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年中考物理备考研讨 (共60张PPT)
2019年中考物理备考研讨 (共60张PPT)
(安徽2017年第19题)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光
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时所发生的光现象。
(1)使入射角i在一定范围内由小变大,会发现折射角r
(填写变化规律),且折射角总是大于相应的入射角;
(2)当入射角i增大到某一值时,折射角r会达到最大值,该最大
值是
;
(3)若继续增大入射角i,将会发现不再有
涉及知识点:全反射
2.(安徽2010年第19题) 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 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入射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角i
折射 6.7° 13.3 19.6 25.2 30.7 35.1 38.6 40.6
58条等级要求为A; 25条等级要求为B; 14条考纲对实验作出要求【11个B(会)】。
关注考纲中的变化
2018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考试纲要相比于2017年 安徽省中考物理考试纲要的变化较小。具体解读如 下:
2.明确提到16个物理公式:
1、V=S / t
力2、G=mg 3、ρ=m来自V(安徽2016年第14题)掷实心球是某市的中考体育加试项目之 一。掷出去的实心球从a处出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球最终停在水平地面e点处(不计空气阻力)。则实心球( ) A在a处重力势能最小 B在b处动能为零 C在a/b/c三处机械能相等 D 在d处动能为零
(安徽2017年第13题).如图所示,物块A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 此时物块的重力产生两方面的作用效果:使物块压紧斜面以及使 物块有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趋势,因而可将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 和垂直斜面的方向进行分解。实际解决问题时,就可以用这两个 方向上的分力来等效替代物块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是一对 相互作用力 C.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是一对 平衡力
中考物理复习的一些探索
——2019年中考物理备考研讨会
一、历年试题很重要:
命题特点:
分析总结:未考查的实验。 (一)未考查的B(会)实验: 1. 能对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 应电流的条件”实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结 论。
分析总结:未考查的实验。
(二)未考查的重点实验: 1. 能对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过 程作出正确的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 等。 2. 测量斜面机械效率。 3.能描述“冰(或其他晶体)的熔化、水 的沸腾、碘物质的升华与凝华”等实验现 象。
小结:电表就是一个能显示示数的电阻 内接法产生误差的原因是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测得的电阻是待测电阻与电流表电阻之和。外接法产生误差的原 因是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导致测量结果偏小了,测得的电阻是待 测电阻与电压表电阻的等效电阻。(改)
(2)电表的内阻————电表的改装 中考真题1.(安徽2009年第23题)常用的电压表是由小量程的电 流表G改装而成的。电流表G也是一个电阻,同样遵从欧姆定律。 图甲是一个量程为0~3mA的电流表G,当有电流通过时,电流可 以从刻度盘上读出,这时G的两接线柱之间具有一定的电压。因 此,电流表G实际上也可以当成一个小量程的电压表。已知该电 流表的电阻为Rg=10Ω .
于”)真实值,其原因是:
.
涉及知识点:电流表的外接法,电表的内阻
中考真题3、(安徽2012年第20题)李明同学设计了图示电路测 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根据图示电路(实物图),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________(选填 “A”或“B”)端。 (3)实验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电流表的示数为,该同学利 用P=们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若考虑电表的电阻对测量的影响, 则电功率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________(选填“大”或 “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牛顿第三定律 异体,等值,反向,共线。与运动状态无关。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生,同变,同消,且必然是同种性质的力。
(安徽2012年第14题)14.我们可以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
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
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M点运动到N点:第一次先从P到N,再从P
10 4、p=F/S
5、p=ρgh
6、F浮=ρ液gV排 7、F1 L1=F2 L2 8、W=FS 9、P=W/t 10、 η=W有/W总
电
11、I=U/R 热 15、Q吸=CmΔt 12、W=UIt 2 16、Q =mq
4 13、P=UI
14、Q=I2Rt
3.考纲指导物理教学:
例1:知道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电键等 元件组成的;能说明电路中各组成元件的作 用。(A)
答案:
(2011安徽)图中L为凸透镜,MN为其主光轴,D为 光心,若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用作 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在图中标出F的 位置。
答案:
(2015安徽)如图,L表示凹透镜,MN为主光轴,O点为 光心,F为焦点。图甲和图乙表示经过凹透镜的两条特 殊光路,请运用凹透镜的特殊光路,在图丙中画出物体 AB通过凹透镜所成虚像A’B’的光路图。
2019?
例:实验中,对于一些阻值很小的电阻,用伏安法直接测量较困
难,可以采用两个电流表来测量,如图所示,这是一种测量小电
阻的方法。
电流表内部也有电阻,已知电流表A1的内阻为0.1Ω,通过的电流 为0.02A,电流表A2的内阻为1Ω,通过的电流为0.04A。 (1)求电流表A2两端的电压; (2)待测电阻Rx的阻值.
到N;第二次直接从M到N,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
A.路程相等,位置韵变化相同
B.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C.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D.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安徽2016年第13题)如图,一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斜 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正确的是( ) A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和拉力F沿水平方向的分力 B在水平方向物体受到的拉力F与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只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拉力F沿竖直方向的分 力 D.在竖直方间上,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考纲指导物理教学:
例2:知道二力平衡条件,能在具体问题中 判断物体是否处于二力平衡状态;能对物体 进行简单的受力情况分析;能在具体问题中 分析说明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哪两个力 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B)
4.考纲中的隐含考点:
例1.理解机械效率的普遍意义(B)
例2.知道电荷之间、磁极之间的相互作 用规律。并能运用场的观点加以说明。
如图所示,是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用弹簧 测力计测量摩擦力大小的示意图。当水平拉动物体A 匀速运动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弹簧所受A 的拉力)就表示物体A 所受 摩擦力f 的大小,即F'= f。 请你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和二力平衡的
条件对此加以证明。
涉及知识点1、二力平衡 2、牛顿第三定律
角g
°°°°°°°
(l)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 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 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 结(补充完整)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 线两侧; b.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涉及知识点:折射定律
涉及知识点:电流表的内接法,电表的内阻
2.(安徽2008年第20题)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可以测量未知导体R
的电阻值(即伏安法测电阻),图(a)为一种测量方案的原理图(不考
虑多次测量,图中用“电源”表示电路的其它部分)。考虑到电
压表的电阻对电路的影响,必然会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那么用
这种方案测量出来的电阻值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
光线,而只
存在
光线。
(三)、电学 (1)、电表的内阻——————对伏安法测电阻测量结果的影响 中考真题1.(安徽2007年第23题) 我们可以用图示的电路图测量 未知电阻RX的阻值.调节电路,当电压表示数U为14.0V时,电流 表的示数为0.40A。.
(1)计算RX的阻值; (2)实际上,电流表是有电阻的,如果考 虑到电流表的电阻值RA为0.5Ω ,计算这时待测电阻的阻值。
(1)若将这个电流表当成电压表使用,则刻度盘上最大刻度3mA 处应该标多大的电压值?
(2)如图乙所示,若将这电流表串联一个定值电阻R后,使通过 G的电流为3mA时,A、B
三、备考策略很重要: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内容:
四、知识衔接很重要:
纵观近几年安徽中考物理试题,可以发现所涉及到的高中物理 知识均集中在力和运动,光,电等几个知识模块上,现就这几 个模块的知识一一分析 (一)、力和运动 1.牛顿第三定律 中考真题1.(安徽2009年第21题)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实验表明,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静止地放在水平桌面上。
(1)画出物体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2)试推证: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
2.(安徽2010年第22题) 我们知道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当把其中的一个力称为作用力时,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牛 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利用电能表测电功率。(2012)2019?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