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


言45天,50%的投资回报。
• •
如此投资回报率,稍有常识的人便不会相信,彼时 的美国投资者也并非傻子,相信庞齐的人并非太多。 45天后,首批投资者果然收到了50%的收益,其来 源并非交易所得,而是庞齐自掏腰包补齐,不过没人 知道这一点这样的消息传遍波士顿,转瞬间,庞齐名 声大噪,一批批投资者慕名而来,投入资金数额越积 越多。几个月之内,便有数万名投资者上钩,累计投 资超过数百万美元。甚至有人称赞庞齐是“史上最伟 大的意大利人”。
• 此时的投资者陷入一个怪圈,人人都狂欢于巨大的收益, 却没有人赎回购买国际回信券的本金,甚至从始至终,几 乎没有人真正卖出过回信券。 • 这样的怪象最先被波士顿当地媒体发现,一系列不利于庞 齐的质疑出现,庞齐身后的巨大财务漏洞被发现,庞齐最 终锒铛入狱。 庞氏入狱并没有让庞氏骗局结束,这仅仅是个开始, 此后百年,无数人效仿庞齐当年的骗术方式:许诺超高收 益率吸取资金,再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兑付投资人收益, 最终积累大量资金后卷款逃跑。人们发现,如此简单的诈 骗模式,竟屡试不爽,获利巨大。
事件概况(4)
受害者: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统计资料[5],仅列出损失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受害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Fairfield Greenwich 集团 75亿美元 万通金融集团旗下的对冲基金Tremont公司 33亿美元 桑坦德银行(Santander) 28.7亿美元 奥地利银行(Bank Medici AG ) 21亿美元 Ascot Partners 18亿美元 纽约投资公司“Access International Advisors”14亿美元 富通(Fortis Group) 13.5亿美元 瑞士银行 10亿美元 HSBC 10亿美元 瑞士BENBASSAT & CIE私人银行 9.35亿美元 Primeo SelectFund 8.35亿美元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 4.5亿欧元(6.05亿美元) 皇家苏格兰银行 6亿美元 纽约大都会队老板威尔彭(Fred Wilpon) 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GMAC)董事长莫金(Ezra Merkin) 费城老鹰队前老板布拉曼(Norman Braman) 法国巴黎银行3亿5000万欧元 Man Group 3.6亿美元 野村控股 Kingate Global Fund 全球基金 叶史瓦大学 Maxam资本管理公司
案例二:具有中国特色的庞氏骗局 ——德隆案
• 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简介 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于创立于新疆乌鲁木齐。 2000年初,在上海浦东新区注册,经过十多年发展,德 隆逐步形成了以传统产业的区域市场、全球市场为目标的 重组与整合能力,通过对企业的收购、兼并,实现其结构 升级与制度创新;同时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 伴,推动了中国传统产业的振兴。
第三,所谓短贷长投,自有资金严重不足、以银行短期借款支持 长期投资现象严重,资产结构严重失衡。
• 第四,在并购驱动下的资产规模扩张虽然带来了销售收入
的明显增加,但是盈利能力几乎没有改善,主营业务的偿
债能力与其巨额借款相比相差悬殊。 • 第五,短期借款偿付压力巨大。 • 第六,业绩真实性存在疑点。
庞氏骗局 带给我们的思考......
• 事件概况
上世纪80年代初,麦道夫在华尔街 积极推动场外电子交易,将股票交易 从电话转移到电脑上进行。当时,麦 道夫公司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可独立从 事证券交易的交易商。1983年,麦道 夫公司在伦敦开设了办事处,并成为 第一批在伦敦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的 美国公司。
事件概况(2)
• 1991年,伯纳德· 麦道夫成为纳斯达克董事会主席。在其 带领下,纳斯达克成为足以和纽交所分庭抗礼的证券交易 所,为苹果、思科、Google等公司日后到纳斯达克上市 做出了巨大贡献。 到2000年,伯纳德· 麦道夫公司已拥有 约3亿美元资产。
• 第一,金融体系没有物质的根基,随时存 在崩塌的危险。 • 第二,金融衍生品,以传销式庞氏骗局贯 彻始终。 • 第三,股票、期货等金融产品都难逃走上 传销式庞氏骗局之路。
案例一:麦道夫案件
伯纳德· 麦道夫,美国著名金融 界经纪人,前纳斯达克主席, 他花费了长达20年的时间精心 炮制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诈 骗案——“庞氏骗局”,2009 年6月29日被纽约联邦法院判 处150年有期徒刑。
• 但是,德隆所谓产业整合,是以连续的并购来实现资产规模、 销售规模的迅速膨胀,但企业的还债能力、盈利能力均极其薄 弱,根本没有体现出“整合”的价值。外界无从判断并购的成 本是否合适。 • 德隆公司财报分析: 第一,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借款依存度过高。
第二,“德隆系”企业的银行借款主要有三个用途:借新还旧 (包括短期贷款和到期利息)、进行新的扩张(投资)、覆盖新增的 应收款和存货,真正用于生产经营部分的贷款很少。
• 2000年功成名就后,麦道夫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转变。 他精心设计了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以稳固的高投资 回报率使自己再次成为华尔街的传奇人物.
事件概况(3)
• 由于回报稳定,麦道夫的名声越来越大,会员都以拥有麦 道夫投资账户为荣。随着客户的不断增多,麦道夫要求的 最低投资额也水涨船高,从最初的100万美元升至500万 美元,然后又到1000万美元。 • 顾客们并不知道,他们可观的回报是来自自己和其他顾客 的本金——只要没有人要求拿回本金,秘密就不会被拆穿。 但当有客户提出要赎回70亿美元现金时,游戏结束了。 • 截至2008年11月30日,麦道夫的公司帐户内共有4800个 投资者账户,这些受骗的投资者包括对冲基金、犹太人慈 善组织以及世界各地的投资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国际金融案例分析
——庞氏骗局(Ponzi Scheme)
庞氏骗局简介
所谓庞氏骗局是指向虚设的企业投资, 以后来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 投资者以诱使更多人上当。 庞氏骗局庞氏骗局在中国又称“拆东墙 补西墙”,“空手套白狼”,是一种最古 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
庞氏骗局的由来
• 1917年,查尔斯· 庞齐(Charles Ponzi)注意到第一
庞氏骗局形式上不尽相同,但实质上是一致的。 庞氏骗局的特征: • 一是鼓吹无极限的单向性增长(尤其是几何级数的增长); • 二是增长的基础建立在“良好预期”,而“良好预期”远远偏离现实 状况; • 三是当某一“信念”变得脆弱之时,“信念”标的物出现调整,而通过 树立新的“信念”来维持局面不被打破。
金融系统的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的实质

庞氏骗局实质上是将后一轮投资者的投资作为投资收
益支付给前一轮的投资者,依此类推使卷入的人和资金越 来越多。毕竟投资者和资金是有限的,当投资者和资金难 以为继时,庞氏骗局必然骤然崩溃。事实上,庞氏骗局既 不是起源于庞齐、也不可能止于庞齐,而在人类的经济活 动中广泛地存在。
庞氏骗局的特征
次世界大战给各国的经济带来的混乱,觉得有机可乘。他
开始策划一个阴谋,移居波士顿在那里开设了一家所谓的 “证券交易公司”,向外界宣称该公司将从西班牙购入法、
德两国的国际回邮优待券,加上一定的利润转手以美元卖
给美国邮政局,以此赚取美元与战后货币严重贬值的法、 德两国货币的“价差”。并向投资者许下了夸张的收益诺
相关主题