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社会学教案

体育社会学教案

Athletics sociology 体育社会学教案教师:刘*2009—2010年度第一学期授课周数:18周授课时数:36学时授课次数:18次授课年级:社会体育专业2008级授课班级:07、08班授课地点:四教507室体育社会学教案讲授内容绪言一、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整体,在外部研究体育与其它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部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美国《社会学百科》认为:“体育社会学以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研究它的结构、内容、变革和发展,研究以体育运动为特点的社会行为、关系和作用。

包括系统内的和其他系统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日本学者菅原礼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从社会学观点研究体育事实及体育有关的问题,力图使体育合理化的科学。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科学。

从某种角度或侧重观社会,或侧重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侧重观社会和人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二、性质:介于体育科学与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它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门部门应用社会学。

因为它要将社会学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充分运用于解释体育现象。

同时又是体育的基础学科。

因为它要从社会本质上把握体育的特征、功能、手段、途径。

然而,体育社会学毕竟不是社会学和科学的简单重叠,它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

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的现象及规律的学科群。

研究和揭示利用体育的手段和方法,全面发展、改善和提高人类身体、心理和运动水平及社会影响关系的规律。

体育社会科学:是有关体育的社会科学群的总称。

体育法学、美学等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学:也是群众体育学,是关于职工、农民、居民等体育活动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与体育社会学研究对象、领域明显不同。

三、研究对象:体育社会现象社会现象――是存在于人们身体以外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同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于每个人。

体育社会现象也是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具有以下性质:(1)是人的社会属性的产物,不同于生物现象和心理现象。

(2)独立于个人而存在,它是一种集体的、普通的现象。

(3)具有强制性,是人们大多数的意念和倾向,它可以形成一种强制力,引导、影响、强迫人们自觉或不自觉接受。

我们在研究的体育社会现象必须具备以上性质才有价值。

四、研究内容(1)研究体育的社会结构、特点及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2)研究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体育社会问题。

(3)不同体育形态的研究:大众体育领域学校体育领域竞技体育领域职业体育领域五、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地位和价值(1)体育科学的研究有大量的社会现象,体育科学研究在这个领域选题越来越多。

(2)介于新闻学与史学之间,一方面能将体育新闻素材概括化、理论化,使个别的新闻事实演化成社会现象,并对其做出社会学分析。

另一方面它又将社会现象积淀成有价值的史料,成为历史学、文化学的素材。

(3)体育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其它学科都有广泛的学术联系。

因此它往往会成为体育科学与外界接触、交流的桥梁。

(4)研究成果常常成为政府、体育组织进行决策的根据。

六、研究方法哲学理论研方法论社会学理论究体育社会学理论方文献法法具体的研究方法问卷法体社会测量法系特尔斐法研究的组织技术社会测量技术具体的研究技术资料收集技术资料整理技术资料分析技术*特尔斐法:P50是未来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亦称专家调查法或专家意见法。

特尔斐是古希腊阿波罗神殿所在地,曾是人们聆听神谕的地方。

特尔斐法以专家作为索取信息的对象,运用专家的知识与经验,考虑预测对象的社会背景和影响因素,直观地对预测对象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

特尔斐法的预测过程(1)确定预测项目和预测目标。

(2)对预测的问题加以分析。

(3)选择熟悉该问题的专家。

(4)向选定的专家发出调查表。

(5)集中专家的意见。

(6)将统计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并让专家再次做出推测。

(7)集中第二轮专家意见,归纳统计,再次反馈,需回轮。

(8)重视少数人的意见,要求提出预测的理由,供他人参考。

第一章社会学与体育社会学第一节社会学概述一、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科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从某种角度,或侧重对社会或侧重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侧重对社会和人的关系所进行的研究。

二、对象社会、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人与社会的关系。

1、从整体上研究社会它要研究社会结构的发展规律,也就是研究社会的空间关系。

它注重研究社会整体与和社会结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部分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研究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从而达到认识社会整体和使之变动的目的。

它要研究社会过程的发展规律,也就是研究社会的时间关系。

社会总是在不断变动、发展的,一个社会可能良性运行,协调发展,也可能恶性运行,矛盾激化发展,社会学就是要研究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条件,并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的途径。

2、通过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社会行为来研究人社会学研究一个人如何从一个纯生物性的人演变成一个社会成员,而在社会上他又是如何与其它社会成员发生关系的。

以及如何组成生产关系的。

三、功能社会学是人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强有力工具。

1、描述功能既定性又定量地描述社会现象,及时地向人们提供可靠真实、有效的社会信息。

2、解释功能对社会现象的形成、发展及其过程做出科学的解释。

3、预测功能用经验研究等方法把社会事实描述出来,再加以理论解释之后,做到了对事物的规模、水平和速度的精确测量,便可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前景。

