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开大学中国哲学

南开大学中国哲学

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专业——完备学习计划前言:对于考南开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的同学而言,首先应该了解这一学科的特点。

整体来说,南开大学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是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逻辑条理清晰的把一些基础哲学问题或命题阐发出来,这是你的高分的前提。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准备学校推荐的基本书之外,还有广泛涉猎,相关的专著和论文,加深自己的知识广度和思想深度。

这里要充分利用历年的专业课真题,如果经过充分的准备,相信考取南开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并不难。

一、专业信息介绍1、院系专业信息,包括就业、导师、科研情况学校简介:南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

南开大学创建于1919年,创办人是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和严修。

抗日战争时期,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昆明组成举世闻名的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学府北辰”。

2000年12月25日,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签署重点共建南开大学协议,南开大学跻身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南开大学正以建校90周年为契机,继续坚持南开道路,发扬南开品格,光大南开精神,坚持“求精求强、注重特色”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强势学科、教育质量提升、科研创新、服务滨海、国际化六大战略,即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南开哲学系最早成立于1919年,重建于1962年,是一个历史悠久、基础雄厚的专业。

目前,我系哲学专业具有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全部人才培养层次,是国内哲学学科仅有的7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拥有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两个天津市重点学科,整体学科实力在国内哲学界居于先进行列。

与我系合署的有社会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中心、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发生与比较认识论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目前该系承担国家、教育部及天津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数十项,科研成果众多。

近年来该系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百余种,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有50多个项目荣获国家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0年7月,南开大学哲学系更名为哲学院,赓续传统,又开新篇。

具体专业:中国哲学在南开哲学具有比较悠久的历史,是传统的强势学科,现在是天津市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涵盖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国近现代哲学与文化,中国佛教哲学等。

除了在现代新儒学研究、中国精神系统研究等方面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以外,在原始思维、中国哲学范畴、经学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瞩目的成果。

早期国内哲学界处于领先地位。

关于南开哲学中国哲学专业的导师情况其各自研究方向,请登陆南开哲学院网站察看:2、本专业近四年报考录取情况(注:表中录取人数不包括推免生)年份计划招生数实际录取数免推生人数计划外招生复试分数线奖学金人数2007 8 8 0 0 380 6人公费2008 10 10 2 0 345 1人一等,6人二等,1人三等2009 9 7 2 0 360 5人二等,2人无奖学金2010 11 9 2 0 10人二等注:根据以往的经验,报考本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公共课成绩要达到60分,专业课成绩要达到100分,否则即使是总成绩过线也有可能被淘汰!3、出题老师情况周德丰教授,1949年出生于天津市,1968-1971年在空军服兵役,1972-1975年在南开大学哲学系就读,1975年至今在南开大学哲学系任教。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文化与哲学。

主要著作有(一)专著:(1)《中国近代哲学研究》(独著)(2)《中国现代文化哲学》(合著)(3)《中国现代人生哲学》(合著)(4)《中国哲学小史》(合著)(二)论文:关于中国文化与哲学的相关论文三十多篇。

曾获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一次李淑梅教授,祖籍河北黄骅,天津塘沽人,1954年6月生。

1973-1976年,南开大学哲学系上学, 1980-1983年,南开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获哲学硕士学位,1986-1989年,南开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获哲学博士学位。

1994年一1995年在希腊雅典大学哲学系读博士后,2002年在美国哈佛哲学系访问学习半年。

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主任,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政治哲学。

著作:《认识结构研究》1993年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重塑》1998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当代中国社会哲学》(参编)1990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参编)1994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现代唯物主义导引》(合著)1996年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社会意识论导论》(合著)1998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级教程》(合著)2001年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论文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方式与人的发展《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视野《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体系化哲学的突破与政治哲学研究方法的转变《哲学研究》2005年第9期。

