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体验经典外国音乐作品,能以积极的态度演唱《红河谷》,品味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
(1)在体验中学唱歌曲,感受风格与特点。
(2)在探究中感受音乐要素(力度、速度、演唱形式)对表现歌曲情感的作用。
3.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不同演唱形式与风格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到的作用。
(2)能够准确并完整演唱《红河谷》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唱《红河谷》。
难点:唱好《红河谷》弱起小节以及二声部合唱。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播放《青春舞曲》音乐片段,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做律动(杯子节奏)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刚才我们演唱的歌曲是我国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歌《青春舞曲》,说起民歌同学们并不陌生(展示图片,介绍民歌,同时复习之前学唱过的民歌),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继续学习世界民族音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播放课件)
生:加拿大
师:加拿大位于北美洲,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它的面积居世界第二,而人口只有3000多万。
加拿大人说:“我们国家虽然没有悠久的历史,但又丰富多彩得地理”加拿大风景非常优美。
加拿大不仅有着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资源,而且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并学唱一首优美动听的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设计意图:一系列问答,使各学科间的知识融会贯通。
)
师:简介歌曲:《红河谷》是流传在北方红河一带的民歌,它主要表现了移民北方红河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
它回顾了人们艰苦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学习、感受与探索
1、欣赏教师范唱歌曲《红河谷》,让学生想一想歌曲的旋律进行是平稳的还是跳跃的?表现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还是优美抒情的?(优美抒情)歌曲是几拍子的?
2、师:现在我们看这首歌曲是什么拍子?
生:4/4 拍
师:4/4 拍的含义以及强弱规律是什么?
生:强、弱、次强、弱
师:最后一拍是弱拍,这首歌曲第一小节只有一拍,在小节线的左侧也就是最后一拍,而最后一小节有三拍,首尾相加是一个完全小节,这叫弱起小节。
(播放课件弱起小节的定义)
师:让我们用发声词“lu”来模唱这首曲子。
师:大家模唱的不错。
这样舒展的节奏,这样平稳的旋律,必然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这就要求同学们在演唱的时候声音圆润一些,连贯一些,让我们再来一遍。
师:下面我们把歌词加入到旋律中,跟着音乐来演唱这首歌曲。
师:这是一首四乐句严谨规范的歌曲,同学们在演唱的时候注意起承转合各乐句之间的力度对比。
师:下面用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手风琴来伴奏,同学们体会一下,歌曲的情绪表达又有什么变化?
生:活泼欢快
师总结:活泼欢快、健康向上,表现了劳动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的思想感情。
所以我们用稍快的速度演唱这首歌曲时,建议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次对比,总结出:同一首歌曲,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它所表达的音乐情绪也是有差异的。
)
3 同学们这首歌曲还有一个二声部,现在我们跟着钢琴模唱旋律。
师:同学们唱高音声部,老师来唱低音声部,我们合作,来听一下和声的效果。
师:小组合作二声部练习,一会儿分组展示合作成果。
4、师:《红河谷》既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现了劳动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
现在我们一起带着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用中速、抒情地跟着伴奏完整的演唱一遍。
四、延伸听赏
师: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人民都愿意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希冀用音乐表达出来,
让我们继续浏览两个国家,感受那里的人民对生活的诉说……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苏联《乘着歌声的翅膀》德国
师:同学们刚才这两首歌曲给我们的感受都是深情优美,甚至带着一丝虔诚圣洁的味道,跟我们今天学的《红河谷》很相似。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的寄托和表达是歌唱的最终目的,所以同学们今后演唱要注意歌曲情感的表达。
五、课后作业
师总结:关于《红河谷》同学们还能想到用什么形式去演唱?课后同学们有兴趣可以几个同学
回去创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