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生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判断

发生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判断

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判断
发生化学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来源于两部分:反应后生成的溶质,反应物中剩余的一种溶质,所以假设有三种情况。

例如: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1)氯化钠(2)氯化钠和氢氧化钠(3)氯化钠和盐酸。

设计实验证明时只证明反应物中的剩余物即可。

1.已知M、N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
定量的M中不断滴加N,并测定所得溶液的pH值,如图所示。

(1)M是一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过程中,老师取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打乱顺序后,请同学们不测定溶液的pH值,用其它方法对三种溶液进行探究。

小明和小红分别取其中一种溶液进行实验: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结论:是a处溶液。

小红向少量另一种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结论:是b处或c 处溶液。

剩余一种为b处溶液。

通过实验,同学们知道了酸碱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和用不同方法确定溶液成分。

2.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围绕“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展开了如下探究活动。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同学们一致认为有以下三种情况:①②③
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③_______________。

(3)小新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说明情况_____(填序号)是不可能的。

小红选择了另外一种不同类别的物质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在同学们的合作下,他们顺利完成了探究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