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班社会超市游戏教案

中班社会超市游戏教案

中班社会超市游戏教案【篇一:大班角色游戏快乐超市方案】大班角色游戏“快乐超市”活动方案太谷二幼杜智英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角色游戏的知识经验,游戏内容开始向广泛的社会生活扩展,在游戏中喜欢模仿接近的、熟悉的成人生活。

他们游戏的目的性、计划性、独立性增强了,角色间的关系更复杂了,游戏中的合作意识增强了。

在游戏中,他们能够自主选择伙伴、发展情节,充分运用玩具开展游戏,并广泛地与同伴交往,他们已具有一定的设计游戏和评价游戏的能力。

在各个区角活动中,随着游戏的开展,幼儿所需要的活动材料也需随时更新、添加,超市这种便捷的经营模式,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开设超市既能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又给幼儿带来了方便和乐趣。

于是我设计了角色游戏《快乐超市》。

一、游戏目标:1、能积极参与角色游戏活动,明确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职责,并能坚守岗位;2、能自主选择角色,学会用协商的方法分配角色,学会分工合作,分享游戏的快乐,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3、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礼貌待人、遵守规则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培养幼儿在游戏中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幼儿自觉地按要求归类、摆放和收拾游戏材料的意识和能力。

二、游戏准备:1、经验准备:(1)幼儿对超市购物有了一定的经验,(2)让幼儿了解超市导购员和收银员以及保安等职员的工作。

2、物质准备:(1)文具、图书、玩具、食品、服饰等超市摆放的有利于幼儿游戏用的物品。

(2)超市宣传单、导购员和收银员的服装及工作牌;(3)“银行卡”、“钱”、“收银台”“购物卡”等。

三、游戏指导:(一)通过谈话引出主题:前些天有小朋友说玩游戏的时候,有些需要的物品没有,要是有家超市就方便了,这几天通过大家的积极准备,今天我们的快乐超市就正式营业了!那么在营业之前我们要先进行培训的,大家先来回答我的几个问题哦1、你看到超市有哪些工作人员?他们是怎么工作的?与人谈话时语气怎样,是什么样的态度?小结优秀员工的标准:2、有顾客来了怎么办? 如果有的顾客买了东西觉得不满意,你会怎么做?3、如果你是顾客该怎样做?教师小结最佳顾客的标准。

(二)幼儿商讨角色分配,:收银员、导购员、售货员、播音员、保安等,不抢角色,可以协商轮流交换角色。

(三)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游戏规则:(1)游戏时应坚守岗位、不擅离职守;(2)和同伴说话声音尽量轻,不在活动室内喧哗;2、幼儿游戏,教师指导,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1)教师观察幼儿是否明确角色职责,并及时加以指导(2)指导幼儿有序摆放、排列物品,有礼貌的向大家问好、介绍商品3、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活动中。

比如:我想买饮料,你们这儿有些什么品种?可以便宜一些吗?我昨天在你们这儿买的点心,过期了,你们说该怎么办呢?可以换吗?4、引导幼儿加强各角色区的联系,丰富游戏的情节。

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进行游戏,加强各角色间的联系。

(四)、工作人员共同收拾整理活动场地,结束活动。

(五)、讲评游戏。

请幼儿自行评议游戏情况,师生共同小结活动情况,1、请幼儿说一说,你在玩游戏时有什么开心的事与大家分享。

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评选“最受欢迎的顾客”“最佳营业员”。

2、说说在游戏中发现的问题,让幼儿想办法解决,为下一次游戏做好准备。

【篇二:大班角色游戏超市】大班段活动内容:角色游戏——超市活动总目标:1.能积极参与角色游戏活动,明确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职责,并能坚守岗位。

2.能自主选择角色,学会用协商的方法分配角色,学会分工合作,分享游戏快乐,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3.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礼貌待人、遵守规则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培养幼儿在游戏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自觉地按要求归类、摆放和收拾游戏材料的意识和能力。

5.进一步促进游戏中的幼儿的目的性、主动性、坚持性的发展。

活动内容:角色游戏——超市(一)、娃娃家、小吃店活动目标:1.知道超市的基本玩法, 通过讨论,提升幼儿对待顾客的经验与态度,能创造性地表现周围的生活。

2. 热爱生活,喜欢扮演生活中的各种角色。

活动准备:各类商品(玩具、食品、服装、日用品等);货币、称、包装袋等。

活动过程:1.教师与幼儿共同布置“超市”的场景,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2.让幼儿说说自己去超市的体验:超市里有什么?它们是怎样摆放的?超市里有谁?他们是怎样工作的?3.教师小结,并选出当超市收银员的幼儿。

4.引导幼儿分配角色,教师强调游戏注意事项。

5.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6.引导服务员为顾客介绍商品,“收银员”正确为顾客服务,在“顾客”购买商品后,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指导顾客按此结果支付货币。

7.指导扮顾客的幼儿按超市的购物形式进行购物。

8.游戏结束,指导幼儿收拾玩具、用具,并评价幼儿的游戏情况。

反思与推进:活动内容:角游——超市(二)理发店、小吃店活动目的:1.培养幼儿按意愿确定游戏主题的能力,能正确反映角色的社会职责和角色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

2.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礼貌待人、遵守规则等良好的品德行为。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请家长带幼儿参观超市,让幼儿认识各类商品的归类、存放及排列方式和售货方式,并细心观察有关人员的劳动,初步了解商业工作。

