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ppt课件)
[课堂小结]
一、硝酸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易挥发的液体 常用浓硝酸:69% 发烟硝酸:98%以上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1、强酸性 2、不稳定性 3、强氧化性:浓、稀硝酸都有氧化性
随堂检测
• 1.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BC ) • A.浓HNO3和稀HNO3都具有氧化性 • B.铜与HNO3的反应属置换反应 • C.金属与HNO3反应一定会氢气 • D.可用铁或铝制品盛冷的浓HNO3
A.氧化性 B.酸性 C.还原性 D.不稳定性
D 3.Cu与1mol.L-1的稀硝酸反应,若NO3-浓度下降0.2mol.L-1,
则溶液中H+浓度同时下降(
)
A.0.2mol.L-1 B.0.4mol.L-1 C.0.6mol.L-1 D.0.8mol.L-1
玻尔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
玻尔是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曾获得诺贝尔奖。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玻尔被迫离开将要被德国占领 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他决 定将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一种溶液里,装于玻璃 瓶中,然后将它放在柜面上。后来,纳粹分子窜进 玻尔的住宅,那瓶溶有奖章的溶液就在眼皮底下, 他们却一无所知。这是一个多么聪明的办法啊!战 争结束后,玻尔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 铸成奖章。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 它凝聚着玻尔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和无穷的智慧。
【当堂检测】
C 1.在常温下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铜与稀硝酸
B.铁与硝酸
C.木炭与浓硝酸 D.硝酸与氢氧化钠
2.下列反应主要体现了硝酸的什么性质?
D (1)久置的硝酸变黄色(
)
(2)用硝酸浸洗附有银的试管( AB )
B (3)用硝酸浸洗久置石灰水试剂瓶上的固体( ) A (4)用硝酸浸洗积碳的试管( )
思考并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使用铵态氮肥 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 双层包装,密封保存。 2.储存时,放在阴凉通风处。 3.施用化肥时,要深埋,并及时浇水。
(2)铵盐与碱的反应
【实验3】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再滴加 适量的10%的NaOH溶液,加热,并将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贴在玻璃棒上靠近试管口
低沸点(83℃),易挥发。 质量分数为69%的硝酸为浓硝酸。
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硝酸为发烟硝酸。
思考
98%以上的硝酸为什么会产生发烟现象? 发烟硝酸挥发出来的是“烟”么?
挥发出的硝酸分子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 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因此事实上是雾。
浓硝酸、浓盐酸、浓硫酸物理性质对比
色态 味 挥发性 常用浓算
浓度
浓硝酸
有刺
无色
激性
易挥发
浓盐酸 溶液
气味
69% 37%
浓硫酸
无味
难挥发
98%
(新华网)7月30日下午16时50分左右,福州市 福马路鼓山附近路边,突然腾起红棕色的浓烟,带着 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顺着风由北往南缓缓飘移。 黄烟引起许多人的不良反应:咽喉刺痛、眼睛发涩, 甚至有人感觉呼吸困难。住在这一带的居民透露,黄 烟冒出的地方,是一个仓库,仓库里存放着很多浓硝 酸。赶往事发现场的福州市消防人员立即关闭了4个 硝酸储藏罐盖子,并设置安全隔离带,采用冲水稀释 和沙子、石灰覆盖等办法控制泄漏蔓延。经过一个多 小时的紧张作业,大面积泄漏得到控制。据现场的消 防指挥官吴发辉介绍,在现场,根据嗅觉判断,烟气 里含有硝酸。“硝酸是溶解在水中的,所以我们用水 雾来压住并稀释烟气,让这些腐蚀性的气体沉降到地 面,不至于在空气中扩散。”
△ 或光照
2 H2O + 4 NO2 ↑ + O2 ↑
2. 硝酸的不稳定性
硝酸越浓越容易分解
长久放置的浓硝酸为何呈黄色?
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HNO3 分解产生的NO2溶于硝酸而变黄。
如何正确保存硝酸?
硝酸要放在棕色试剂瓶中,贮放在黑暗而且温度
较低的地方
HNO3
【牛刀小试】
1.实验室不需要用棕色试剂瓶保存的试
老板马某说,他不太清楚硝酸的物理化学特性,他原 以为用一般的卧罐来装盛这种危险的液体没有问题。事发 后他还抱怨:“都怪罐子的质量太差了,怎么就突然裂开 了呢?相关的环保人员告诉记者,装浓硝酸的容器不但要 耐得住压力,还得耐得住腐蚀,一般的金属根本挡不住这 种酸性剧烈的物质。
【探究问题1】
在抢险过程中,运来的生石灰起什 么作用,体现了硝酸的什么性质?
