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作业规划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我们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它承担着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重要使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教师应重视作业的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发展能力、矫正教学、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特制定以下作业规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
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
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
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
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
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
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
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历了上学期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比如,对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
因此,这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三、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四、作业的设计原则
1、作业目的明确。
即作业要体现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练习能进一步巩固知识,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简单而言,就是作业练习什么教师心中要有数。
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布置作业应侧重放在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上。
对学生易接受,知识连贯性强的内容,宜布置有关开发智力,提高思维力的题目。
这样既能保证让学生能依时完成作业,也能让他们在体会成功喜悦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智力。
2、作业要有针对性。
即作业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
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师要精选设计作业题。
布置的作业不符合学生实际能力和需要,或太难,或太深,学生不会做,无结果,他们的兴趣和情绪就受到影响。
困难性作业应是学生在熟练掌握“双基”的前提下力能胜任的,且要考虑多数同学的适应性。
3、作业要适宜。
指作业数量适当,难易适度,让学生能完成。
中下生如果没有一定量的作业练习训练是不可能全面和熟练掌握数学知
识的,更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因此要给他们充分练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当然,这要处理好它与搞“题海战术”的关系。
同理,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侧重于在解决基本题快而准的基础上,提倡举一反三,一题多解。
4、作业要有趣味。
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饶有兴趣的作业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去完成。
趣味性要体现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有创造性。
如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等经常变换,互相穿插或“一题多变”,让学生感受到作业
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采,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从而感受到作业的乐趣。
带着好的心情作业,思维更活跃,反应更灵敏,何乐而不为呢?
五、作业布置的具体实施策略
1、分层
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三类。
A优等生、B中等生、C学困生,以学生每单元学习的成绩及作业成绩作为评价划分的依据。
每单元进行一次划分,鼓励学生力争上游,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2、布置
为了能够使每个学生有所提高,在作业布置中分清层次,使学生根据自己实际选择难度不同、类型各异的作业。
一般情况下,分为A、B、C三个层次。
选择B类应该是大多数学生。
这类作业面向大多数学生,结合本学段知识,难度适中。
我常用的方法是在作业中使用“自助餐”的形式,要求必须全面完成的基础上,优生可以自选一些操作实践题,使之能够学有所为。
如A类的学生注重较多的是课外知识,因为这类学生学有余力,重复而不必要的作业,变得机械操作,让他们在完成了指定题的基础上,进行美文欣赏,资源收集等实践题,丰富他们的学识,为他们赢得充裕的学习时间,既是减负,也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B类学生,让他们选择性地完成指定题的基础上,可自我尝试挑战A类学生的作业,只做认为适合的题目,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程况下,可有选择性地做,同时激发他们力争上游的自信心。
C类的学生,通常基本能完成,是没有什么质量可言的人,因此,对他们指定一些题目相对A、B类学生作业量减轻,要求高质量完成,只要求做对,不要求做多,这样他们变得乐意接受老师的安排,学习变得主动。
同时对于C类的学生,我通常安排一对一辅导,让优等生与他们做同位,利用课间时间进行辅导,作业量设到最低的底线,根据情况,一些较难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边听老师评讲,边完成,这样总比他们反复订正或抄同学作业来应付老师好。
灵活开放的级别要求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必然会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
六、作业的批改和讲评。
用分类评价学生的作业。
对三类学生的作业不按同一标准进行评价。
对优等生评价从严,对中下生评价放宽。
对优等生的作业,采用分类竞争评价制。
课堂作业,我让优生与优生比作业的速度,比作业的质量,改变那种书写认真,答案正确就给满分的做法。
通过分类评价优生的作业,在优生中形成了竞争的氛围,使他们永不满足。
对中等生的作业,在完成基本作业的情况下,超额或挑战A类学生的作业,做全对得到一枚标志,挑战不成功两次得到一枚标志给予鼓励。
对中下生的作业,做对就可以得到一枚标志;超额或挑战B类学生的作业给予鼓励。
作业做错了,暂时不打等级,等他们真正搞懂订正后,再给他们等级。
有时,中下生订正后还不能全明白,我就针对他们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再设计同类题型让他们补做,练一次,进一步,再练一次,再进一步,不断给他们等级。
这样,他们通过反复作业,从日益提高的学习成绩上,切身体会到成功的滋味。
在单元学习评价中,
采用统计本单元加分情况来作为单元成绩附加分,从而激发起孩子的学习欲望。
总之,本学期我们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让作业给学生一个起点,激发学生调动多方面的感官体验,调动学生的情绪活动;给学生一个支点,让学生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利用多种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使学生获得了许多的知识信息,提升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巩义市康店镇康北学校
康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