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肾脏的解剖生理机制

肾脏的解剖生理机制


蛋白尿分类 生理性
肾小管性
肾小球性 溢出性
⑴ 生理性:
① 功能性蛋白尿: 是一轻度、暂时性蛋白尿 , 常伴发热、运动或充血性心力衰竭 。
② 体位性蛋白尿:青春发育期青少年,于直立 和脊柱前凸姿势时出现。
⑵ 肾小球性:
机制: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及负电荷丧失,少 数由择性蛋白尿。
肾单位滤过膜的电荷屏障
滤过膜 蛋白质分子 滤过膜中含带负电荷的蛋白和硫酸肝素
肾脏组织学结构
肾小球旁器 : 球旁细胞 致密斑
球外系膜细胞
肾小球旁器位于皮质肾单位
球旁器
球旁器
主要分布于皮质肾单位
组成
球旁细胞(颗粒细胞)合成储存释放肾素
致密斑
感受小管液调节肾素分泌
球外系膜细胞
吞噬和收缩
肾脏解剖 肾的生理功能 肾脏疾病的评估 肾脏疾病防治原则 进展和展望
㈡调节水的平衡和渗透压
1.肾小球滤过功能 (glomerular filtration function)
含氮废物如尿素、肌 酐等主要由肾小球滤过 排出。马尿酸、苯甲酸、 各类胺类及尿酸也有部 分经滤过排出
肾小球滤过示意图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和排泌
2.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tubular reabsorption and excretion
肾 脏 的 组 织 学 结 构
肾单位滤过膜的机械屏障
肾小球滤过屏障
足细胞 基底膜 内皮细胞
足突间裂隙隔 4—11nm
致密纤维网状 结构2—8nm
窗孔70—90nm
唾液酸蛋白
硫酸肝素糖 蛋白
唾液酸蛋白
阴电荷
肾小球滤过 屏障功能
孔径屏障 电荷屏障
2—4.2nm的细胞可以选择性通过, 同其所带电荷有关。
function)
近端小管 重吸收 髓袢 维持髓质高张及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远端小管 AVP作用下,尿素再循环
马尿酸、苯甲酸、各类胺类及尿酸主要由肾小管 分泌
㈡调节水的平衡和渗透压
2、 水的再吸收分为两部分:
1.等渗性重吸收:在近曲小管80%水分随钠和碳 酸氢离子重吸收而被再吸收,并未按体内水分的需 要而调节。因而在近曲小管的滤过液为等渗尿液。
2. 肾小管重吸收:原尿中99%的水分在肾小管重 吸收,还重吸收钠、钾、钙、镁、氯、碳酸氢盐 和无机盐等。其中绝大部分的水分,糖、氨基酸、 小分子蛋白几乎全部是在近曲小管重收。;
3. 肾小管和集合管排泌:肾小管上皮细胞有分 泌和排泄作用,机体内各种物质、代谢产物及某 些外源性物质,如氢、钾、氨、肌酐和酚红、青 霉素等,都可以通过上皮细胞分泌和排泄出来。
1. 蛋白尿 proteinuria :正常人尿中有微量蛋
白,尿蛋白定性阴性。若持续 > 150mg/24h则为病 态。
蛋白尿:尿蛋白 >150mg/d 或 尿蛋白/肌酐比率>200mg/g
微量白蛋白尿:24h尿白蛋白排泄 30~300mg 尿白蛋白/肌酐比率 男性 17~250mg/g 女性 25~355mg/g
5.红细胞生成激素(EPO):由肾间质纤 维细胞产生,促使骨髓红细胞集落形成单 位(CFU-E)分化成熟,加速血红蛋白合成。
6.激素的灭活与代谢:如,肾功能不全 时,胃泌素灭活减少可诱发溃疡病;对甲 状旁腺素灭活减少可促进骨质溶解和骨营 养不良;对胰岛素灭活减慢,应用胰岛素 易于诱发低血糖。
肾脏解剖 肾的生理功能 肾脏疾病的评估 肾脏疾病防治原则 进展和展望
2.排出酸性阴离子:酸性阴离子是硫酸盐和磷酸盐等蛋白 代谢产物,分子量小,大多从肾小球滤出,而部分与蛋白 结合的酸性阴离子,则需经肾小管摄取后分泌、排泄。
3.碳酸氢根的重吸收:从肾小球滤过的碳酸氢根绝大部分 被肾小管重吸收。碳酸氢根的保留是由氢、钠离子交换来 实现的。
体液偏酸时,肾脏排H+增多,NaHCO3重吸收的量也增 加。当近端肾小管重吸收碳酸氢盐障碍,或远端肾小管排 H+障碍时,就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肾脏生理功能
physiological function
排泄功能(滤过、 重吸收)
excretory function
内分泌功能 endocrine function
㈠尿液生成
尿液生成的三个过程:
1. 肾小球滤过:血液通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 除血细胞和大中分子蛋白外,所有血浆成分都经 肾小球膜滤过到肾小球囊形成原尿 ;
由于髓质内渗透压较高,滤液经上升支,钠离 子大量被吸收,经上升支厚部时,氯离子也主动吸 收使渗透压不断下降;
2.高渗性重吸收:在远曲小管与集合管,水分的 重吸收,是根据生理需要受抗利尿激素调节,排出 高渗尿液。
㈢调节电解质代谢
肾小球滤液在肾小管中,钾、钠、 钙、镁、碳酸氢与无机磷等大部分重 吸收。
肾脏依据机体需要,由神经内分泌 及体液因素调节多种离子的相对平衡, 对保持正常体液量、渗透压及酸碱平 衡有重要意义。
㈣调节酸碱平衡
机体代谢不断形成酸性产物,但血液却能保持酸碱度恒 定(pH7.35~7.45),是靠缓冲系统、呼吸和肾脏调节来 完成的。其中,肾脏调节的三个机制是:
1.排泄多余氢离子:用于合成碳酸氢根,主要在肾小管, 特别是在集合管完成。
肾脏疾病的评估 (一)估计疾病病程 (二)尿液检查 (三)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四)影像学检查 (五)肾活检
估计疾病病程
急性?
急进性?
慢性?
临床表现 (clinical feature)
浮肿(眼睑、四肢) 高血压 血尿(肉眼、镜下) 泡沫尿 夜尿增多 排尿异常,腰痛 消化道症状 贫血
尿液常规检查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XX医院
肾脏解剖 肾的生理功能 肾脏疾病的评估 肾脏疾病防治原则 进展和展望
肾脏解剖结构
肾动、静脉
输尿管 膀胱
❖实质性器 ❖左右各一 ❖腹膜后脊柱两侧 ❖右肾位置较左肾 略低
肾脏解剖结构
肾脏组织学结构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
• 每个肾脏有约100万个肾单位
内分泌功能 (endocrine function)
球旁器分泌肾素 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Ⅲ RAS系统 前列腺素族、EPO 、1α羟化酶
3.血管舒缓素-激肽系统: 主要作 用于肾乳头部位,扩张肾血管并促进 水、钠排泄,减少血容量,使血压下 降。肾实质损害时,分泌减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