意识形态与人的社会认同《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

社会批判理论的“新的范畴框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理性建构方式及其启示《求是学刊》2006年第3期等数十篇获奖情况“马克思关于自由王国的理论”(独撰),获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应着重从社会历史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王国的理论”,(合写)获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当代中国社会哲学》(参编)获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认识结构研究》(独撰)获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现代唯物主义导引》(合著),获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重塑》(独撰),获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主要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与现代社会(已完成)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意识形态与人的社会认同(进行中)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意识形态批判与解放的认识兴趣——马克思和哈贝马斯认识论比较研究(即将完成)天津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认识结构研究(已完成)天津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哲学中的社会观念(已完成)天津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当代政治哲学视野下的自由问题研究(进行中) 南开大学985工程子项目:意识形态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研究(进行中4.复试情况复试(100分)包括三个部分:(1)专业笔试(30分)。

主要考察考生的专业基础,面对的是所有哲学专业的考生,笔试内容是一篇哲学基础论文。

时间为两个小时。

(2)英语口语面试(20分)有三至五个老师,数量不定。

一般来说,考生首先要用英语做一个自我介绍,这个需要自己提前准备好。

尽量的准备充分一些,这样在这一环节就不会感到特别为难。

自我介绍结束的时候,老师会针对你的回答情况问再问几个问题,这部分也不难,只要你把能把自己表达清楚就可以了。

(3)专业综合面试(50分)一般来说,中国哲学教研室的老师们都会参加。

这几年都是周德丰老师主持。

他会提前告知考生几个问题,个人自己提前准备,然后面试的时候首先对其进行陈述。

之后老师们会问一些问题,既有专业方面的又有日常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

其中,老师们比较注重考生对于中国哲学原著的阅读和理解情况。

每个老师问的问题会不同,但不会问特别刁钻的问题,整个面试的氛围还是比较宽松的。

考生只要提前准备好,正常发挥就可以了。

有一点需要注意,专业面试非常重要,直接决定考生录取与否,录取结果会在复试结束当天就会通知考生。

二、复习规划指导复习规划指导1、往年大纲变化解读专业课有两门:中国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总分每科均是150分。

每考试的题目都有所变化,但变化基本不大。

主要考察一些基础性的东西。

学校规定复习资料有如下几个: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肖前,黄丹森,陈晏清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两卷本和合订本均可)。

2.《中国哲学史》(上下)刘文英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这是南开中国哲学专业指定的参考书,近几年都没有变化。

当然在复习过程中,考生不能局限于此,需要阅读一些其他的资料。

2、历年考试难度分析从近五年题型来看,两张卷子必考的题型有名词解释或简答、论述,就每种题型的作答要点分析如下:题型作答要点分析占比名词解释或简答通常有四至五个名词或是命题需要解释或者简答。

一般是简答。

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专业基础。

作答需要准确简练,最好是按照参考教材作答,不需要太大发挥和解释,但要注重简答的逻辑和条理清晰,篇幅一般需要答卷纸的一页。

60—75分论述通常有三至四个不等的论述题,这部分题目需要考生在理解书本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理解和知识做适当的延伸。

答题技巧是论述题一定要有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不需要自己发挥,就是书上的要点;论据要用自己的材料;论证的过程就是体现个人思维和逻辑的地方,也是老师比较看重的。

60—80分3、复习方向点拨如果你的英语很好,恭喜你,报考南开中国哲学专业已经跨出了成功的一步。

因为以往年来看,大多数同学都是壮志未酬身先死,挂在了英语政治上。

英语好的同学可以从复习开始就把专业书先过一遍,对本专业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熟悉。

如果你的英语一般,对政治也没有任何概念,那么也没有关系,只要做好计划,跟着这份复习规划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进入复试也没有太大问题。

专业课复习的特点就是系统把握,重点掌握。

首先要通过阅读参考书对专业课进行整体上的把握,了解本专业所要考察的基本内容。

然后根据历年真题的情况,了解出题人所要考察的重点,然后进行各个突破。

这期间要特别注意笔记的整理和总结。

4、参考书目推荐初试:中国哲学史新编,张立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重点是近代哲学部分中国哲学思想,吾敬东等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中国哲学史,冯达文,郭齐勇编,人民出版社,2005年中国哲学教程,郑万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复试:同上书三、学习方法解读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 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