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男西服的缝制工艺

男西服的缝制工艺

男西服的缝制工艺男西服的缝制工艺2010年09月18日第一章平驳头男西服的缝制工艺一、平驳头男西服的外形概述平驳头,门襟止口圆角,两粒钮,左、右双嵌线大袋,左胸手巾袋一个,后身做背缝,开背衩,圆装袖,袖口处做假衩,并有三粒装饰钮。

见图7-1。

二、平驳头男西装的部件及成品规格(一)平驳头男西装的部件1.面料类:前衣片,后衣片,大袖片,小袖片,挂面,领面,大袋盖,嵌线布,手巾袋片,手巾袋袋垫布,领里,耳朵片。

2.里料类:前身里,后身里,大、小袖里,大袋盖里,大袋垫布,里袋嵌线布,里袋垫布。

3.衬聊类:(1)软衬大身衬,领衬,手巾袋衬,插角衬。

(2)黑炭衬挺胸衬,驳头衬,袋片衬。

(3)细布衬盖肩衬,盖驳衬,下脚衬,帮胸衬,袖口衬,背衩衬,袋口衬,牵带布,大袋布,里袋布,手巾袋布,盖领衬。

4.其它绒布滚条,垫肩,各类线,纽扣。

(二)成品规格单位:cm 衣长胸围肩宽袖长袖口驳头宽手巾袋大袋 74 11046 59 14.5 8 10 15.5 三、平驳头男西服的质量要求1.西装各部位规格正确,面、里、衬松紧适宜。

2.领头、驳头、串口平服顺直,丝绺正直,左右两格宽窄、高低一致,条格对称。

3.胸部饱满,吸腰平服,丝绺顺直。

袋盖窝服。

止口顺直、薄、挺,长短一致,左右对称。

4.后背平服、方登,背缝直顺,腰腋匀服,条格对称。

后衩长短相符,不搅不豁。

5.肩部前后平挺,肩缝顺直,丝绺正确。

6.装袖圆顺,前圆后登,袖子前后适宜,无涟形、无吊紧。

7.各部位熨烫平服,无极光、水花、折印。

四、平驳头男西服缝制的重点或难点男西服以复衬、开袋、装领、装袖及整烫为重点。

男西服的衣片、袖片、领等归拔是难点。

五、平驳头男西服工艺流程检查裁片→验片→打线片→收省→推门→缉胸衬→烫衬→复衬→扎驳头→开手巾袋→开大袋→修止口→敷牵带→烫前身→开里袋→复挂面→翻止口→归拔后背→做背衩→合缉摆缝→兜翻底边→拼肩缝→做领、装领→做袖→装袖→做、装垫肩→缲夹里、锁眼→整烫→钉钮→检验六、平驳头男西装的缝制(一)检查裁片家查顺序及数量参照西服部件要求(二)验片验片是将一些在裁剪过程中因上下层松紧或移动而造成不符合样板规格的裁片,按样板修正确。

(三)打线丁1.打线丁的部位。

前衣片:驳口线,缺嘴线,领圈线,肩缝线,止口线,手巾袋位,前袖窿眼刀位,腰节线,大袋位,钮位,搭门线,胸省线,衣摆缝线,底边线。

见图7-2后衣片:后领线,背缝线,背高线,腰节线,背衩线,底边线。

见图7-3大、小袖片:袖山对刀位,偏袖线,袖肘线,袖衩线,袖口线。

见图7-42.环缝。

西服前身在环针前必须先把止口的毛边修齐。

环针针距省尖处0.3cm,其他部位0.6cm。

环线松度适宜。

见图7-5(四)手省1.剪胸省缝。

剪胸省一般以单片剪为好,可保证胸省位两侧衣片的条格对称。

男西服胸省线是直丝,所以如果没有条纹的面料,在剪胸省线时要注意丝绺。

剪胸省线从大袋口线至省尖点离下3.5或4cm。

2.缉胸省缝及腋省缝。

西服胸省因有肚省关系,一般都缉丁字省。

(1)缉胸省缝时先把省缝用寨线寨牢,以防止在车缉时移动及上下松紧不一致。

缉线时要注意胸省位的造型,省尖处不能有大于0.1cm的条格偏差,胸省不能缉成胖形或平尖形。

胸省位大小在腰节处为1.2cm,大袋口处为0.8cm。

见图7-6。

(2)缉腋省缝时也必须先用寨线寨牢。

寨线一般为2cm一针。

要注意腰节线与底边线的线丁对准,大身衣片在袖窿深线下10cm处吃进.3或0.5cm。

缉线松紧适宜,缉线顺直,缝头为0.8cm。

见图7-7。

(五)推门推门即推、归、拔工艺,它是高档毛呢服装工艺的重要手段之一。

掌握推、归、拔工艺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而是由反复实践到经验积累的过程。

在学习推门工艺时要注意:第一,了解衣片同人体及人体动态的关系,理解推门的作用;第二,要了解面料的性能,掌握熨斗的温度与压力;第三,了解熨烫顺序、熨斗走向、及衣片丝绺的用力程度。

