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技术管理学

苏州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技术管理学

《技术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五号黑体):10140204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授课对象:工商管理专业开课学期:春总学时:54学时学分:3学分讲课学时:51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实践学时:3学时主讲教师:周华明等指定教材:周华明,姚怡衷,《技术管理与知识管理》,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预期2018年更新教材)参考书目(五号黑体)赵刚等编,《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华夏出版社,2003年伍忠贤、王建彬著,《知识管理》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3年2月余光胜著,《企业发展的知识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王波、孙峰编著,《工业企业技术管理》,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吴贵生著,《技术创新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李南筑主编,《丝绸企业技术管理》,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7月达夫·尼夫(美)著,《知识经济》,珠海出版社,1998年9月许庆瑞主编,《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王德禄著,《知识管理的IT实现——朴素的知识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教学目的:《技术管理学》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企业技术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基础知识。

对企业的产品开发、工艺技术创新、设备管理、计量管理、作业管理和知识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为毕业后从事企业管理工作提供基础知识支持。

第一章绪论课时1周,共3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科学一、科学的起源二、科学的涵义三、科学的结构第二节技术一、技术的概念二、技术的类型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第三节知识一、知识的涵义二、知识的特征三、科学、技术和知识的关系思考题:1.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什么是知识?他们之间有何联系?2.技术有哪些类型?不同的分类各有什么作用?3.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4.怎样认识知识的默会性?知识的默会性在企业竞争中有什么作用?第二章技术预测课时1周,共3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技术预测概述一、两种类型的技术变革二、技术预测的内容三、技术预测方法分类第二节技术选择一、技术S型曲线的性质二、增长曲线的数学描述三、技术极限与技术替代第三节前兆预测法一、前兆事件以及技术变革的前兆信号二、前兆预测法的基本程序三、技术突破的预测第四节前景法一、前景法的特点二、前景法的三种模式三、前景法的要点及优点思考题:1.技术变革有哪两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2.技术预测的内容有哪些?技术预测的方法可以分成哪几类?3.冈珀兹曲线和珀尔曲线各有什么特点?4.技术极限到来时有哪些征兆?把握技术极限对企业技术创新有何意义?5.前兆预测法有何特点?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前兆预测法。

6.前景预测法有什么特点?在选择预测人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第三章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课时1周,共3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技术评价一、技术评价的特点和内涵二、技术方面的评价三、经济方面的评价四、社会方面的评价五、风险方面的评价六、汇总分析第二节技术选择一、技术选择的基本问题二、技术选择的行业定位三、技术选择的市场定位四、技术选择的技术定位第三节技术规划一、技术规划过程二、能力评价三、机会识别与管理思考题:1.技术评价应从哪几方面进行?为什么?2.行业发展有何周期性特征?企业在进行行业选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采用什么策略?3.企业在产品技术、工艺技术、渐进技术、突破技术的定位与选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4.企业技术规划过程要素有哪些?举例说明技术规划过程三阶段的特征。

5.如何对企业的能力进行评价?企业技术能力评价过程包括哪些内容和步骤?第四章技术创新课时1周,共3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技术创新的涵义与类型一、技术创新的涵义二、技术创新的类型第二节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一、技术创新过程的一般模式及特点二、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的演化第三节二次创新的动态模式一、二次创新的涵义二、二次创新的模型及其演化思考题:1.简述技术创新的概念及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2.技术创新有哪些类型?试分别举例说明。

3.简述技术创新过程的“技术推动型”与“需求拉动型”模型的现实意义。

4.二次创新有何特点?对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有何意义?第五章技术创新战略课时1周,共3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技术创新战略的框架一、技术创新的两种思路二、技术创新战略的基本框架三、技术创新战略的基本类型及其选择第二节技术能力与核心能力一、技术能力的概念和构成二、技术能力的发展三、核心能力的概念四、核心能力的管理第三节技术创新的组织结构一、技术创新组织的特点二、矩阵制组织结构三、产品部门组织结构四、团队组织思考题:1.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中的理性战略和渐进战略各有什么特点?2.企业技术创新有哪些战略类型?企业在选择技术创新战略时要考虑哪些因素?3.企业的技术能力包括哪些维度?如何发展企业的技术能力?4.什么是核心能力?企业应如何进行核心能力管理?5.矩阵制组织结构和团队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各有什么特点?第六章知识管理课时1周,共3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知识管理的兴起一、知识经济与知识管理的提出二、知识管理的发展三、知识管理的作用第二节知识管理的内容一、知识管理的涵义二、知识管理的原则三、知识管理的内容四、知识管理的基本职能第三节知识主管一、知识主管的特征二、知识主管的作用三、知识主管的主要职责四、知识主管的能力思考题:1.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有哪些特征?请举例讨论。

