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猪屠宰场废水处理方案

生猪屠宰场废水处理方案

XX生猪屠宰场屠宰废水处理设计方案XX公司X年X月公司电话:传真:联系人:手机:地址:网址:项目总体介绍项目名称:XX生猪屠宰场屠宰废水处理项目承包范围:污水处理站的设计、工艺管线及设备安装调试工程、电气及控制工程等,不包括院区或其他地方引到污水处理站的给排水管道工程、热力工程、消防工程及土建工程等公用工程。

主要工艺:格栅+微滤机+调节+气浮+AO0+二氧化氯接触消毒验收标准:《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表3中一级标准目录一概述项目概况本项目为XX生猪屠宰场屠宰废水处理工程,项目主要水污染源为生产冲洗废水和生活废水,废水的排放量为500m3/d。

废水经过化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满足《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表3中一级标准。

公司简介二设计原则设计原则1)遵守国家对环境保护、城市污水治理的制定的法规、标准及规范,服从甲方的总体规划,执行各种相关的标准和规定,确保污水经治理后达标排放。

2)因地制宜地选用污水处理工艺,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该污水特点的处理工艺,做到技术先进、实用、安全可靠、处理效果稳定,经处理后水质达标,并减少占地面积。

3)尽可能地减少污水处理站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防止二次污染。

4)适当地考虑自动化操作,以简化操作管理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并易于维护保养。

5)贯彻经济性与可靠性并重的设计原则,合理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提高工程效益,同时尽可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节约能源,工程投资少,占地面积小,见效快。

6)尽量采用新材料、新产品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7)污水处理站设计前必须提出或调查污水排放的水质、水量、排放情况及处理要求,当缺乏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屠宰场的规模、性质、所在地区、人口数量等参照同类屠宰场,或参照常规数据设计。

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有关技术参数及设计要求。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5)《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GB3096-93);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8)《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9)《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147-89);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12)《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1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14)《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8-83;15)《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7)《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18)《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1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2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21)《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三设计资料设计水量根据甲方提供的技术要求,本方案设计污水站处理水量为500m3/d。

设计进水水质结合常规屠宰场污水水质,该污水站的进水水质为:排放标准根据甲方相关要求,处理后污水水质需达到的标准见下表:设计、施工范围及服务本工程的设计范围: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设备、电气、自控等的全部内容。

1)工艺设计,本方案工艺设计从格栅渠入口到污水达标排放口,不包括格栅渠前污水收集管道的设计。

2)电气设计,现场各设备、电器的连接,由甲方负责将三相电源接至现场配电柜。

施工范围及服务1)污水处理站的所有土建部分由甲方组织人员负责施工。

2)污水站的总进、出水主管由甲方负责。

3)污水处理设备及设备配件均由我公司负责提供。

4)污水站的所有安装工作(包括设备的电源接线工作)由我公司负责。

5)污水站的系统调试工作由我公司负责。

6)我公司负责提供系统操作规程,并免费进行人员的培训工作。

四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污染物去除方法污水主要的污染物有四类。

第一类为悬浮物SS和动植物油,第二类为有机污染物(以COD、BOD 为指标),第三类为无机营养盐N、P,第四类为粪大肠菌等细菌。

悬浮物的去除采用生物法的污水处理站中悬浮物和动植物油的浓度不仅仅只影响到出水的SS和动植物油指标,而且出水的BOD5、CODcr等指标也与其有关,这是因为组成水中悬浮物的主要是活性污泥絮体或脱落的生物膜,动植物油含较多的饱和脂肪酸,他们本身有机成分就很高,较高的悬浮物和动植物油含量会使得出水中BOD5、CODcr等均增加,所以控制污水处理出水的SS和动植物油指标是最基本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本方案中污水的SS和动植物油去除主要靠气浮和沉淀法。

当工艺参数选择适当和单体设计优化时,完全能够使到出水SS和动植物油指标达到排放标准。

有机物的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的去除主要是靠微生物吸附与代谢作用,然后对吸附代谢物进行泥水分离来完成的。

生物作用一般分为厌氧和好氧两种。

一般来说厌氧处理分四个阶段进行:(1)水解阶段:高分子有机物由于其大分子体积,不能直接通过厌氧菌的细胞壁,需要在微生物体外通过胞外酶加以分解成小分子。

废水中典型的有机物质比如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成纤维二糖和葡萄糖,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成短肽和氨基酸。

分解后的这些小分子能够通过细胞壁进入到细胞的体内进行下一步的分解。

(2)酸化阶段:上述的小分子有机物进入到细胞体内转化成更为简单的化合物并被分配到细胞外,这一阶段的主要产物为挥发性脂肪酸(VFA),同时还有部分的醇类、乳酸、二氧化碳、氢气、氨、硫化氢等产物产生。

