网孔电流方程的方法第五节回路电流法要求学生自学本节内容,理解回路电流法的概念(考核概率0%)。

第六节节点电压法要求理解节点电压的概念(考核概率10%),掌握利用节点电压方法分析电路的方法(考核概率100%)。

1.参考零电位的概念、节点电压的概念2.建立节点电压方程的方法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形式,讨论电路不同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作业为习题3-7、8、10、11、19、21。

第四章电路定理本章重点是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最大功率传输定理,难点是应用不同定理分析电路问题。

全章课堂讲授4学时,实验3学时,习题课2学时。

第一节叠加定理要求了解线性电路概念(考核概率10%),理解叠加定理的适用条件(考核概率80%),掌握利用叠加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考核概率50%)。

1.线性电路的概念2.叠加定理及其应用第二节替代定理要求理解替代定理的内容及在电路分析计算中的应用(考核概率10%)。

1.替代定理2.替代定理在电路分析计算中的应用第三节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要求理解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适用条件(考核概率10%),掌握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内容,以及利用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考核概率100%)。

1.戴维南定理2.诺顿定理3.戴维南定理在电路分析计算中的应用第四节最大功率传输定理要求掌握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的应用方法(考核概率60%)。

1.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2.最大功率的计算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形式,讨论电路定理的适用条件,实验验证叠加定理(1学时)、验证戴维南定理(2学时),作业为习题4-2、4、8、9、13、16、20。

第六章储能元件本章重点是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难点是元件伏安关系的应用。

全章课堂讲授2学时。

第一节电容元件要求了解电容元件定义和模型(考核概率10%),掌握电容元件伏安关系和贮能公式(考核概率60%)。

1.电容元件定义和模型2.伏安关系3.贮能公式第二节电感元件要求了解电感元件定义和模型(考核概率10%),掌握电感元件伏安关系和贮能公式(考核概率60%)。

1.电感元件定义和模型2.伏安关系3.贮能公式第三节电容、电感元件的串联和并联要求掌握电容、电感元件的串联和并联等效(考核概率10%)。

1.电容元件的串联和并联等效2.电感元件的串联和并联等效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形式,讨论元件的属性,作业为习题6-1、8。

第七章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本章重点是一阶动态电路的初始条件、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难点是运用“三要素”法分析一阶动态电路。

全章课堂讲授6学时,实验2学时,习题课2学时。

第一节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要求了解动态电路输入—输出方程的列写方法(考核概率10%),理解初始条件的概念(考核概率10%),掌握初始条件的分析计算方法(考核概率80%)。

1.动态电路输入—输出方程的列写方法2.初始条件的概念3.初始条件的分析计算方法第二节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要求了解零输入响应的概念(考核概率10%),理解时间常数τ的概念(考核概率10%),掌握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分析求解方法(考核概率60%)。

1.零输入响应概念2.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3.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4.时间常数τ的概念5.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分析求解方法第三节一阶电路零状态响应要求了解零状态响应的概念(考核概率10%),掌握一阶电路在直流激励下零状态响应的分析求解方法(考核概率60%)。

1.零状态响应概念2.RC一阶电路在直流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3.RL一阶电路在直流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4.一阶电路在直流激励下零状态响应的分析求解方法第四节一阶电路的全响应要求了解全响应的概念(考核概率10%),理解初始值、原稳态值和新稳态值的含义(考核概率10%),掌握直流激励下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法(考核概率100%)。

1.全响应的概念2.初始值f(0+)、新稳态值f(∞)、时间常数τ的求法3.直流激励下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法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形式,讨论动态电路的初始值、原稳态值和新稳态值的含义,实验观测一阶线性动态电路过渡过程(2学时),作业为习题7-1、4、5、7、9、12、18、19、20。

第八章相量法本章重点是正弦量的概念和相量表示法,难点是基尔霍夫定律相量形式的应用。

全章课堂讲授4学时。

第一节复数要求掌握复数表示法和计算(考核概率100%)。

1.复数表示法2.复数计算第二节正弦量要求掌握正弦量的三要素(考核概率100%)。

1.正弦量的瞬时值2.正弦量的幅值和有效值3.频率、周期、角频率4.相位和相位差第三节相量法基础要求理解相量的含义(考核概率10%),掌握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方法和相量图(考核概率100%)。

1.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方法2.相量图第四节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要求掌握电路定律相量形式的应用(考核概率100%)。

1.KCL相量形式2.KVL相量形式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形式,讨论相量的含义,作业为习题8-1、2、7、8、10、11、12、14、15、16。

第九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本章重点是阻抗和导纳的概念、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以及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难点是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计算。

全章课堂讲授6学时,实验4学时,习题课2学时。

第一节阻抗和导纳要求理解阻抗和导纳的概念(考核概率10%),掌握独立元件的阻抗、阻抗串联和并联(考核概率100%)。

1.阻抗和导纳的概念2.独立元件的阻抗和导纳3.阻抗和导纳的串联和并联第二节电路的相量图要求掌握相量图的画法及在电路的分析中的应用(考核概率100%)。

1.相量图的画法2.相量图在电路的分析中的应用第三节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要求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考核概率1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