2.讨论知识管理的基本涵义,举例说明知识管理的基本方法。

3.知识主管在知识管理中起什么作用?企业设置知识主管一职有何意义?第七章知识的学习课时1周,共3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知识的学习过程一、学习的涵义二、学习的分类三、知识的学习过程第二节组织的学习一、组织学习的涵义二、组织学习的内容三、组织学习与组织创新第三节学习型组织一、学习型组织的涵义二、学习型组织的特点三、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四、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途径第四节标杆管理一、标杆管理的兴起二、标杆管理的流程三、标杆管理的基本原则思考题:1.个人学习有何特点?个人知识学习可分为哪些阶段?2.什么是组织的单向学习、双向学习和反思式学习?不同学习方式在组织创新中有何作用?3.学习型组织在思维方式上、组织结构上有何特点?4.彼得圣吉的五项修炼对组织学习有哪些促进作用?5.创建学习型组织应注意哪些问题?6.标杆管理的流程有哪五个阶段?举例说明实施标杆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第八章知识的创造课时1周,共3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知识的创造过程一、创造性思维过程的特点二、创造过程的三个阶段三、影响创造力的因素第二节知识的创造、共享和保护一、归纳法二、演绎法三、知识的共享四、知识的保护第三节企业知识库一、企业知识库的组成和要求二、知识库的作用三、知识库建设四、专家决策系统思考题:1.创造性思维过程有哪些特点?2.试举例说明创造性过程的三个阶段的作用。

3.归纳法与演绎法在知识创造中有何作用?试举例说明这两种方法的特点。

4.知识共享与保护有何矛盾?如何处理好共享和保护的矛盾?5.企业知识库有哪些主要功能?在建立企业的知识库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第九章研究开发课时1周,共3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研究开发的内容一、研究开发的基本含义二、科学研究工作的类型三、技术开发的类型与对象四、技术开发的途径第二节研究开发过程一、研究开发的一般过程二、工业企业研究开发的过程第三节新产品开发一、新产品的概念和分类二、新产品开发规划三、新产品开发程序第四节创造性思维方法一、创造性思维的含义与特征二、创造性思维的类型三、发明创造技法思考题:1.简述科学研究工作的类型与特点。

2.技术开发的途径有哪些?3.简述工业企业研究开发的过程。

4.简述新产品开发的程序。

5.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和特征是什么?6.简述创造性思维的类型及各思维类型的含义。

第十章项目管理课时1周,共3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一、项目的内涵二、项目管理三、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第二节项目管理的计划与实施一、项目计划的编制二、项目计划书三、项目实施第三节项目风险管理一、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二、风险识别与分析评估三、风险应对计划的制定四、风险监控五、项目预算思考题:1.简述项目的定义与特征。

2.简述项目管理的定义和特征。

3.叙述项目计划的编制过程。

4.什么是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包括哪些活动过程?5.风险控制的策略有哪些?简述各种控制风险策略的含义。

第十一章价值工程课时1周,共3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一、价值工程的产生和发展二、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三、价值工程的特点四、提高价值的途径第二节价值工程的程序一、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二、收集情报资料三、功能分析四、提出改进方案五、方案评价六、试验七、修改确定方案八、实施评估活动成果第三节价值工程的应用一、价值工程的应用范围二、应用和推广价值工程的要点思考题:1.价值工程中“价值”的含义是什么?提高价值的基本途径有哪些?2.价值工程活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简述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

4.企业应用和推广价值工程的要点是什么?5.选择您所熟悉的一个产品或一项工作,应用学过的知识进行价值分析,提出改进方案。

第十二章设备管理课时1周,共3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设备管理综述一、设备管理简史二、设备综合工程学的特点第二节设备维修理论与方法一、设备的磨损理论与计划预修制二、设备的故障理论与PM制三、全员生产维修(TPM)第三节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一、设备管理工作的特点与管理制度二、设备的购置三、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四、设备的修理第四节设备的改造与更新一、设备的磨损与设备寿命二、设备的改造与更新类型三、设备租赁思考题:1.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主要时期?2.设备综合工程学的要点有哪些?3.什么是磨损理论与规律?依据这一理论,设备管理应采取哪些措施?4.什么是故障规律?依据这一理论,设备管理应采取什么措施?5.PM小组目标管理的内容有哪些?6.简述设备点检制的种类与内容。

7.设备寿命有哪几种?为什么要进行设备改造与更新?第十三章作业管理课时1周,共3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作业研究概述一、作业研究的含义与任务二、作业研究的内容与程序三、疲劳研究与人类工效学第二节方法研究一、方法研究的概念与特点二、方法研究的内容三、方法研究的创新技巧第三节时间研究一、时间研究及其作用二、生产过程时间组成与工时消耗分类三、时间研究的手段第四节操作管理一、操作管理的内容二、操作管理的组织工作三、作业管理的作用思考题:1.什么是方法研究?他的特点是什么?2.引起疲劳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才能防止疲劳?3.动作经济的原则有哪些/4.打算在12天内对12台同类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观察,设备工作效率估算为65%,要求相对误差为±2%,可靠度为95%,一个观察员每天需要观察多少次?5.简述方法研究创新技巧的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