第二节体育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一、体育社会学在国外的发展状况1938年,社会学奠基人法国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 1798-1857)在其所著的《实证哲学教程》一书第4册中首先使用了“社会学”一词。

早在19世纪末,随着社会学的建立,一些欧美社会学家转向有关体育问题的研究。

最初关心的焦点是当时与社会关系最为密切的运动场、游乐场和娱乐问题。

现代体育社会学发端于20世纪20-30年代,一般认为,德国学者H.里塞和美国学者F.罗德是该学科的开拓者。

1921年德国学者里塞的专著《体育社会学》的问世,标志着体育社会学开始作为独立学科出现,然后就迅猛发展。

目前,体育社会学正在向专门化阶段发展,逐渐成为一门在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中都有合法学科地位的成熟学科。

研究领域正在不断开拓,涉及到体育与艺术、军事、外交、大众传媒、生活方式、科技革命、社会变迁的关系。

同时也开始了对体育运动中的暴力、滥用药物、商业化、职业化、种族歧视、妇女歧视等社会问题展开了批判性研究。

体育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的紧密结合,也是体育社会学发展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

在多数国家已把体育社会学列为大学体育专业的重要基础必修课,并在普通学科开设讲座。

二、体育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一)引进恢复阶段(1978-1985)建立较晚的学科,主要是由于母学科社会学中断学术研究。

(二)学科组织加强阶段(1986-1989)译介了国外的学科发展情况,运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和解释国内外的各种体育现象、热点问题,1987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成立了体育社会学学科组。

(三)学科独立发展阶段(1990-)第三节体育社会学的最新发展一、体育社会功能的研究随着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体育从主要是学校的教学活动转向社会,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评价它对社会的积极影响以及可能造成的社会问题。

体育运动在当今社会是一种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形式,它不仅要以增加劳动力的数量,而且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

体育社会学则从体育对人的社会化、现代化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于体育的经济价值是逐步深入的。

二、关于体育改革的社会学理论研究体育体制的改革必须使体育事业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特别是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之间的关系必须平衡协调。

体育事业的社会化,是我国体育改革的一条根本出路。

打破独立办体育,政府办体育的单一模式,走全社会办体育的道路。

中国体育社会化的重要载体是体育社团,把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建成实体并推向市场,逐步改变政府职能,形成我国的体育娱乐市场,是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另一个重大设想。

三、关于消遣娱乐的研究经济发展,余暇时间增多,人类塑造自己协调完美的身心所需要的时间增加,娱乐是指可消烦解闷及滋生快感从而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因素,包括观赏娱乐和操作娱乐两大类。

凡属娱乐,必以适度为佳,凡属体育,势必愈演愈烈。

四、关于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研究大众传媒与体育的关系日益密切,研究两者的关系成为体育人和电视人共同关心的问题。

五、关于地域性体育研究六、关于体育群体及其互动研究七、关于体育社会问题研究八、中国体育社会学在各研究领域中的进展(一)社会体育1、体育与生活方式关系的研究2、社区体育的研究3、全民健身的研究(1)职工体育(2)妇女体育(二)竞技体育1、竞技体育功能的开发性研究2、对竞技体育异化的研究(1)球迷骚乱是一种激情犯罪行为激情――是一种比较激烈的爆发性的、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2)体育的商业化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3)滥用违禁药物的问题。

3、对运动员、运动队的社会学研究4、对运动训练的社会学研究(三)学校体育1、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的研究重竞技、偏废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二者必须结合起来。

2、学生群体的研究(四)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思考题:1、社会学、体育社会学的概念2、比较分析社会学与体育社会学3、比较分析体育社会科学、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学4、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及价值5、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领域和社会功能6、试述体育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体育社会学教案讲授内容第二章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一节体育社会学方法论体育社会学方法论――是指主要从哲学角度探讨与体育社会学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学理问题,即指导体育社会研究的原则、逻辑基础以及学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问题。

一、哲学方法论知识源于实践,经验先于理论,强调发展的观念,把社会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为指导,对体育社会现象的研究应该坚持以下原则:(1)实事求是(2)运动辩证法(3)运用系统的观点(4)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5)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二、逻辑学方法论逻辑科学是关于思维的规律、形式和方法的科学。

“实践-理论-实践”是体育社会学循环往复的研究过程。

其背后就有一个“演绎-归纳-演绎”的逻辑过程。

三、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必须要遵循:(1)客观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第二节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一、基本步骤:(1)选题和提出假设(2)研究设计(3)收集资料(4)处理和分析资料(5)阐述结果以检验假设二、选择课题(一)影响选题的几种因素(1)研究模式:指人们观察社会的基本观点或理论结构(2)价值观念(3)方法论(二)研究范围一定要有明显的介定(三)研究时间的限制(1)横剖研究(2)纵贯研究(四)课题类型1、社会现状调查:对某一体育现象进行现状调查2、评估体系研究:设计和运用某一评估体系对一体育现象进行定量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