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声学材料的发展
人类的生活不能没有声音,但是一个人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中保持3~4小时就会失去理智。
但过强的的噪声又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和危害。
因此对噪声的控制在体现现代社会生活舒适度中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
声学材料的运用使得噪声这个难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对噪声的控制一般体现在吸声、隔声、和消声中。
声学材料中又以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的运用和发展为代表。
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的种类很多,吸声材料(或结构)通常按吸声的频率特性可分为:(1)按吸声的频率特性分:一般可分为低频吸声材料、中频吸声材料和高频吸声材料三类。
(2)按材料本身的构造分:可分为多孔性吸声材料、共振吸声材料和特殊吸声结构三类
常用的吸收材料一般包括多孔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中高频吸收、背后留有空气时还能吸收低频如矿棉、玻璃棉、泡沫塑料、毛毡等
板状材料:吸收低频比较有效主要有胶合板、石棉水泥板、石膏板、硬纸板等
穿孔板:一般吸收中频,与多孔材料结合使用吸收中高频,背后留太空腔还能吸收低频主要有穿孔胶合板、穿孔石棉水泥板、穿孔石膏板、穿孔金属板等
膜状材料:主要有塑料薄膜、帆布、人造革。
柔性材料:内部气泡不穿通,与多孔材料不同主要靠共振有选择地吸收中频主要包括海绵和乳胶块。
吸声材料不仅是吸收减噪比用的材料,而且也是制造隔声罩、阻性消声器或阻抗复合式消声器所不可缺少的。
多孔吸声材料的吸收效果较好,是应用最普遍的吸声材料,最初这类材料以麻、棉等有机材料为主,现在则以玻璃棉、岩棉为主。
多孔吸声材料的基本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1.纤维材料
(有机纤维材料):包括动物纤维和植物纤维。
动物纤维主要有毛毡和纯毛地毯,特点是吸声性能好,装修效果华丽。
植物纤维材料主要有木板丝、麻绒、海草、椰子丝等。
(无机纤维材料):是目前多孔吸声材料中运用最普遍的吸声材料。
从材质上主要分为玻璃棉、矿棉、无纺织物、环保纤维材料等。
其中玻璃棉由于易产生可吸入物,在施工中容易对皮肤产生刺激、环保性较差。
在工程中运用较少。
玻璃棉价格低吸声效果好,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吸声材料。
2. 颗粒材料
颗粒材料主要有膨胀珍珠岩吸声砖、陶土吸声砖、珍珠岩吸声装饰板等,此类材料主要优点是防火性能好,安装方便,但吸声效果一般。
3.泡沫材料
泡沫材料主要有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泡沫玻璃和加气混凝土等这类材料的优点是容易进行形体加工,装饰效果较好,但是这类材料的吸声性能不稳定。
4金属材料
以金属粉末为原料生产的多孔吸声材料是近年出现的新型吸声材料。
与一般的多孔吸声材料相比金属吸声材料具有金属的强度,适合曲面的吸声处理。
吸声结构的发展也充满变化。
主要的发展包括单孔共振吸声结构
正如前面提到的,声学材料及结构的发展也主要是根据材料工艺的改进以及新的问题背景的提出而产生的。
以生产工艺的发展而言,发展趋势包括轻质高强阻尼多孔材料及结构,具有复杂声腔结构、空洞或杂质的复合粘弹材料,利用新材质及穿孔形成工艺的微穿孔板及其衍生结构。
特别是从微纳米尺度加工工艺不断成熟的发展现状来看,具有微纳米尺度及多尺度结构的材料中声的传播衰减机制及其声振耦合效应也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利用各种材料及结构的优势而形成的复合材料及结构,例如多层夹芯复合材料,多孔复合材料等等也将会是声学材料与结构的发展趋势之一。
轻质高强度阻尼多孔材料及结构作为具有综合优势的功能材料,主要的研究趋势将包括多孔材料的一般声学特性测量、材料细观结构的表征及与声学特性之间的关系,多孔材料的声波传播与衰减的机理以及提高吸声隔声性能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是微细孔中的声传播,非直通孔且孔的构型呈一定分布的情况下动力粘滞性、渗透性、孔的表面特性、孔隙率、孔隙结构等物理和几何参数对声传播和吸收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微孔流阻变化影响基本控制方程时的波传播和吸收机理,吸声过程中能量损耗机理以及声波在材料内部传播过程中的非线性损耗。
橡胶类粘弹材料在噪声与振动控制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粘弹性阻尼材料的动态模量是直接表征粘弹性材料自身力学特性的物理量,也是与材料声学性能直接相关的物理量,是联系声学材料配方设计与声学结构设计之间的桥梁。
从研究内容的发展趋势来讲这方面将包括:各种环境下粘弹性材料动态力学参数表征研究;基于粘弹性材料复杂声腔结构设计;粘弹材料结构和基体材料动态力学参数优化研究。
微穿孔板及结构作为无纤维粉尘污染的一种有效吸声材料在室内建筑与工业界的噪声控制中,特别是在高温、高声强极端恶劣环境或高度清洁要求的特殊环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所以也将是今后会得到继续发展的研究方向,特别是扩展吸声频宽及低频噪声的研究、利用不同材质或微穿孔的衍生结构-柔性管束穿孔板吸声结构、以及发展微穿孔板及结构在不同环境比如高温、高声强等环境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