1.分烫省缝。

把寨线拆掉,胸省尖线头打结。

在腰节处剪开0.3cm 刀口,便于分烫省缝。

省尖处要用手工针插入分烫,以防省头偏倒一边,影响外观。

分烫时在腰节处丝绺向止口边弹出0.6或.8cm,把省尖烫圆,并以腰节线为准向两头略拉伸。

分烫腋省时,两边丝绺放直,斜丝处不宜拉还。

见图7-8。

2.归拔前片。

先归拔门襟格,止口靠身边(里襟格则相反),将止口直丝推弹0.6或0.8cm。

熨斗从腰节处向止口方向顺势拔出,然后顺门襟止口向底边方向伸长。

要求止口腰节处丝绺推弹烫平、烫挺。

熨斗反手向上,在胸围处烫驳口线,丝绺向胸省尖处推归、退顺。

见图7-93.归烫中腰及袖窿处。

把胸省位至胁省的腰吸回势归到腋省至胸省的1/2处。

熨烫时一定要归平、归煞,以防回缩。

归烫袖窿时要注意:(1)袖窿处直丝要向胸部推弹0.3或0.5cm(肩点下10cm至腰节处);(2)袖窿处直、横丝绺要回直,横丝可以略向上抬高,归烫时熨斗应由袖窿推向胸部。

见图7-10。

4.归烫底边、大袋口及摆缝。

(1)把底边弧线归直,胖势向上人体的臀围线处。

大袋口的胖势向下归烫。

这样上下反复归烫,直到烫匀。

(2)把腰节线以下摆缝胖势向袋口方向归烫。

要求摆缝处丝绺直顺,袋口胖势匀称。

见图7-115.归拔肩头部位。

将衣片肩部靠近身体,把腰节线折起,肩胛部位横直丝绺放直。

(1)拔烫前横开领,想外肩方向抹大0.5或0.8cm,同时将横领口斜丝略归;(2)用熨斗将肩头横丝向下推弹,使肩缝呈现凹势,将胖势推向胸部;(3)熨斗由袖窿处向外肩点顺势拔出,使外肩点横丝略微上翘,使肩缝产生0.8或1cm的回势;(4)将胸高处胖势反复熨烫,使胸部横直丝绺归烫顺直,胖势匀活。