2.物资准备:各类“商品”、“货币”、“称”、“包装用品”等。

活动过程:1.引导扮售货员的幼儿按类摆放“商品”,并根据季节和“顾客”的需要更新“商品”。

2.指导扮演顾客的幼儿模仿成人到超市购物的形式进行游戏。

3.启发幼儿扩大角色范围,教育幼儿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促进各角色相互之间的交流与交往。

4.引导扮售货员的幼儿开展优质服务。

如:热情主动向顾客介绍商品及热情回答顾客的咨询。

5.评选“最佳售货员”、“最佳收银员” 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6.指导幼儿按类摆放好材料。

反思与推进:活动内容:角色游戏——超市(三)、照相馆、幼儿园活动目的:1.能积极参与角色游戏活动,明确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职责,并能坚守岗位;2.培养幼儿按意愿独立地确定游戏主题的能力,主题鲜明而稳定。

3.通过游戏,让幼儿有初步的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各类商品(玩具、食品、服装、日用品等);货币、称、包装袋,“超市”的场景布置等。

活动过程:1.教师结合上次开展的游戏进行评价,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2.今天是个好日子,在原来超市的对面又新开了一家超市,名字叫“新华都超市”,今天我们要来比比看,哪家超市的服务态度更好,哪家超市的生意更好。

3.教师分配主要角色,其他角色幼儿自主选择,教师进行调整。

4.明确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职责,强调要坚守岗位,遵守游戏常规等。

5.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各角色、各游戏主题间的交往。

(2)注意个别教育,鼓励每个孩子参与游戏,提醒个别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6. 游戏评价:让幼儿说说哪家的服务态度更好,哪家的生意更好,更热闹,人更多,价格更合理等。

7.提出下一次游戏时,(1)价格要相对稳定,不能打价格战;(2)超市东西杂又乱,为了预防火灾和食品安全,建议设立消防、卫生监管部门,以防火灾或食品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反思与推进:活动内容:角色游戏——超市(四)活动目标:1.通过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不断加强各角色区的联系,丰富游戏情节。

2.能在角色游戏中运用语言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活动准备:1.课前请个别家长带幼儿去参观消防员工作和了解卫生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

2.设置营业员标志、钱、柜台及超市的各种货物、货柜、消防人员服装、帽子、灭火器、监管人员的服装等。

活动过程:1.谈话引题,说说上次游戏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让幼儿讨论应该怎么改进。

2.告诉幼儿今天还是玩超市游戏,但新增了两个工作岗位,消防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师并简单介绍这两个部门的工作性质等。

3.师:第一故意扮演纵火人员,发出消防警报声,喊:着火了,看幼儿是否会报警打 119电话,以及消防人员如何处置等;第二,故意拿过期食品找卫生监督部门投诉,看卫生部门工作人员如何处置这种事情。

4.警告幼儿不要在室内纵火,以免发生火灾,以及买东西时要注意查看东西的生产日期、生产地址、保质期等,不要购买“三无”产品。

5.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1)观察“消防员和卫生监管人员”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多与其他区域进行角色交往。

(2)重点观察指导各角色之间的互动以及在游戏中运用语言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6. 游戏评价:今天有了消防部门和卫生监管部门这两个部门的监管,大家能各司其职,能较出色、认真完成各角色间的交流与合作,超市能得到更有序的开展,相信以后超市的生意会越做越好,越做越大的;这两个监管部门做的非常好,除了检查超市的,还去检查小吃店、商店的食品和卫生,监管的很到位。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超市有个别当顾客的幼儿买完东西不知道要去哪儿,东西一买完就完了,不懂得拿回去煮或去送人等,与人沟通较少。

7.结束游戏:组织幼儿独立地、有条理地归类摆放玩具和整理游戏场地。

反思与推进:【篇三:中班超市】中班段:角色游戏——超市活动总目标:1.学习扮演超市游戏的营业员、收银员、顾客,了解超市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等。

2.游戏中能大胆地进行顾客与营业员之间的对话,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3.学习用协商、合作等友好交流的方式分配角色,尝试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4.能在游戏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体验角色扮演、交往的乐趣。

活动内容:角色游戏——超市(一)、娃娃家、图书馆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游戏的内容及游戏任务。

2.让幼儿学会扮演老板、营业员的的任务,让幼儿积极参与动手制作材料。

活动准备:知识准备:课前请爸妈带幼儿参观超市,了解超市工作人员的工作等。

物资准备:各类商品(玩具、食品、服装、日用品等);货币、称、包装袋、废旧材料等。

活动过程:1.教师与幼儿共同布置“超市”的场景,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2.让幼儿说说自己去超市的发现:超市里有什么?它们是怎样摆放的?超市里有谁?他们是怎样工作的?3.教师小结,并选出当超市收银员的幼儿。

4.引导幼儿分配角色,教师强调游戏注意事项:服务员应为顾客介绍商品,“收银员”正确为顾客服务,在“顾客”购买商品后,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指导顾客按此结果支付货币。

5.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6.指导扮顾客的幼儿按超市的购物形式进行购物。

7.游戏结束,指导幼儿收拾玩具、用具,并评价幼儿的游戏情况。

反思与推进:活动内容:角色游戏——超市(二)娃娃家公共汽车活动目标:1.学习用协商、合作等友好交流的方式分配角色,尝试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2. 学习钱币,要求幼儿能基本区分钱币的多少。

3.促进各游戏间的联系,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提高幼儿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1.课前可先教会幼儿认识一些简单的钱币:如1元、5元、10元、50元、100元等;2.收集各种瓶、罐、盒等废旧物品,银行、饮料柜、钱币、柜台等游戏所需材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