王水
V[HNO3(aq)]:V[HCl(aq)]=1:3
火药 gun-power
我国隋末唐初有个医学 家孙思邈,在他所著的《丹 经内伏硫磺法》一书中,写 了使硫磺伏火的方法:取用 硝石、硫磺各二两研细,再 加上三个炭化皂角子,这样 就能烧起焰火。这大概就是 我国最早配制火药的方子了。 许多事实都证明,在唐朝 (公元618—907年),我们 的祖先已发明火药了。
药 王 孙 思 邈
火药配方记载
硝酸的用途
硝酸的制取
在曲颈甑内装入20g硝酸钠和 20mL浓硫酸,先用小火加 热,然后再逐渐升高温度,即可看见接受器的圆底烧瓶中,有硝 酸蒸气冷凝而成的液体。由于加热,少量的硝酸会发生分解, 有NO2生成,制得的硝酸略呈淡黄色。
NaNO3+H2SO4(浓)==NaHSO4+HNO3↑
NO2
稀硝酸被还原为NO
【知识拓展】
Fe+4HNO3( 稀)=Fe(NO3)2+NO ↑ +2H2O (Fe过量) 3Fe+8HNO3( 稀)=3Fe(NO3)3+2NO ↑ +4H2O (Fe少量)
浓硝酸与碳的反应
【浓4H硝动NO酸动3(脑与浓)】碳+反从C 应氧的化C产还O物原2 ↑有的+ 4什角NO么度2?试↑ +着2H分2O析:
【联想质疑】
在这幅图片中,红棕色的气体是什 么物质?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物质,说明 了硝酸的什么性质?
【动动脑】
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试着分析:硝酸的分解产物除
了NO2还有什么?
+5
HNO3
+4
NO2
氮元素化合价降低 ;氢元素已处最高价,不可
能再升高;故氧元素的化合价必然升高 ,有O2 生 成。
4HNO3
第 2 节 氮的重要化合物
1、铵盐及其性质
(1)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 合物。
一.铵盐的物理性质
• 铵盐均为无色或白色的晶体 • 铵盐均易溶于水 • 铵盐均是强电解质
二.铵盐的化学性质
【实验1】取少量氯化铵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
实验现象: 试管底部的白色固体逐渐减少, 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在试管壁 上生成了白色固体。
讨论: 在该反应中HNO3体现了哪些性质?
(氧化性、酸性)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3. 硝酸的强氧化性
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几乎可以使所有金属(金、铂 除外) 氧化而生成硝酸盐。
⑴ 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注 ⑵ 硝酸与金属反应不放出氢气
⑶ 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均比浓硫酸强)
意 ⑷ 一般情况下: 浓硝酸被还原为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1.硝酸具有酸的通性 HNO3 = H+ + NO3-
使指示剂变色:稀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HNO3+ NaOH = NaNO3 + H2O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2HNO3+ CuO = Cu(NO3)2 + H2O
与某些盐反应:
2HNO3+ Na2CO3 = 2NaNO3 + H2O + CO2↑
实验现象记录
反应物
现象
剧烈程度: Cu与浓HNO3 溶液颜色:
气体颜色:
剧烈 绿色 红棕色
剧烈程度: 缓慢 Cu与稀HNO3 溶液颜色: 蓝色
气体颜色: 无色
结论
生成 Cu(NO3)2 产生NO2
生成 Cu(NO3)2 产生NO
• 【Cu作+4业H+N跟5O进3(浓】)==Cu(NO3)2+2+N4O2 ↑ +2H2O
讨论:在该反应中浓硝酸表现了什么性质? 只有氧化性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能使许多非金属 (如碳、硫、磷),某些有机物(如松节油, 锯末等)及还原剂(如H2S, HI, HBr, SO2, Na2SO3等)氧化。 4HNO3(浓)+C=△ 2H2O+4NO2↑+CO2↑
浓硝酸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先变红后褪色
故事设疑
有一位农民看到自己买的一袋碳酸氢铵化肥 受了潮,就在太阳底下晒,等他下午去取 时,发现少了许多,是谁偷了他的氮肥?
【实验2】取少量碳酸氢铵固体放在试管 中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新制的澄 清石灰水中
实验现象:
试管底部的白色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壁上有水生成, 并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NH4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了 CO2
这两种气体把棉布与空气隔绝起来,棉布在 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当然就不能燃烧了。当这两种 气体保护棉布不被火烧的同时,它们又在空气中 相遇,重新化合而成氯化铵小晶体,这些小晶体 分布在空气中,就象白烟一样。实际上,氯化铵 这种化学物质是很好的防火能手,戏院里的舞台 布景、舰艇上的木料等,都经常用氯化铵处理, 以求达到防火的目的。
实验结论:
NH4Cl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科学视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氯化铵的妙用 ——防火布
将一块普通的棉布浸在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 片刻之后,取出晾干就成防火布了。将这块经过 化学处理的布用火柴点,不但点不着,而且还冒 出白色的烟雾。
原来,经过这种化学处理的棉布(防火布)的 表面附满了氯化铵的晶体颗粒,氯化铵这种物质, 它有个怪脾气,就是特别怕热,一遇热就会发生化 学变化,分解出两种不能燃烧的气体,一种是氨气, 另一种是氯化氢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