(3)产乙酸阶段:在此阶段,上一步的产物进一步被转化成乙酸、碳酸、氢气以及新的细胞物质。

(4)产甲烷阶段:在这一阶段,乙酸、氢气、碳酸、甲酸和甲醇都被转化成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物质。

这一阶段也是整个厌氧过程最为重要的阶段和整个厌氧反应过程的限速阶段。

厌氧分解过程中,由于缺乏氧作为氢受体,因而对有机物分解不彻底,代谢产物中包括众多的简单有机物,因此需要好氧工艺进一步去除。

在废水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氧是有机物氧化时的最后氢受体,正是因为这种氢的转移,才使能量释放出来,成为微生物生命活动和合成新细胞物质的能源。

所以必须不断的供给足够的溶解氧。

好氧生物处理时,一部分微生物吸收的有机氧化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如有机物中的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氢与氧化合成水,氮被氧化成氨、亚硝酸和硝酸盐、磷被氧化成磷酸盐,硫被氧化成硫酸盐等),同时释放出能量,作为微生物自身生命活动的能源。

另一部分有机物则作为其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构造物质,合成新的原生质。

N、P的去除污水除磷脱氮的方法通常包括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

国外从60 年代开始曾系统地进行了除磷脱氮的物化处理方法的研究,结果认为单纯物化法存在药耗量大、污泥多、运行费用高等缺点,因此,大的污水处理一般不推荐采用。

70 年代以来,国外开始研究并逐步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除磷脱氮。

我国从80 年代初开始研究生物除磷脱氮技术,80 年代后期逐步用于生产实践。

目前采用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为“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等。

随着国家对污水排放标准的提高,特别是对P 的排放指标提高(一级标准<l),因此在许多高磷废水处理时,化学除磷方法也作为生物除磷的辅助手段。

粪大肠菌的去除污水中粪大肠菌群等菌类的去除主要靠强氧化性物质使菌体有机物分解或丧失功能,使细菌的代谢和繁殖过程遭到破坏,从而达到灭菌效果。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根据以上分析,如果要求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能实现除磷脱氮的功能,在生化处理系统中必须具有水解酸化和好氧的单元,只有这几个单元的有机组合才可以达到去除有机物和N、P 的功能。

常用的生化处理工艺主要有厌氧处理工艺、水解酸化工艺和好氧处理工艺,现将各种处理方法的特点陈述如下:厌氧生化法厌氧生化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该工艺可用于中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处理。

厌氧生化处理的典型工艺为UASB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工艺,该工艺在国内外有较多的成功实例。

厌氧生化法与好氧生化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应用范围广;2)能耗低;3)负荷高;4)剩余污泥量少;5)厌氧污泥可以长期存放,在停止运行一段时间后可迅速启动。

但是厌氧生化法也存在以下缺点:1)厌氧微生物增殖缓慢,因而调试启动时间长,一般需要年时间;2)出水往往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进一步处理,故一般在厌氧后串联好氧处理;3)厌氧处理系统操作控制因素较复杂;4)产生甲烷为易爆气体,若不加以利用,安全设置要求较高;5)易产生硫化物,引起较大异味,造成空气污染。

MBR法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为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之新型态废水处理系统。

MBR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法的高效结合,其起源是用膜分离技术取代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

这种工艺不仅有效地达到了泥水分离的目的,而且具有污水三级处理传统工艺不可比拟的优点:1、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其分离效果远好于传统的沉淀池,出水水质良好,出水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可直接回用,实现了污水资源化。

2、膜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微生物完全截留在生物反应器内,实现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龄(SRT)的完全分离,运行控制灵活稳定。

3、由于MBR将传统污水处理的曝气池与二沉池合二为一,并取代了三级处理的全部工艺设施,因此可大幅减少占地面积,节省土建投资。

4、利于硝化细菌的截留和繁殖,系统硝化效率高。

通过运行方式的改变亦可有脱氨和除磷功能。

5、由于泥龄可以非常长,从而大大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效率。

6、反应器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长泥龄下运行,剩余污泥产量极低,由于泥龄可无限长,理论上可实现零污泥排放。

7、系统实现PLC控制,操作管理方便。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接触氧化池内设有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于填料表面,部分则是以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的特点。

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特征:1)由于填料的比表面积大,池内充氧条件好,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量都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和生物滤池,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2)由于相当一部分微生物附着生长在填料表面,生物接触氧化法不需要设有污泥回流系统,也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3)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属于完全混合型,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