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的基本知识
3、表面+深床过滤:盘片式过滤 、表面+ 他以一组带沟槽的盘片相互叠 加而形成的滤芯为过滤介质。
他的过滤效果结合表面过滤度深床过滤的优点。 特点:高效过滤、自动化程度高、过滤精度可选。过 滤效果介于表面过滤和深床过滤之间。
过滤基本知识介绍
1.4、不同过滤方式性能比较 1.4、不同过滤方式性能比较
过滤方式 代表设备 表面过滤 筛网过滤 器
1.3水中颗粒杂质的分离方法 1.3水中颗粒杂质的分离方法
按过滤颗粒大小:粗滤、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
按分离方式分主要有三种方式: 1、沉降:密度差异;工业处理中一般采用沉淀池对 悬浮液进行沉降处理;水处理中,采用絮 凝沉淀; 2、离心:依靠离心机的惯性的作用下分离悬浮颗粒 的一种方法。水处理中应用较少。 3、过滤:以某种多孔物质为介质,在外力作用下分 离颗粒杂质的方法;分离杂质最普遍的方 法。
各类杂质尺寸界限绝非能截然划分开。 一般粒径在100nm~1 一般粒径在100nm~1 µm之间为胶体和悬浮物的过渡阶段。 小颗粒悬浮物也具有胶体的性质。只有当粒径大于10 小颗粒悬浮物也具有胶体的性质。只有当粒径大于10 µm才 与胶体有明显区别。
过滤基本知识介绍
1.2 水中的颗粒杂质分布
过滤基本知识介绍
过滤基本知识介绍
1.3 水中颗粒杂质的过滤
过滤方式:工业上传统的过滤操作主要分 为两大类,即表面过滤和深床 过滤。 1、表面过滤:又称饼层过滤,过滤时颗 粒物质在过滤介质上形成滤饼层; “架桥”现象。 介质采用玻璃丝、金属丝等织成的 网,一般能拦截5-65µ的颗粒。
过滤基本知识介绍
1.3 水中颗粒杂质的过滤
2、深床过滤:又称深度过滤;固体颗粒 沉积于过滤介质床层内部。 适用于处理流量大、悬浮 物颗粒小,含量低的场合。 如自来水的净化。 一般采用颗粒固体如:石 英砂、硅藻土、陶瓷颗粒 等为介质。
悬浮物水源 大颗粒杂质 过滤填料 小颗粒质的过滤 1.3水中颗粒杂质的过滤
运行 简单 麻烦 阻力大 简单
过滤 精度 最低 高 中
流 速 快 很 慢 快
反洗 容易,怕 纤维 不容易 简单彻底
设备 体积 小 大 小
深度过滤 砂过滤器 表面+ 表面+深 度 盘片过滤 器
过滤基本知识介绍
1.1 水中的颗粒杂质
水源分类: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 水源分类: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 水中的物质含量相当丰富,但按照颗粒大小分类主要可 分为三大类: 1、悬浮物:水中0.1 µm以上的颗粒,造成浑浊;在 重力作用下容易自然下沉。颗粒直径大于40 µm肉 眼可见。 2、胶体:0.001~0.1 µm的颗粒;他为某些低分子的 集合体。比表面积大、且带电荷。虽经长期静止也不自然下 沉。天然水中:有机胶体和矿物质胶体; 3、溶解物质:小于0.001 µm的颗粒;一般为可溶的酸、碱、盐 类,和可溶气体;
过滤基本知识介绍
1.1 水中的颗粒杂质分布
水中各颗粒杂质之间的差异
杂质种类 颗粒尺寸 分辨手段 水体外观 溶解物
0.1 纳米 1 纳米
胶 体
10 纳米 100 纳米
悬 浮 物
1 微米 10 微米 100 微米
质子显微镜 可 见 透 明
超显微镜 可 见 光照下浑浊
普通显微镜 可 见 浑 浊
肉眼可见 浑 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