见图7-12衣片经过推门之后,要求两格对称,平放之后,丝绺顺直、平服,腰吸回势、肩胛回势及胸部胖势均匀。

衣片经过归拔之后,必须冷却。

如面料结构比较紧的毛织物,必须经过二三次的归拔,才能达到预期的归拔效果。

(六)缉胸衬西服的胸衬是西服的主要支撑架之一。

好的西服衬能使西服挺括、饱满,反之,将直接影响西服的外观质量。

1.衬头的缩水。

在裁配衬头之前,要先将软衬、黑炭衬、马鬃衬、漂布衬等类的衬布缩水,以防止胸衬走形。

衬料裁配见图7-13。

2.缉衬。

(1)收省及拼接驳头衬:把大身衬及挺胸衬的胸省收好。

收省时要求衬垫过桥牵带。

拼接时不重叠,松紧一致,胸部不散。

然后喷水烫圆顺。

见图7-14。

(2)定衬:用寨线把挺胸衬、下脚衬及盖肩衬定在大身衬上。

定衬时注意胸部的胖势及肩头部位的翘势。

见图7-15。

(3)缉衬头:缉衬头采取斜缉衬,斜度为肩领点至袖窿凹处。

有胸部高点处向两边车缉。

车缉时要注意手势,以防止胸部跑散。

缉线每行相距0.8cm,缉线要直,行距一致,上、下衬头平服不起皱。

下脚衬缉线行距为3cm。

帮胸衬与盖驳衬的缉线行距为0.6cm。

缉帮胸衬与盖驳衬时在胸部位处适当拉紧,以防胸部胖势瘪落。

缉衬还要防止衬头布上先起涟形。

见图7-16、图7-17、图7-18。

(七)烫衬烫衬是西服胸衬定型的关键工艺。

烫衬前必须先将两格胸衬复合,以防胸衬因缉衬而造成左右两格走样。

如有走样,必须用熨斗喷水熨烫,把两格胸衬调整好,再进行胸衬的熨烫。

1.烫胸部。

将衬头用水喷湿、喷匀,使水分能完全渗透衬布。

然后用高温熨斗在胸部位用力磨烫,使上下衬布能平挺匀合,以加强胸部的弹性。

熨斗反复磨烫要达到使缉线陷入衬头布丝里为止,手感光滑,胸部饱满,有弹性。

袖窿处帮胸、驳口要归拢收缩烫平,保持胸部胖势圆顺。

见图7-19、图7-20。

2.烫肩部。

烫肩部时将肩头靠身边,在袖窿处肩点略微拔长,领圈处肩点抹大,保持肩头还势,烫平、烫挺。

见图7-21。

3.烫腰节及下脚部位。

腰节及下脚部位要求平、挺,丝道直顺。

见图7-21。

4.两格对称熨烫。

左、右两格衬头分别烫好后要进行复合,检验两格衬头是否对称,再次进行熨烫,达到两格衬头完全吻合。

注意熨烫时要正、反两面反复磨烫。

烫衬完毕后用线吊起,冷却2或3小时后方可进行复衬,以防衬布热胀冷缩。

(八)复衬复衬是西服造型的关键。

在复衬时要特别注意面、衬的松紧、丝道和左右两格条格对称。

1.先复里襟格,止口靠身边。

在复门襟格,止口朝里。

衬头放下面,白布衬向上,面子放在衬头上,摆准胸部位置及驳口线位置,保证前衣片各部位位置同衬头各部位位置相等。

(1)第一根寨线。

从肩缝中点下10cm左右起针,约3cm一针,通过胸省到袋角处转弯再到底边。

定线时,左手揿住面料与衬头,不使移动。

在前胸处寨线略松,腰节处回一针,直丝向止口推弹0.5cm,腰节下直丝要埒挺。

见图7-22。

(2)第二根寨线。

把摆缝翻转过来,将胸省与大身衬固定,约1cm一针。

寨线不宜紧,线结放在衬头下面。

见图7-23。

(3)第三根寨线。

由胸省腰节处起针,到离止口边2cm,然后沿止口向下寨。

要求丝绺顺直,腰节处丝道要推弹,以免腰节起涟。

见图7-24。

(4)第四根寨线。

把前身调转方向,摆缝朝自己。

由胸省腰节处起针至袖窿腋下,然后沿袖窿向肩点方向寨线,至肩外点下10cm左右,想肩颈方向寨线。

见图7-24。

(5)第五根寨线。

寨线驳口线。

按驳口线离进2cm,从领角点起针至腰节线。

寨线时要将袖窿处戤起,这样可以使前身略紧于大身衬,使大身的胸部平挺。

见图7-25。

(6)第六根寨线。

将肩缝与衬头固定。

注意肩部的回势。

见图7-25。

总之,复衬要求丝道归直,横直丝绺不走样,面要略紧于衬头,左右两格复衬要松紧一致,左右条格对称,胸部饱满,腰节吸势及袋口胖势要匀称。

2.两格衬头复好后,把多条衬头修去,正反两面经高温熨斗反复磨烫,直到衬头与大身完全复合、平服。

(九)扎驳头。

按驳头线离进1或1.5cm处先用暗钩针将面料固定。

再扎八字形针法,针距长1cm,密度约为0.8cm。

按毛缝离进1.5cm,以便修剪止口。

见图7-26、图7-27。

(十)开手巾袋(1)用一层直丝衬布,一层直丝漂布,将两层用浆糊合烫在一起,按手巾袋片净样修正。

(2)然后按手巾袋大身丝绺,对条对格,将衬同手巾袋面料粘合。

(3)四周放止口后刮浆,两侧及上口烫倒,然后接袋布。

见图7-28。

2.开袋。

(1)先将手巾袋位四周用寨线把面、衬固定,防止缉线时丝绺走动。

将手巾袋片与袋垫缉在门襟格手巾袋位上。

一定要保证袋片丝绺相符。

两条缉线之间的距离为0.8或1cm。

缉袋垫时应按袋口大两头各缩进0.2cm,以防开袋时袋角毛出。

见图7-29。

(2)将过道中间剪开,两头剪三角形。

为防止袋角毛出,袋垫角处可以只剪衬布而不剪前身面料。

见图7-30。

(3)分烫止口。

先袋垫止口,将衬布与面料分烫。

再将袋布复上,分缝两侧,压0.1cm缉线。

后分烫袋片止口,将衬布与大身面料分烫,把袋布翻转里面。

袋布与袋片分缝摆平缝合。

两层袋布兜缉一周。

(4)封袋口。

封袋口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平缉双止口,间距0.6c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