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诗歌翻译鉴赏剖析
在节奏上,英语的诗行分为若干音步(foot),即由重度音 节和非重读音节按一定规律排列而形成的格律。
诗的格律主要有以下四种:
1.抑扬格(lambus)即每个音步由一个非重音节和一个重音 节(即先“抑”后“扬”)构成。如课本312页的例1.
2.扬抑格(Trochee)即每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和一个非重 读音节(即先“扬”后“抑”)构成。如课本313页的例2.
comi国ng t破o the山city河在,城A le春tter草frWomo木rhthom深e ,
These sad days
The grass
感烽时火花连溅 三泪 月, ,恨 家别 书鸟 抵惊 万心 金。; grow tall
Ten thousand pieces of gold The more I scratch my white hair
3.扬抑抑格即每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和两个非重读音节构 成。如课本313页的例3.
4.抑抑扬格(Anapest),即每个音步由两个非重读音节加 上一个重读音节构成。如课本313页的例4.
此外,根据诗行的长短、即音步的多少,可分为8种音步: 一音步(monometer),二音步(dimeter),三音步 (trimeter),四音步(tetrameter),五音步 (pentameter),六音步(hexameter), 七音步 (heptameter)和八音步(octameter)。
但是在翻译实践中,诗行的增减并不少见
译入语文本与源语文本在选词、结构及修辞 上基本保持一致(以顾城的《初春》为例)
初春
顾城
阴沉的天空在犹豫; 是雪花?还是雨滴? 混浊的河流在疾走; 是追求?还是逃避? 远处的情侣在分别; 是序幕?还是结局?
Early Spring The gloomy sky is still clear:
创造性原则要求译者抓住原诗的精髓,摈弃有碍 原诗意境再现的一切束缚,将这种精髓完全传达出 来。创造性和忠实性也并非两个对立的概念,而是 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的“创造性忠实”。
3.“三美”原则——意美,音美,形 美
许渊冲先生在《毛泽东诗词四十二首》英法 格律体译文序言中提出诗词翻译“三美论”,认 为诗歌翻译不但要传达诗歌的意美,还要尽可能 传达它的音美和形美。(方梦之:译学词典)
如果一首诗用了抑扬格,每行诗句一个音步,就称为一步抑扬 格(lambic monometer),如课本312页的例1.如果一首诗用 了扬抑格,每行诗句两个音步,就称为两步扬抑格。如课本313 页的例2.
汉语诗词的格律主要限于古体诗词,有五言诗、七言诗和各 种词牌,如《水调歌头》、《清平乐》等。
14. 2 .1 诗歌翻译的基本原则和 方法
以下是一首唐诗名字的三种不同译本,通过对这些译本标题 翻译的比较来揭示意美的实现方式。
《枫桥夜泊》英译为:
1)Mooring by Maple Bridge at Night
2) Anchored at Night near Maple Bridge
原文标题可分成三个点:枫桥、夜、泊。分别是地点, 时间和行为。在翻译成英语时,根据英语读者的认知习惯, 时间一般放在地点后面。三个译文都将“枫桥”译成 “Maple Bridge”。而“泊”一词的译法却大相径庭。 “moor”一般用来指小船停泊靠岸,而“anchor”则是指 大轮船抛锚靠岸。“mooring”是进行时,“anchored” 是完成时,因而前者是动态描写,仿佛诗人的小船正缓缓向 岸边驶来,后者是静态描写,远不及“mooring”形象逼真, 更能传达原诗的意义。
Will it snow or drizzle? The turbid river races by:
In pursuit, or in flight? In the distance two young lovers
part: Prelude? Or finale?
