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证据法学试题及答案

证据法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在证据法课程上,王教授希望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将我国现行证据法律制度及其适用的具体环境与其他国家地区相应的制度及其适用的具体环境作对比。

这体现的证据法学学习方法是( C )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B.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方法
C.比较的方法
D.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2.2009年6月23日,某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滥用职权罪逮捕该市旧城改建指挥部原党委书记、副指挥吴某。

若法院最终判决吴某罪名成立,应达到的证明标准是( C )
A.排除合理怀疑
B.证据确凿
C.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D.清晰的、有说服力的证明
3.关于物证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是指以自身所反映的内容或存在的状态证明案件事实的实物或痕迹
B.是指以自己的属性、特征或存在的状态证明案件事实的实物或痕迹
C.是指以自己所具有的质量、重量、材料、成分、结构来证明案件事实的实物
D.是指以自己的所处的位置、所占的空间、时间来证明案件事实的实物
4.关于书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对于公文书证记载的事项,不允许加以推翻
B.报道性书证本身也可以引起相应的法律后果
C.特殊书证仅基于法律的规定才可产生
D.文字书证是最为常见的书证
5.关于视听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视听资料不是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
B.视听资料是以静态的文字、符号或图像等所体现的内容来再现案件事实
C.视听资料是以动态和直观的音像来再现案件事实的发生、发展和消灭过程
D.以录音方式录制的证人证言属于视听资料
6.关于电子证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我国已经就电子证据问题做了专门的立法
B.电子证据是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产物
C.目前世界上尚没有国家制定有关电子证据的专门法律
D.理论界对于电子证据的概念内涵做出了周延的界定
7.下列属于证人不得作证的情形是( D )
A.是聋哑人
B.是未成年人
C.与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
D.不能正确辨别是非
8.关于被害人陈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被害人陈述作为诉讼证据,可以包括严惩犯罪分子的要求
B.被害人死亡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替他提供被害人陈述
C.被害人陈述是一种独立的证据
D.被害人陈述只能由自然人作出
9.下列证据制度中,明确规定在证明力上,男子证言高于女子证言的是( B )
A.神示证据制度 B.法定证据制度
C.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D.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
10.《周礼·秋官·司盟》记载:“有狱讼者,则使盟诅”,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这说明我国古代实行神示证据法律制度
B.我国古代社会也存在神示证据的因素
C.我国古代法律规定了司法官的责任制度和严格的司法监察制度
D.司法官基本上是按“自由心证”认定案件事实
11.关于书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书证以其外部特征、属性以及存在状态本身来证明案件事实
B.书证以书面文件的方式存在
C.书证不可以直接证明案件有关事实,需经过转化
D.书证的内容具有主性观
12.视听资料更具有( B )
A.客观性 B.直观性
C.稳定性 D.可靠性
13.法官王某下班途中目睹了一起抢劫案件的经过,该案后起诉到王某所在法院,那么( B )
A.王某应作为法官审理本案
B.王某应作为证人作证
C.王某既可以作为法官也可以作为证人参与本案
D.王某既不可以作为法官,也不可以作为证人参与本案
14.关于专家辅助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专家辅助人具有独立性与中立性
B.专家辅助人可以对鉴定人进行询问
C.专家辅助人作证的范围没有限制
D.专家辅助人除了提供证人证言外,不能进行其他的诉讼行为
15.关于笔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制作笔录时,只要制作主体签名即可,其他参加的人不需签名
B.行政诉讼中也有勘验笔录和检查笔录
C.现场笔录是法院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有无根据和是否合法的重要证据
D.笔录在制作中不能使用方言
16.不属于诉讼证据基本特征的是( B )
A.客观性
B.科学性
C.关联性
D.合法性
17.犯罪嫌疑人赵某在捕前给同案犯罪嫌疑人李某,就如何处理盗窃物品问题的电话录音属于( C )
A.物证
B.证人证言
C.视听资料
D.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
18.最佳证据规则的含义是指( C )
A.作为证据的实物是诉讼中最好的证据
B.最佳证据是诉讼中能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C.作为证据的原始文字材料优先于复制品
D.当事人只能提供原件或者原物
19.询问多个被害人的方法是( A )
A.坚持个别询问
B.坚持同时一并询问
C.以座谈会形式询问
D.可单独、也可集中询问
20.诉讼中未经当事人质证的证据材料( D )
A.都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B.在明确告知当事人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C.由法院依职权决定是否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D.一律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答案
1——5 CCBDC 6——10 BDCBB 11——15 DBBBC 16——20 BCCAD
二、名词解释
21、视听资料
指以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及其他电磁方式记录储存的音像信息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由于此类证据反映的是有关客体的声音特征和形象特征,所以,又称为音像证据。