杜甫的《春望》这个英文译本不但增加了诗行,而
2.创造性原则
曾有翻译理论家提出“诗人译诗”的观点,既强调译者 在诗歌翻译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 能够欣赏并接受原诗的艺术美,而且能用的语将这种美表达 出来。位于欣赏和表达之间的就是艺术再创造。
诗歌翻译的创造性实际上就是译者创造性的体现。译者 不再是“看不见的手”或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整个翻译的掌 舵者。译者应具备一定的艺术才能,尤其是创造性才能。正 如Wliss所说:“最好的译者应当具有创造性的头脑。这时其 翻译才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功的译作不仅要靠译者 的审美才能来理解原诗,更需要译者发挥其创造性天赋在的 语中重现原诗如画般的意境。
例如,中国古体诗就不可能完完全全地被译成英语诗。 因为文化的关系,英汉诗歌之间存在着不可跨越的差别, 它们的韵律、形式、意象、用法都不相同。
• 翻译的历史和实践证明诗歌翻译 并没有因为这些困难停滞不前, 反而是不断向前发展。诗歌翻译 理论也日渐完善。事实证明,诗 歌是可译的。只要翻译方法得当, 诗歌的美完全可以在另一种语言 文化中再现。读者可以从诗歌译 文中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的美学 享受。国内外许多当代翻译家们 通过辛勤努力,为中西方文化交 流,尤其是诗歌交流做出了重大 贡献。
(2)诗歌翻译的第二步就是“传音”
主要表现在诗歌的押韵上
英语的韵律与汉语不同,通 例:
常有以下几大类:头韵 (alliteration,一个诗句中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词开头辅音相同而产生
See the Bian River flow , And the Si River flow ,
的音韵);半押韵(assonance, By Ancient Ferry,
二是意义上的忠实。即要求译入语文本在内容和精神上
与源语文本保持一致,在意义上没有任何添加修改或删 除。
(1)形式上的忠实 (从诗的结构上看)
• 一般认为,诗歌翻译 的最基本原则是,诗 必须译成诗的形式, 不能译成散文,否则 就不能称为翻译。
• 诗歌翻译应以行为基 本单位,并应尽量保 留原来的标点,通常 不能随意合并或分拆 诗行。
孤鸟 孤鸟栖寒枝悲鸣为其曹。河水初结冰,冷风何萧萧。 荒林无宿叶,瘠土无卉苗。万籁尽寥寂,惟闻喧桔槔。
这首英语诗歌的重点在于标题中的“widow”(孤独) 一词,所以译者在翻译时为照应主旨将“state”译作“悲鸣”, “wintry bough”译作“寒枝”,“frost bare”译作“荒林”, “ground”译作“瘠土”。表面上看,这样的翻译并不符合忠 实性原则,但它完美地再现了原作的艺术魅力,令原作诗人想 表达的那种伤心寂寞之情跃然纸上。这正是忠实性原则在实际 翻译中的正确运用。
诗歌翻译的忠实性旨在重现原作的艺术美,不仅传达了 原作的意义,更在译作中展现出原作所要表达的意境。有例如 下:
A Widow Bird/A widow bird state morning for her love/Upon a wintry bough/The frozen wind crept on above/The freezing stream blow/There was no leaf upon the forest bare/No flower upon the ground,/And little motion in the air/Except the mill-wheel's sound。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方式高 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 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 抒发思想情感。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 学形式,是语言艺术最高的表现形式。
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
诗歌是一种令其浑身冰冷到无法温暖的东西。 ——狄金森
鲁迅曾赞美汉语具有意美音美形美三大优点: “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许渊冲把鲁迅关于汉语的“三美”与翻译理
论相结合,创造性的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三美 论”。他主张首先追求意美,其次追求音美,再
次追求形美,并最终力求三者的和谐统一。
(1) 诗歌翻译的第一步在于“达意”。
其重点在于“字字传神”
1.忠实性原则(忠实性是翻译最基本的原 则。 )
严复的“信达雅”
刘重德的“信达切”
“信” 指翻译中要忠实于原文的意义,既不 肆意添加,也不随意删减。
“忠实性”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形式上的忠实。即译入语采用与源语相似的方式再
现源语所传达的信息。在翻译中力求的译入语文本与源 语文本在选词、结构及修辞上的相似。
元音迭韵亦称半谐韵,指相同或相似的元音在诗行中重 复出现如begin,him中的/i/音和eye中/ai/音。汉语也有类似的
现象,如“早潮”和“众志成城”等。
和声指两个或多个词的词尾辅音完全一致。这种手段英语 中非常普遍,如dash-fish.汉语的字除了个别以鼻辅音结尾以 外,都以元音结尾,所以没有这种现象。
另外,诗歌还有头韵(alliteration),元音迭韵 (assonance),和 声等。头韵指诗句中相邻的词的起首字母发音相同。英汉诗 歌都有 头韵现象,如The lisp of leave and the ripple of rain 中的/l/ 音与/r/音 和“春城无处不飞花”中“春城”二字的首音/ch/。
中国著名诗歌翻译家许渊冲教授就曾 经翻译过多本中国古体诗。《唐诗300 首》是其最杰出的作品。
古铮昆也是通过翻译《毛泽东诗歌选 集》将中国诗歌介绍给外国读者。
还有包括Arthur Waley, Herbert Giles在内的国外翻译家们也致力于中西
方诗歌的交流。
诗歌翻译的几项原则
• 1.忠实性原则 • 2.创造性原则 • 3.“三美”原则——意美,音美,形美
且在字的排列上打乱了原始工整的形式,用“破碎” M的y co形unt式ry in表ru达ins 了Hi“lls 国破山河在”Weveh的nenaI意bgirrdi义evaet。our sepa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