22、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指指法律不预先设定机械的规则来指示或约束法官,原则上对证据的取舍及其证明力的大小,以及对案件事实的认定,由法官针对具体案情根据经验法则逻辑规则与法官自己的理性良知自由判断,形成内心确信的一种证据制度。

23、证据裁判原则
证据裁判原则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对于案件事实的认定必须依据证据,没有证据或证据不充分,都不得认定事实。

它明确要求司法证明活动必须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之上,因此又称为“证据裁判主义”。

24、证据能力
是指在诉讼中有关人员所提出的证据材料能否被采用所依据的标准。

“是某一材料能够用于严格的证明的能力或者资格”
25、直接证据
直接证据,就是以直接方式与案件主要事实发生关联的证据即能够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三、简答题
26、证据的合法性
是指证据的形式,收集的方法要符合法律的要求,证据材料转化为证据必须经过法律规定的程序。

具体而言包括:第一,证据的主体必须符合有关法律的规定。

第二,证据的形式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第三,证据的收集程序或提取方法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27、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的概念及界定
所谓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直接来源于原始出处的证据。

所谓传来证据是指在原始证据的基础上产生的,经过复制、复印、传转、转述等方式生成的证据。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划分标准,即根据证据的出版或信息的来源,即证据是否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是否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原始性关联,是否直接反映案件中人、物、事的属性或特征。

同时还要看具体证据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

28、物证概念及其特点
物证,是指据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

物证与其他证据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物证是以其外部特征、物品属性、存在状态等来发挥证明作用。

(2)物证的客观性较强,比较容易查实。

(3)物证更为直接,更容易把握。

(4)物证往往是间接证据。

29、法定证据制度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是指由法律预先设定各种证据的证明力与证据判断规则,法官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作出判决的一种证据制度。

法定证据制度的内容主要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各种证据的证明及对证据的收集与判断,均有法律预先明确规定,法官不得自由裁量。

(2)证据具有形式性与等级性。

(3)刑讯逼供是获取证据的合法方式。

(4)对最终的事实认定均规定了明确的证据要件。

四、案例分析题
30、甲从广东某老板处进了一批阁楼片(淫秽光盘),打算转卖给乙,甲与乙约定在乙的住处交货。

一天,甲的妻子丙开着一辆面包车,与甲一起将货物运到乙的住处。

在清点光盘的数量时,丙才知道是淫秽光盘。

于是没有参与清点和搬运。

货物清点完毕后,公安人员忽然到场,将甲、乙、丙三人抓获,并且将淫秽光盘、面包车和甲的手机扣押。

经过讯问,甲和乙供述了贩卖淫秽光盘的全过程,丙对知道的案件事实也作了陈述。

问:(1)在本案中,侦查机关调查收集到了哪些证据?分别属于什么法定证据种类?
(2)在侦查机关收集的证据中,哪些属于直接证据,哪些属于间接证据?理由是什么?
答:
(1)答:证据:淫秽光盘,面包车,甲的手机,——物证(4分)
乙和甲的供述,——犯罪嫌疑人的供述(2分)
丙的陈述——证人证言(2分)
(2)淫秽光盘、面包车、甲的手机——间接证据,(2分)因为所谓的间接证据是指凡是不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予以证明的证据。

(2分)间接证据多为实物证据,且客观性强。

本案中是三种证据只能证明案件的部分事实,作为物证在诉讼中一般表现为间接证据。

(2分)
乙和甲的供述、丙的陈述——直接证据,(2分)所谓直接证据是指本身可靠既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2分)直接证据多表现为言词证据,在诉讼中,能够指出案件事实的证人证言和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是证明其有罪的直接证据。

(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